外交部如何“收礼”
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赠送和接受国礼,大都是双方领导人出席,举行正式的仪式,双方交换礼物,互相介绍说明礼物的含义、特别之处,然后欣赏赞叹,把酒言欢。其实现在的外交程序中,这样的情况已经非常少见了。曾任外交部礼宾司代司长的鲁培新,在礼宾司工作了20多年。他说,礼品最早都是面交,由双方国家领导人当面交换。后来演变成事先在钓鱼台国宾馆的一个客厅里摆好礼品,双方的礼宾人员负责交换。此前双方都列有一份制作考究的礼单,每项礼品都列在上面,一目了然。
鲁培新说,我方收到礼品后,就给礼品受赠对象(一般是国家领导人)电话报告一下,说对方送了一个什么礼品,描述一下大概样子。后来礼品交接手续越来越简化,外国赠送的礼品,礼宾司只有极为简单的记录。比如一个代表团来访,整个接待过程会有一份专门的档案,里边就有礼品这一项,什么礼品送给什么人,不过没有图片。
杨鹤熊也是外交部礼宾司资深领导,曾任礼宾司司长。礼品的接受、赠送只是礼宾司日常工作中的很小一部分。礼宾司主要负责外国元首来访的接待、宴会招待,我国领导人出访的活动安排等等。实际上很多礼品,领导人都没有看过,因为没有时间。
…………
(摘自《文史参考》2012年第22期黄薇 李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