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30日08:18

  杨少衡《胆小如鼠》

  官员身上的人性与良知

  杨少衡的新官场小说向来具有很高的可读性,新作《胆小如鼠》(《北京文学》2012年第9期)在其揳入角度、叙事方式及内在向度等方面有创新的意义。

  作家用“胆小如鼠”来形容官员的心态,我认为其中基本包括两种状态:一是刚刚上任,还在适应阶段的时候,官员们还不知道怎样去“气壮如牛”;另一个是,官员被人抓住了把柄,每天生活得紧张、焦虑。《胆小如鼠》中的市委副书记丁茂盛无疑是被作者放在第二种状态下来刻画的。我一直都非常钦佩杨少衡对官场人物那种栩栩如生的把控才能,谈笑之间就很好地完成了对一个富有个性官员的形象刻画,或者讲述一段精彩的故事。丁茂盛遇到了大麻烦,不得不变得“胆小如鼠”,这就为他的行为走向埋下了伏笔。作品最后,丁茂盛在救灾现场灵光乍现,没有亦步亦趋地执行直接领导的授意,按照自己的做人准则果断采取正确的救灾措施,成功地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确保了电厂和救灾人员的生命安全,异常悲壮地接受了一次人性与良知的考验——这让我们读来别有一番况味。我们不能猜测他今后的仕途会怎样,也无法假设他这样做所面临的后果,但我们却能切实感受到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那份感动。 (周其伦)

  薛忆沩《有人将死》

  重要的事情

  薛忆沩的小说关注现代都市人的精神状态,他笔下的人物常常因为冥想而陷入一种奇特的境遇,在他的作品中,“冥想”如一面滤镜,透射出了寻常事物中隐秘的本质。

  小说《有人将死》(《作家》2012年第10期)的主人公干脆就叫“苦思冥想者”,他毫无理由地中断旅行回到家中,被一种强烈的情绪所控制:他预感到他的生活中会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发生,并为此焦虑。然后,在外度假的母亲告诉他一则消息:他的一个公认“最有才华”的亲戚得了肺癌,不久于人世。“这算是重要的事情吗?”他疑问着。令他沮丧的是,母亲不知是疏忽还是闪避,只字不提亲戚的才华,这大大降低了事件的“重要”性。接着,将死者“惟一的朋友”来访,他们对“重要的事情”的认识再次出现分歧。将死者不愿在最后的时刻见到这个“惟一的朋友”,究竟该不该尊重他的意愿?这位朋友在“苦思冥想者”的劝说下,态度突然转变,决定去看望那个将死的人。这种转变让他诧异之下感慨“对友情的幻觉,对挽留的固执”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生出“为什么要把重要的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的耽念。结尾处,一个“亲切愉快的声音”提醒他今天是他的生日,并劝慰他:快乐比生日重要。他似乎豁然开朗,又仿佛重堕迷津。自此,薛忆沩从一个形而上的命题出发,完成了一次关于“苦思冥想”的探寻之旅。 (刘凤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