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灵魂是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1日07:53 吕纯晖

  “就当我们处在最安逸的时刻,我们会感受到一股夕阳般的温暖,一种对花钟的遐想,有人过世了吧,就像是欧里庇得斯悲剧中歌舞团的结尾一样。”       ——勃朗宁

  从我第一天读泰戈尔的诗歌,到自己握起笔写下第一行句子,期间并非多么漫长的过程。无非是一座桥,将流转的诗意运送。从诗歌写起,时光翩跹,短短的文字渐渐拉长身影,幻变出了其他形态——散文诗、散文、小说……我相信自己不是孤独的,写作者的最初创作总是从诗歌开始。即使从世界文学的发展历程来看,诗歌都是最早出现的文学体裁。也就是说,文学的原初形式,也是它的本真,便是诗。

  千变万化终须归根结底,惟一不变的是文学的灵魂。

  文学的灵魂是诗。“书本只不过是诗的表达形式而已。”(博尔赫斯)这里谈的诗,我以为就是诗意。而“书本”则是文学的外衣。你看见一本书,它只是被装帧过的一些纸张。书本需要被展开,被呈现,文字扑面而来,你将动用一切感官,翻阅它、朗读它、倾听它、抚摸它、呼吸它。通过这些动作,我们认出它的五官、气味、高矮、胖瘦、黑白、尖刻或温和、柔软或生硬。

  误区是,说起诗歌和散文,便是抒情,提及小说和戏剧,只是故事。

  我的散文集付梓之时,编辑问,这本书应当归类为短篇小说抑或散文随笔?

  大概是我的字里行间满满都是故事,才会生出这么可爱的误会。

  为什么会有故事。

  生活在同一条街的人没有一万,也有三千。

  与你在同一时刻站路边拦出租车的人或有20个,同一辆公交车上的或有40人。

  从这个红绿灯到下个红绿灯,路这边有3个烟酒小铺,路那边有两个,还有一个生活超市。买烟的人少说有100人,买酱油、糖、盐的人有15个。

  故事在城市乡村道路角落不厌其烦地上演,故事就是人生,在人类社会历史洪流中不断发生,无论你写的是哪里的故事,它都有现实存在的依照。

  写故事的人要有异于他人的眼光鼻息,才能读出在熙熙攘攘的人生洪流中,什么是可书写的,什么是不可遗忘的。这种异于他人的眼光,对材料的选择,是一种领悟能力;这种领悟能力,就来自诗意。

  诗意不是纯粹的文字抒情,而在乎意境。生活之美有时是琐碎粗糙带着伤痕的,而正是这样的东西引发人们的共鸣。写作者首先发现了这细微的颤音,再将其放大为一整曲的奏鸣呈现给读者。体裁的选择与被表达的对象有关,但是毋庸置疑的,那是一种诗意的写作。“这些文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文字背后的情境”(博尔赫斯),因此我们说,小说戏剧中必然存在着诗意。

  为什么是诗?

  人类文明的最初阶段,无论是中国的神话还是西方的史诗,都以诗歌或散文的形式存在。也许现在的人们说起“诗”与“诗人”,想到的无非是“天空中的星星”与星下那个吟诵的人。人们忘了诗歌是最早的叙事载体,是对英雄事迹的传诵。“这些故事在所有人类的叙述形态中都找得到——不只在抒情的作品中,在叙述欲望、抒发愁绪的作品当中,甚至在满怀英勇忠烈或是充满希望的叙述中都可以找到。”“有的时候,诗人似乎也忘了,故事的述说才是最基本的部分,而说故事跟吟诗诵词这两者之间其实也并非泾渭分明。”(博尔赫斯)

  我们可以得知,诗歌后期发展的精致化与抒情性使人们误会地将它孤立为一种语气词,仿佛它只是一种呻吟。而它本就是为了叙事而出现的文学体裁。

  再回到文学上来。任何体裁的文学形式,都脱离不了诗意与叙事。能不能这么说,书本是文学的外衣,体裁是文学的发肤,叙事是文学的骨血,诗意是文学的灵魂。 就像人可以是金发雪肤或红发黑皮,但是人活着不可能没有骨骼和心脏。

  就像对花钟的遐想,有它的背后故事,有一种诗意忧伤。(吕纯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