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被故乡遗忘的名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6日16:30 十年砍柴

  著名法学家江平的自传《岁月与枯荣》,回忆他在1949年作为燕京大学的学生,报名参加南下工作团,在集训时要接触各种乐器,以备随大军南下做宣传鼓动工作。他说自己对乐器几乎一窍不通,而有一位燕京的女同学尹仪芝,多才多艺,弹得一手好钢琴。——后来江平和尹仪芝都未南下,留在北京做青年工作。

  我估计很少有读者能留心江先生所提到的这位女同学,而我读到此处,会心一笑。因为尹仪芝曾在我工作过的北京电子管厂担任过领导(不过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进该厂时,尹早从中国家用电器研究所所长任上离休),她是我乡一位名人的女儿,因此对她和她的父亲有所了解。

  尹的父亲尹仲容,在台湾可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尹仲容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到台湾后,任“中央信托局”局长兼生产事业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任由陈诚兼任)。1953年7月任台湾“经济安定委员会”工业委员会召集人,主持台湾工业发展的设计、筹划、筹措资金、推动设厂等事宜。1954年6月,任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经济部部长”,曾同时身任行政院“经济安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外汇贸易审议委员会主任委员、美援运用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台湾银行董事长等要职,主持制订了台湾《加速经济发展计划大纲》,被后人称为“台湾工业化之父”。1963年病逝时,蒋介石褒奖他:综其生平,忠以谋国,孝以事亲,好学深思,长才自奋,于艰难之际,为台湾经济开创新局,弼成生聚,戮力复兴。”

  …………

  (摘自《文史参考》2012年第21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