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小淘气尼古拉
国家:法国、比利时
类型:喜剧、家庭
导演:劳伦·泰拉德
编剧:哥瑞劳瑞·温格纳瑞恩
劳伦·泰拉德
主演:马克西姆·戈达尔
瓦莱丽·勒梅西埃
凯德·麦拉德
我以为,不同国家的电影必然反映了本国独特的人文思想,会不自觉地彰显着只属于自己国家的风格品位。这种类型化的划分概括的说是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具体也可以说是整体社会氛围无意识地渗透到电影中造成的结果。这一点在儿童电影中表现得也非常明显。当我带着无比愉悦的心情欣赏了法国儿童电影《小淘气尼古拉》之后,以上的想法再一次被验证。从影片中的那些可爱、天真、异想天开的孩子们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法国人一贯的,带着一丝漫不经心的天生的浪漫,以及由内而外散发着的生活的幽默。观影过程就像品尝一道甜而不腻的法式甜点,带给观影者清新、愉悦的感受。同时,当孩子的世界与大人的世界不可避免地相互碰撞时,孩子的童真与大人的世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苦中带甜”的感受必然让每一个“品味者”回味无穷了。
好的电影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好的剧本,《小淘气尼古拉》就是一部成功的改编电影。原著是法国一部家喻户晓的系列漫画绘本。在20世纪50年代,法国国宝级作家勒内·戈西尼撰写了故事的脚本,再由漫画家让·雅克·桑贝配上画风简洁明快的漫画。1959年尼古拉的故事开始在法国《西南报星期日版》和《领航员》杂志上连载。从此之后,“小淘气”尼古拉陪伴着一代又一代的法国人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岁月。在这部系列畅销书庆祝50周年生日之际,著名导演劳伦·泰拉德献上电影版的生日礼物。由于原著在法国巨大的影响力以及成功的改编,影片于2009年9月30日在法国本土上映后,一举拿下全法双周票房冠军,并获2010年凯撒奖最佳改编剧本提名。随着电影的成功,也让世界更多其他国家的孩子有机会认识这个总是穿着鲜艳的红色背心、蓝色短袜,想象力极其丰富的小男孩尼古拉。
故事的背景被设立在20世纪50年代,整部影片试图营造出一个非现实的空间。导演说:“装饰、背景、服装和音响都在讲述一个想象出来的故事,这电影拍出来应该像50年代的好莱坞影片。如果我有足够的资金,我会在摄影棚里重建所有的道路。我们试图创造一个想象的、人造的、彻底理想化的世界,带着过去的味道,我们童年的味道。”第一组镜头就是一群穿着西服短袜的小男孩正在准备拍摄集体照,灰色的教学楼和古朴的照相机一同出镜,使人不自觉地想起同是法国出品,2004年的经典儿童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虽然两部电影展示的故事时间很接近,但是不同于“放牛班”沉重的现实风格,伴随着轻快、跳跃的片头曲出现的小主角尼古拉以及他的朋友们立即抓住了人们的视线。亚斯特是尼古拉最好的朋友,一个永不停口的小胖墩儿,他之所以长大后想当大官,完全是因为那意味着总是能够参加提供丰盛美食的会议;“死党”二号杰夫是一个长得很漂亮的男孩,他最大的兴趣是不断地变装,因为以后会继承父亲庞大的家业,他每天无忧无虑地生活在巨大的花园洋房中,由管家亚伯负责照顾他;拥有一双大眼睛的克劳岱梦想着成为一名自行车冠军,但是他的成绩却总是倒数第一,每次被老师提问的结局都是罚站;阿南,大家都不喜欢他,不只因为他是班级第一,也因为他总是向老师打小报告,并且每次都凭借“你们不能打我,因为我戴眼镜”这句话而化险为夷。尼古拉的朋友们还有很多,这里不一一介绍,但是这些性格鲜明、富有童趣却又亲切真实的朋友们,仿佛就生活在我们每一个人童年的记忆中。电影一开始尼古拉的朋友们无一例外地都迅速地回答了老师提出的一个“怪题目”,即“我长大后的志愿”。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难住了小尼古拉,“因为现在太好了,我不想要改变”,所以在影片中小尼古拉不断地寻找这个难题的答案,而寻找的契机就来自于现实的改变。
《小淘气尼古拉》的改编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整部电影围绕着一件事展开,即尼古拉为了捍卫自己现在的美好生活,同想象中的“弟弟”展开战争。伴随着这一故事主线,导演还运用漫画式的表现方法,插入了大量有趣的小插曲:父亲给老板写感谢信;小学生的集体体检;带班老师引起的风波;教育部长的莅临检查等等,这些小故事的插入使得整部影片童趣盎然,故事中的每个人物被塑造得丰富而立体。影片采取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双轨并行的表现方式,但是影片的叙述视角却一直都是小男孩尼古拉。用儿童的视角审视成人的世界,必然会出现许多的误会与不理解,笑料百出的独白又带有一丝淡淡的讽刺意味。在尼古拉眼中父母有了小弟弟就会把他带到森林中扔掉,为了避免这一可怕的结果,尼古拉和他的朋友们想了很多办法,并不断地、坚定地把那些不靠谱的奇思妙想付诸于实践。于是,一支由“无敌勇士”组成的战斗小组产生了,为了解决问题孩子们各抒己见。尼古拉先是采取讨好父母的方式,从买花到主动干家务活。由于孩子的天性使然,讨好战略的实践除了闯祸之外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无奈之下,孩子们竟然想到把“弟弟”交给黑手党抚养,并因此引出一系列的麻烦,上演了一出出可笑又可爱的闹剧。
当然一部优秀的儿童电影表现的不仅仅是儿童的世界,有时候在儿童眼中的成人世界才是真实而可贵的。正如尼古拉成为广大同龄小朋友的代表,尼古拉父母的形象,也成为那个年代众多中产阶级家庭普通夫妻的代言人。由凯德·麦拉德扮演的父亲是一个每天辛勤工作的中产阶级白领,对自己的老板敬畏有加,梦想着升职加薪。虽然总是抱怨老婆成为自己的负担,经常与妻子争吵,却又在每一次的家庭争执中迅速地妥协。母亲的角色由法国老牌演员瓦莱丽·勒梅西埃出演,据说这一角色在创作剧本时,就借鉴了这位演员的形象作为参考,瓦莱丽果然把小资产阶级女性那种善于操持家务、关爱家人,却又有一点虚荣、好面子的性格特点完美地表现出来。在两位成年演员的衬托下小演员的表演自然大方、流畅生动,连导演都在感叹:“他们是天生的演员!”
同大多数法国人一样,《小淘气尼古拉》对于导演劳伦·泰拉德有着特别的意义:“每个人都会在故事中发现自己,它将我们带回灿烂的童年。它带给我们欢乐,渲染着怀旧色彩的欢乐。很难解释戈西尼和桑贝怎么就触动了大众敏感的心弦。这正是作为一名艺术家的本职,将作品与某种集体无意识建立起联系。他们知道如何从现实中捕捉到飘然而过的气味和旋律。”那么,就让我们找时间同孩子们一起来品味这道精致、甜蜜的法式甜点吧。(李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