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益求精的《评剧皇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07日07:50 孙 民

  大型评剧现代戏《评剧皇后》日前正在中国评剧大剧院公演,这是转制改企后的中国评剧院首推的大型剧目。该剧为剧作家郭启宏在上世纪80年代初所创。描写的是上世纪30年代著名的评剧艺术家白玉霜的悲惨遭遇。

  据胡沙所著《评剧简史》记载,白玉霜是唐山人,原名李桂珍,生于1907年。少年时曾学习京韵大鼓,14岁起学习演唱莲花落取艺名白玉霜,从此开始了她的粉末生涯。1934年曾在旧时北京演唱《桃花庵》《珍珠衫》《马寡妇开店》等戏,那时的评剧称为奉天落子。1935年白玉霜到上海因演出《潘金莲》《玉堂春》《阎婆惜》等戏迅速走红,并和当时的进步文化人士欧阳予倩、洪深、田汉等人有了较多的接触,这对她的艺术与思想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翌年她领衔主演了由洪深组织拍摄的电影《海棠红》,助演的有当时著名的影人王献斋、沈骏、舒绣文、严工上等。白玉霜因在片中演得好唱得动人而轰动大江南北,由此被誉为评剧皇后,赢得了上海各界人士的的好评与追捧。在当时的上海最早使用评剧这一名称的是白玉霜,最早将戏中唱白由唐山话改为普通话的也是白玉霜,她的改革不单使评剧唱白达到了字正腔圆,而且为评剧向全国发展准备了条件。白玉霜所创立的白派唱腔优美抒情、低回婉转,是中国评剧最重要的艺术流派之一,至今被观众喜爱与传承。白玉霜是个杰出的艺术天才,她为评剧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她的成名是在中华民族历史最苦难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妇女最无地位饱受欺凌的时代。白玉霜艺术上的成就是辉煌的,但她个人的命运却是悲惨的、痛苦的。一直到她36岁英年早逝都没有结婚。

  剧作家郭启宏曾在中国评剧院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对评剧有着深入的了解,他饱含着对白玉霜这位评剧早期艺术家的同情与尊敬,从人们的记忆中、从历史的沉积中看到了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在被欺侮与被凌辱中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对做一个真正女人的渴望。因此,白玉霜内心矛盾的冲突成为推动该剧发展的动力,也成就了白玉霜有血有肉的感人艺术形象。当年作家黄宗江看了这个戏后很想见见这位剧作者,当他见到郭启宏时感到非常的惊讶,他笑着说我有两个判断失误,一是我以为编剧是位老者,没想到你是个“翩翩少年”,当时的郭启宏刚刚40出头。还有就是我以为你一定是个老北京,没想到你是个广东的“小南蛮子”。

  《评剧皇后》自首演至今近30年,已经成为中国评剧院的品牌剧目,此次排演正如王亚勋院长所言,我们要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剧目和人物进行崭新的推介与诠释。源于他们是剧院的传家宝。担纲该剧主演的大多是剧院近些年活跃在舞台上的青年演员,他们的演唱多次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饰演白玉霜的是国家一级演员王平,她曾主演过《花为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林觉民》等多出剧目,多次获得全国和北京市的表演奖。她的扮相端庄大气,人物性格把握准确,演唱更能打动观众,无论是浅吟低唱,还是悲愤高歌,都把白玉霜的内心矛盾揭示得淋漓尽致,使观众产生美的享受。青年演员于海泉扮演打铙钹的李长生,他于白玉霜发生的一场地位悬殊而又热烈的爱情,展现得朴实情真,很有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艺人特点。茹桂林是一个有着丰富舞台经验的国家一级演员,她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歌剧系,主演过多出经典歌剧和评剧,获得过多项优秀戏曲表演奖。她扮演的戏班班主老太太泼辣狠毒、爱财如命,她的演唱洒脱自如,收放变化更显其扎实的演唱功力。全剧最后一场出演的是已退休多年的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作为评剧白派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她深得观众的喜爱,在此次重排中她担任艺术指导。她的表演将全剧推向了高潮,一次次热烈的掌声表达了观众对她的热爱与敬意。

  综观全剧,在总导演顾威全方位协调下,无论是各个行当的演员表演、传统戏曲表演程式的运用、话剧表演元素的融入,还是灯光色彩随演员内心矛盾变化而变化的手段,舞台铁花纱幕分隔表演区的使用,以及加入中提琴、大提琴后的乐队在丰富声腔伴奏和增加旋律表现力等方面,都达到了精益求精、力求完美的高度。

  (孙 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