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集励志情感电视剧《小麦进城》近日来相继在全国各大卫视播出,取得不俗的收视效果。一部没有离奇剧情和时令噱头、讲述寻常百姓家长里短的家庭伦理剧能够深得观众喜欢,究其原因,在于该剧在秉承原著《追赶与呼喊》文学品位的基础上以其戏剧冲突的贴近性、人物情感的典型性、主题表达的深刻性和文化批判的现代性,取得了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
浅处织戏
当前的一些电视剧创作,倚重离奇的情节、密集的巧合和特殊复杂的人物关系搭建矛盾冲突,突出常理难以发生的剧情以增强吸引力,甚至不惜塑造非常态人物形象,这样的电视剧好看是好看,但是离百姓的常态生活和常态情感越来越远。婆媳战争无中生有、婚外情故事主导剧情、尔虞我诈充斥荧屏,价值观比较混乱,剧集长而回味少。《小麦进城》写小麦跟随知青丈夫林木来到北京,在北京扎根奋斗的故事,从最开始被动争口粮和争地盘,到后来主动出走当小贩、开缝纫铺争取生存空间,到最后考文凭上夜校争取精神空间,小麦的每一点进步都是靠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其精神之树的成长扎根于深厚的生活土壤。在物质紧缺年代,小麦家人围绕餐桌和床位的矛盾纠葛,都不偏离正常的生活轨迹和生活逻辑,剧情相当落地,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时代生活的影子,不同的观众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生活和精神的痕迹。
编剧敏锐地捕捉到生活的逼仄和人生的困境,将一个时代的生活情貌和人们的生活抉择通过“大学生丈夫—农村妻子”、“知识分子婆婆—泥腿子儿媳”等戏剧化的人物关系展示出来,将平凡的情态加以强化,人物的命运大起大落。《小麦进城》并不回避性格矛盾和日常观念矛盾,但是主导型的矛盾冲突是基于生活信念引发的人物关系冲突,当生活信念面临阻隔,个体的意义秩序建构面临“历史必然性”选择,多种选择必然产生矛盾并导致人物的外部行动对立时,戏剧冲突就具有了生活的质感和时代的底蕴。
深处炙情
优秀的电视剧能够引导观众进入角色生活、体验角色情感从而以健康的情感陶冶人。《小麦进城》从生活酸甜中透出的温情让该剧充满了情感穿透力。小麦要“拿下”北京城不是为了成为城里人,搭在丈夫林木的肩膀上享福,而是为了一家人能够在一起不分开,为此不管婆婆杨文采一家怎样挤兑她、羞辱她,她都忍辱负重,她理解婆婆的难处,只要婆婆给她一滴水,她“就以为自己见着大海了”,她不倚不靠,自己设法谋生活,既挑起了家里的经济大梁,更挑起了全家的精神大梁。她具有一种强烈的悲悯心,她照料公公,让公公走出精神阴霾,照顾小叔子夫妻俩走出下岗的生活困境,帮助小姑子的丈夫走出扭曲心理。别人给她冷脸她还以热脸,别人给她热脸她报以烫脸,小麦的这种悲悯之心能够透过不易为他人所察觉的表象,绕过个人偏见、自私甚至仇恨,直达别人的痛处,起到抚慰人心、矫正心态、激励心志的作用。
剧中,婆婆杨文采想尽一切办法要小麦和儿子林木离婚,甚至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样子,对小麦用尽了狠招。杨文采心里也明白不该对小麦发狠,她几十年一直任劳任怨地操持着家务,在艰难岁月中既要照顾好瘫痪的丈夫,还要让两个正长身体的儿女吃好。当小麦一家三口活生生多出三张大嘴巴要从她丈夫和儿女嘴巴里抢食,看着家里空着的米缸面缸和油桶,她泪流满面,跟大儿子说“但凡有一点办法,她也不会把事情做得那么绝”。她期望着大儿子林木考上大学能够让这个家扬眉吐气,让全家活得有尊严一点,不料一个“农村老娘儿们”的拖累,要破坏她全部的生活想头,所以她情非得已也言不由衷。瘫痪的丈夫一方面看不惯妻子与这个斗与那个耍心眼,处处与杨文采对着干,另一方面他又十分理解妻子的“心气高”和“忍辱负重”。在他离世的最后日子里,他写了书稿《致文采——青春的往事》,回忆当年美好的过去。所有的温情脉脉和岁月蹉跎都在相濡以沫的感情中得到显现和升华,呈现给观众的是无限的温暖和感慨。
高处立意
电视剧既要小处落笔追求情节和视听语言的细腻,又要高处立意自觉寻求与民族文化和时代审美的对接点,以强烈的文化意识、鲜明的时代精神和严肃的现实主义态度,积极建构意义世界,为观众建设精神家园。《小麦进城》透过人物社会角色的演绎,表现时代大变迁下的人物的精神变迁,充满了时代的沧桑感与厚重感。通过王小麦扎根北京自我奋斗的故事,揭示了“脚踏实地的生活是美好的”这一极具时代意义的主题,表现出浓郁的人文情怀。今天城市移民潮奔涌未艾,中国社会从熟人社会进入陌生人社会,城市移民们如何面对现实和理想、他人和社会,创作者正是怀揣着对中国城市化进程中新移民的深切关怀,塑造了草根移民王小麦这一形象,洗涤我们生活现实的灰暗,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精神感召,那就是“脚踏实地的生活”。
王小麦“争而不霸”、“悲而不哀”、“强而不势”的生存哲学值得我们借鉴。在生活目标上她“争而不霸”,她有明确的生活目标,她要“拿下”北京,她只想着“和林木在一起,为了我们一家三口待在一起”,因此,她卯足了劲跟自己斗,但是她绝不霸占拥有的一切,留在林家甚至不惜低三下四,出去干活也要照顾好林家家务,再忙碌再手紧也要打理好丈夫的生活。她“悲而不哀”,她始终处之泰然地抹平了一坎又一坎,林家人包括丈夫林木怀疑她偷了家里的钱,她生气但是不绝望,她给自己打气要“加油”;林木第一次出轨她主动和黄鹂约谈曲线挽救自己的婚姻,林木第二次出轨她更是非常大气地挽回丈夫的颜面,她悲伤却不悲观,即使在绝境中也要寻求生活的气色,对感情对生活目标不抛弃不放弃。小麦“强而不势”,在她事业取得成功之时,她依然还是那个能为婆婆“两肋插刀”的媳妇,还是那个与邻家艾大婶相扶相济的贴心小妹,还是跟蒋东升、秦朝阳、黄鹂们讲义气的“哥儿们”,还是事事、处处维护丈夫名誉地位的妻子,甚至在林丛的妻子刘雅致报复她差点让她的制衣厂关门倒闭时,她依然热心帮扶下岗的林丛夫妇上岗就业发家致富,她永远都不失去善良、包容、上进、正义的王小麦本色。
《小麦进城》写出了一种积极进取心,表达了一种为了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信念,塑造了王小麦这一“活生生”的富有理想性格和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正如该剧小说原著《追赶与呼喊》的标题一样,能激发我们对美好人性、温暖人情的“追赶与呼喊”。
(黄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