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轻视肯尼迪
发生于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实际上是“美苏危机”,古巴只是两家争论的议题。
1959年1月,菲德尔•卡斯特罗发动古巴革命,推翻了亲美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建立了古巴共和国。当时卡斯特罗还不是一个共产主义者,他宣称在美苏冷战中“他的心是跟西方在一起的”,并在新政权成立不久的4月中旬即访问美国,寻求贷款援助。
由于卡斯特罗身边人如劳尔•卡斯特罗和切•格瓦拉都加入了共产党,美国人认为靶革命把共产主义带到了西半球。艾森豪威尔拒绝见卡斯特罗,只派副总统尼克松接见他。在长达3小时的会面中,卡斯特罗喋喋不休地讲着古巴的困难,尼克松却什么也不说。
美国的敌视促使古巴转向社会主义阵营寻求援助和支持,与苏联和东欧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订了一系列经济协定。美古关系彻底破裂。
赫鲁晓夫在古巴部署导弹的想法大概形成于1962年4月,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当时赫鲁晓夫与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在黑海边散步。马利诺夫斯基指着海那一边说,在土耳其有美国的一个导弹基地,从基地发射导弹可以在6-7分钟内消灭苏联南部的工业中心和海军基地,而苏联导弹要25分钟才能打到美国本土。赫鲁晓夫表示,既然美国可以这样做,苏联也就有权力将导弹部署到古巴。
…………
(摘自《文史参考》2012年第20期上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