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发生在日本的尊王攘夷运动,和发生在中国的义和团运动,有着许多共同点。
首先是背景相同。两者都是在西方帝国主义列强加紧侵略、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大背景下兴起的。其次是主张相近。就从口号来看,义和团是“扶清灭洋”,尊攘派是“尊王攘夷”。涵义如出一辙,就是要消灭一切外来事物,恢复西方入侵前的封闭局面。然后是做法类似。义和团攻使馆、烧教堂、杀洋人和“二毛子”的做法是大家熟知的。而尊攘志士们的做法与此也不遑多让。在尊攘运动最高潮的时候,大量尊攘派浪人聚集在京都、江户、大阪等都市,佩着刀在大街小巷活动,看到有宣扬开国或是与夷人、夷物沾着点边的“卖国贼”就一刀砍将过去。除此之外,尊攘志士们也火烧过英国公使馆、袭击过地方政府,还开展了大规模的暗杀行动。
可是,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其最终的结局有着天壤之别。义和团运动最后招致了八国联军侵华的“庚子国变”,让中国一度走到了亡国灭种的深渊旁边。而尊攘运动却走向了明治维新,使日本奋发图强,一举从落后挨打的弱国崛起成为世界列强之一。这是为什么呢?究其根本,还是两个运动的领导不同。
…………
(摘自10月1日《学习时报》张剑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