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郎朗30年》
郎国任著现代出版社2012年9月出版
本书是郎朗的父亲郎国任用真情讲述的郎朗成功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及其奋斗中的坎坷经历。郎朗从一个普通孩子迅速成长为超一流钢琴家背后,是一个家庭的牺牲,是郎国任抛家别业倾力培养儿子的历程。同时,郎国任在指导和陪伴郎朗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拥有一套独特的教育方法,在本书中也有体现。
我和郎朗的绝望一刻
新老师竟然看不上郎朗
1991年,我辞去了警察工作,带着郎朗离开沈阳,来到北京求学。我租的是一个朋友的一居室,在北京丰台区洋桥附近,是一个环境很差的公寓楼,我们在11层。
郎朗那时该上小学三年级的下半期,我联系了西罗园二小,学校要收很大一笔赞助费,我们哪有钱啊。我就亲自去找校长,还带上报纸和有关的宣传材料。校长一看,同意免收赞助费,但是说学校有合唱团,有演出,郎朗必须给伴奏。我们说这没有问题,应该的。这样郎朗入学了。当时丰台区有个少儿乐器比赛,所有的乐器一起比,郎朗又得了第一,为学校增了光,郎朗在新学校也开始出名了。郎朗为学校合唱团伴奏,当时学校只有风琴。后来,学校专门添置了一架钢琴,郎朗就用钢琴来伴奏了,那效果相当的好。
那时是1991年底,我买了一辆旧单车,骑车带郎朗去中央音乐学院跟老师上课。上课是每周一次,每次路上要骑一个半小时,如果遇上刮大风,沙尘暴天气,路上用的时间会更长。这位新老师,不知道为什么,对郎朗好像总是不满意。那一阶段,我们相当纠结。我和郎朗尽了最大的努力,想让老师满意,可是,我们的努力似乎没有达到效果。老师对郎朗弹琴总是不满意,并且说我们是“土豆的脑袋、武士道精神、打砸抢的风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