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北京,暑气已盛,夏荫正浓。中国现代文学馆因为一群年轻朋友的到来而显得青春洋溢。6月16日上午,由中国作协主办的第12期“作家活动周”在京启幕。此次活动周以“中国文学新力量专场”为主题,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7位青年作家相聚北京和贵州遵义,共话友谊,点亮青春。中国作协主席、党组书记张宏森出席欢迎仪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吴义勤、邱华栋,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李一鸣、何向阳出席欢迎仪式。欢迎仪式由邱华栋主持……[详细]
白烨认为,文学与时代的关系是当代青年作家最需要充分认识和认真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他以19世纪俄罗斯的作家作品为例阐述道,俄罗斯文学之所以伟大,就在于造就了列夫·托尔斯泰、高尔基、布留索夫等一批志在书写时代的伟大作家,他们对文学与时代关系的认识,深刻影响了他们的文学创作,对于我们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我们不应孤立地看待自己的写作,而应意识到自己是这个时代的‘这一个’,自己的创作是这个时代的一部分。因此,与其做一个浑浑噩噩的时代随行者,不如做一个清醒自觉的时代先行者……[详细]
文心永少年,文学正青春:“文学一家人”
“正是因为有了作协组织的鼓励和扶持,我们才能在文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不惧风雨。”夏立楠谈到,这次作家活动周日程紧凑、内容丰富,为大家营造了一个温暖舒心的活动氛围,也增加了大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希望未来能多举办一些这样的活动,同时增加更多与基层文学爱好者互动的环节,让文学更好扎根群众,也让我们从鲜活的生活中汲取更多创作灵感,让‘作家回家’的温暖传递得更远更广。”……[详细]
“我们总以为青春的浪潮会越来越高,但其实青春退潮后,岸上留下的才是生活的真相,是一地的玻璃瓶和鱼骨头。”青年作家庞羽谈到,每个人都在成长,“迎接我们的是更复杂、更具体的生活,所以写作也必须落下地、走上岸,走入摸得着的人群之中”。她表示,自己将继续努力为小人物立传,将生活的“碳”变为文字的“钻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