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2016:中国报告”中短篇报告文学专项工程 >> 正文

扎根沃土 抒写真情——记工人作家张宝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1日12:36 来源:文艺报 马润清
 评剧《黑头儿与四大名蛋》剧照
张宝申张宝申

  2013年,回族工人作家张宝申的去世,让京城文学艺术界人士无不为之痛惜。谁也不曾想到,张宝申退休后,正值把多年的沉淀打造成崭新的文学精品之时,却不幸过早地离我们而去。

  一

  记得1981年国庆节,我从新疆探亲刚刚回到北京,就在西城区白塔寺中国评剧院演出大厅门前,看到了一则大幅海报,新创大型评剧《银河湾》正在 演出,这是北京市最早表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改革情况的剧目,编剧是张宝申(回族)、刘成林。瞬间,一种惊喜在我心头涌荡。之前我只知道张宝申在北 京618厂搞了多年的业余文学创作,发表了不少工业题材的诗歌、小说和小剧本,在北京已经成为小有名气的工人作家了。粉碎“四人帮”以后,他调到中国评剧 院当编剧,没想到这么快就创作出大型评剧。

  张宝申刚调到中国评剧院时,院里创作组已有八九位编剧在职,除了老剧作家,就是“文革”前的名牌大学毕业生,而且多有剧作问世,属他的学历最 低、资历最浅、年龄最小,但这一切并没有影响他在新的环境里迈出崭新的步伐。他把评剧院资料室里珍藏的评剧经典剧本都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重点学习、分析 了《小女婿》《刘巧儿》《杨三姐告状》《花为媒》《夺印》《向阳商店》等评剧院的一批保留节目。他还通过工作的便利条件,到排练场看排练,到北京的各大剧 场看戏。不仅可以看本剧院的戏,而且还能看其他剧院、剧种的戏,这让张宝申吸取了不少宝贵的编剧经验。

  一般来说,一个人调到一个新的单位安定下来之后,就应该稳步前进了,而张宝申调到中国评剧院刚满3年,却提交了去山东宁津县故乡农村体验生活一 年的报告,返回京城不久又去首钢当工人4个月,后来还经常到京郊、河北、安徽、江苏等地农村深入生活。这段时间对于张宝申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生活的积累日 益丰富,创作的水平日益提高。1992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深入生活”特别奖;1993年,又被评为北京市第二届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高尔基说过,在所有的文学形式中,戏剧是最难写的。张宝申进入评剧院从事专业创作的20多年里,一直都以最大的拼劲儿,多写多练,反复实践,不 怕失败,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他说,剧本写出来之后,一定要在审查、讨论中听取来自导演、演员等各方面的意见和指点,每一个细节都不能轻视,这对自己是一个 学习和提高的过程。他创作的剧本大概有三分之二没有成活,然而就是这没有成活的三分之二,养活了那上了舞台、和观众见了面的三分之一。

  二

  张宝申这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他1944年出生于北京牛街,6岁时随父母回到故乡宁津县长官镇。小镇的土戏台、集市上的说书棚、街头白胡子老人 讲古的茶馆,像一把把启蒙文艺的钥匙,悄悄地打开了他童年的心灵;爱看闲书的父亲和爱好文艺的老师,引发了他对文艺的兴趣。然而1958年,年仅14岁、 渴望将来能展翅飞翔的张宝申,只读了4个月的初中,就因家庭生活拮据,退学来到北京,没办法只好虚报了一岁,才符合进北京618厂当学徒工的条件。进厂 后,生活稳定了,幼年时对文艺的兴趣得以萌发,他便悄悄地迈开了业余文学创作的脚步。

  张宝申深深懂得,搞文学创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因此他坚持在工厂上业余学校,读完了中学和大学文科的课程。在此期间,他以最大的毅力,把 一部《新华字典》过了三遍——这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啊。张宝申就是用这种“笨”功夫,提高了文化知识水平,一步步走向他追求的目标。

  “文革”后期,厂里曾调张宝申到图书馆整理过一段时间图书,他如鱼得水,几乎把馆里自己喜欢的藏书看了个遍。他以上海工人作家胡万春以厂为家、 努力深入生活为榜样,把胡万春写的一本谈创作经验的书《我是怎样进行创作的》,看了无数遍。在集体宿舍昏暗的灯光下,年轻的张宝申把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文 化学习和文学创作中去了,他的视力在慢慢下降,到1970年他有了自己的小家时为止,他那副近视眼镜已经达到了500多度。困苦和坎坷伴着梦想与追求走过 了一年又一年,直到1965年以后,他才开始发表以工厂生活为题材的短诗、小小说、小剧本。在此之前,他的退稿累计多达数百篇,面对着种种无声的刺激和压 力,他知难而进,否则是不会走上成功之路的。

  张宝申走进中国评剧院成为一名专业编剧之后,伴随人生命运的转折,良好的客观条件给他的文学创作又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上世纪80年代初,张宝 申经常把作家刘绍棠和浩然请到剧院看自己新创作的戏,请他们写评论文章,以便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剧本创作水平。一个好汉三个帮。张宝申经常说,自己的成长和 成才,离不开老剧作家、中国评剧院院长胡沙,表演艺术家席宝昆、马泰,编剧刘成林、仇英俊等一大批前辈和同事们对他的影响和帮助。有一次,剧院请新凤霞来 指导《银河湾》的排练,当她被人背到排练场后,坐下来就问,咱们的编剧呢?张宝申听后深受感动,赶紧走上前,简单地做了自我介绍,新凤霞就握住他的手,热 情地说:“没想到你刚调来就写出这么好的本子,可惜我不能演了。不过我的徒弟们个个都不错,我只能给你们创个腔,说说戏,敲敲边鼓啦。”在排练过程中,新 凤霞这位令人崇敬的老艺术家,手里拿着剧本和一支笔,对剧情中的人物情节、矛盾起落、事件高潮、悲喜情趣等方面,提出了不少好建议,那句句亲切、诚恳的指 点,都被张宝申牢牢铭记在心底。

  三

  张宝申在剧本创作中,根据自己的优势,把创作重点放在现代戏上;在选材上,又把重点放在他熟悉的工厂生活方面。虽然,他知道表现工人生活的戏不 好写,想写好更难。但正因为写的人少,这方面的好作品也就少,才更有希望突破。1990年张宝申调动了自己多年在工厂生活的积累,激活了创作灵感,完成了 评剧《黑头儿与四大名蛋》的写作。这出戏,以全新的视角、全新的表现手法,反映了工人的新生活,讴歌了改革开放后的新人物。剧中男主角、车间主任黑永春 (黑头儿),对车间里的四个捣蛋鬼的态度,不是打,而是拉;不是恨,而是通过爱,把大家紧紧地团结在一起。那一段段精彩的唱词,让人听后心里顿时感到热乎 乎的。如果没有诗人的底韵,没有对生活的洞察,怎能写出如此传神的唱词。这出戏,可谓是一炮打响,成为中国评剧界的经典剧目。

  1994年,张宝申又创作了表现环卫工人生活的现代大型评剧《情恋万家》。开始他信心不足,如何把扫马路、掏厕所的清洁工人生活编成戏、搬上舞 台?但当他到清洁工人中生活了一段时间后,很受感动。他认为,虽然我们的社会在理论上“人人平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强势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差别客观存在 着。他要把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反映在评剧作品中,表现他们的喜怒哀乐,表现他们的理想和追求,倡导全社会的人文关怀,这是每个有良知的作家义不容辞的责 任。他满怀激情地创作了这个戏,把环卫工人情恋万家的那种爱注入笔端,变成聚光灯,照亮了舞台,照亮了人心!20年前演的这出戏,今天依然有良好的社会意 义,句句唱词都很接地气。1995年,张宝申先后被中国作家协会和中国戏剧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张宝申走进中国评剧院后,在24年的编剧生涯中,完成了7部大型剧本的创作,有6部在中央电视台和各省市电视台播放,获各种奖项12次,被评为 国家一级编剧。张宝申的创作覆盖小说、散文、诗歌、评论、报告文学等诸多门类,出版诗集《彩色的爱》、中短篇小说集《黑大侠情话》、散文集《艺文散记》等 6部,在读者中产生了良好的反响。

  四

  张宝申身材高挑,戴着一副方形近视眼镜,举止文雅,朴实无华,说话不急不燥,和善可亲。他经常骑着自行车在京城里忙来忙去,不管为公还是为私, 他总认为还是骑自行车好,不仅不受任何限制,还能锻炼身体。在高速发展的京城,他看见堵车心就急,干脆不买车。乘公交车,他怕等、怕挤。就这样,自行车骑 坏了一辆又一辆,一直骑了30多年,也许是由于长时间骑自行车所致,他自己说是患了痔疮,根本没有在意,总认为这点小病不算什么,更没有想到去医院认真检 查。当便血越来越多时,才迈着急促的脚步走进医院,经检查确认是直肠癌晚期……

  宝申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了对一个时代工人的生活状况和精神状态的鲜活记录,是我们民族在改革开放后奋发图强、生机勃发的一个缩影。他从一位 普通工人,成长为一位具有代表性的工人作家,除了天分,更与他勤奋努力、深入生活的创作经历分不开。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 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时代和人民书写的创作理念不断被强调。看到文学界对“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热烈讨论,我又想起了宝申当年扎进火热生活的情 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