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风活动 >> 正文

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走进昆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5月15日23:40 来源:昆明信息港

  这是一次红军长征的寻根之旅,也是一次文学的寻根之旅。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5月14日、15日,以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丹增为团长的中国作家“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团来到昆明市寻甸县、禄劝县,沿着当年红军足迹,感受长征精神,以对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的崇敬和爱戴,用心和笔,讴歌和弘扬长征精神,描绘长征沿途人民创造新生活的伟大业绩。

  市委副书记刘智,市政协副主席汪叶菊及省、市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采访活动。

  采访团成员由全国16个省的20余位作家组成,他们中,既有知名作家,也有富有潜力的青年作家;既有传统文学作家,又有网络作家。

  丹增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中国作协分批组织作家开展“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主题采访活动,一方面是为了纪念红军长征的伟大胜利、缅怀先烈的伟大功绩,接受灵魂的洗礼;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基层,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了解长征沿线地区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采访活动,写红军长征故事,写长征沿线地区革命群众创造的新的生活奇迹,以及改革开放取得的巨大成果。

  寻甸县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先后于1935年4月、1936年4月两次过寻甸,发布了重要的“4.29"渡江令,留下了8处革命遗址,产生了少年小英雄肖粉香,唤醒了寻甸各族群众政治觉醒,播下了革命火种,留下了永放光芒的长征精神。

  5月14日在寻甸县,中国作协采访团一行与当地群众在这块红色热土,共同追寻红军足,感受红军精神。采访团参观了回辉村清真寺墙上的红军标语。“红军绝对保护回家工农群众利益!”标语长10米、宽50厘米,共14字,用紫红土所写,作为红军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具体标志,保存完好。1990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丹桂村,采访团参观了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柯渡镇的长征纪念馆包括毛泽东及中央红军总部的故居旧址,以及红军长征留下的历史文物,向人们讲述了红军长征路上不朽的一段历史记忆。此外,采访团还观看了根据红军长征过寻甸发生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小品《标语》和《小英雄肖粉香》;观看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彝族舞蹈《拖媳妇》、苗族《芦笙舞》,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作家积累了文艺创作素材。

  5月15日,采访团来到禄劝县翠华镇普渡河铁索桥畔,参观走访普渡河铁索桥,重走当年红军走过的线路,瞻仰并向红军烈士纪念碑献花篮和鲜花。随后,又参观了翠华镇毛主席故居遗址。1935年、1936年,中央红军和红二、六军团先后2次经过禄劝,行经14个乡镇、65个村委会、311个自然村,住过84个村寨,行程985华里,历时12天,抢渡金沙江,实现北上抗日伟大战略转移。红军在县境内牺牲遗址37处,收集到红军留下文物44件,歌曲17首,民谣4首,壁画2幅,标语8条,故事30个。红军长征播撒下的革命火种,在禄劝这块大地上不断燃起熊熊的革命斗争烽火,红军长征精神一直鼓舞和鞭策着禄劝人民奋力拼搏,不断前进。

  用沿途的所思、所想、所感,作出文学的生动注释,这对作家们来说,是一次洗礼、一次磨砺。

  天津市作协副主席王松说,今天的很多年轻人,对红军长征这段历史不是很了解,他们知道红军,但是红军曾经干过什么,红军曾经走到哪里?对这些不是很清楚。“红军走的路实际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走过的路。”王松认为,重走红军长征路的意义在于:通过作家走长征路,将大量的、真正意义上的前所未闻的故事挖掘出来,为年轻人补上这一课,而补上这一课的责任就在作家身上。

  河南省信阳市作协副秘书长陈春仁谈到,一路走来,体验过去的腥风血雨,通过观看实物、图片,聆听革命先烈们讲述一个个真实故事,心灵受到很大震撼和洗礼。长征不仅仅是一个具体的军事行动,也不仅仅是爬雪山,过草地,它应该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表示,在今后的创作中,将尽己所能,在作品中融入红军精神,长征精神。

  据介绍,采访结束后,作家们会将这次采访的收获变成各种类型的文学作品,用心用情书写革命老区人民的过去与未来。(昆明日报记者李丹丹杜仲莹)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