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专访《荒原狼》译者王滨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9日09:58 来源:深圳晚报 李福莹

  专访《荒原狼》译者王滨滨

  读黑塞吧 让我们抵抗日常生活的沉沦

  ■ 赫尔曼·黑塞 1877年生,德国作家,诗人,后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 赫尔曼·黑塞 1877年生,德国作家,诗人,后入瑞士籍。1946年,获诺贝尔文学奖。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
  ■《荒原狼》 赫尔曼·黑塞 著 王滨滨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著 杨武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赫尔曼·黑塞 著 杨武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轮下》 赫尔曼·黑塞 著 李贻琼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荒原狼》 赫尔曼·黑塞 著 王滨滨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悉达多》 赫尔曼·黑塞 著 杨武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赫尔曼·黑塞 著 杨武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轮下》 赫尔曼·黑塞 著 李贻琼 译 译林出版社 2015年5月出版
  ■ 王滨滨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德语系,1986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日耳曼语系,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教授。  ■ 王滨滨 1982年毕业于北京外语学院德语系,1986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日耳曼语系,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教授。

  赫尔曼·黑塞,20世纪被阅读最多的德语作家,被称为“德国人中的德国人”,唯一能够代表“古老的、真正的、纯粹的、精神上的德国”的作家。1946年,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过,与海明威、马尔克斯等诺奖作家在中国成为“热门作家”不同,黑塞在中国一直表现得“不温不火”,喜欢他的读者始终是小众。

  2012年,黑塞逝世50周年时,国内掀起了一股纪念热潮,黑塞的名字就像一个接头暗号,让人们在人群中找到了自己的同类。2015年5月,译林出版社推出黑塞四部重要作品新译本——《荒原狼》、《悉达多》、《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轮下》。其中,《荒原狼》被称为“德国版尤利西斯”,《悉达多》曾是嬉皮一代的必备读物,而《轮下》几乎得到了全世界年轻人的追捧。复旦大学外文学院德语系教授王滨滨是本次新译本《荒原狼》的译者,深晚记者请她为我们再一次解读黑塞。

  1

  对于中国读者来说

  黑塞既熟悉又陌生

  深圳晚报:您最初接触黑塞作品是什么时候?

  王滨滨:已经是上世纪90年代了。我读的第一本黑塞的书是胡其鼎翻译的《摆脱孤独》,胡其鼎在译序中说黑塞很“中国”,我很好奇,就去读更多黑塞的作品,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从此喜欢上了黑塞。

  对中国读者来说,黑塞既熟悉又陌生。说他陌生,他不像马尔克斯、海明威这样的外国作家,几乎人人熟知;说他熟悉,其实黑塞作品很早就来到中国了,上世纪20年代,就有关于他的评介。赵景深曾在《小说月报》上撰文介绍赫塞(黑塞)的《纳尔西斯与哥尔孟》(今译《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1936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黑塞作品的单行本——中篇小说集《青春是美好的》。更重要的是,黑塞的作品会让读者有一种似曾相识、十分熟悉的感觉。

  深圳晚报:一位青年读完了黑塞的《轮下》,大为感叹地说:“那讲的就是我们呀!”这就是您说的“熟悉”的感觉吧?

  王滨滨:可以这样说。黑塞作品中涉及的问题,跨越了时代,也跨越了国家。比如《轮下》呈现的教育制度对孩子的摧残,在各个国家、各个时代都有啊,所以《轮下》让年轻人感觉亲切,因为他们觉得黑塞就是写“我们”,黑塞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

  二次大战后,美国文坛霸主一直是海明威。然而60年代中期黑塞渐渐取代了海明威,一时成了美国大众的文学崇拜偶像。特别是《荒原狼》,它在问世差不多半个世纪后在美国掀起一股“狼潮”,甚至有的摇滚乐队也取名“原狼”。一些离经叛道的年轻人在《荒原狼》小说主人公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哈勒尔成了他们的楷模与偶像。

  此外,黑塞也跨出了西方文化圈,在东方同样受到读者的爱戴。黑塞在日本的影响非常大,甚读者还成立赫尔曼·黑塞协会以系统研究他。一位日本青年在给黑塞的信中告诉他:“我越是读它们(指黑塞的作品),越是发现自己在这些书中。现在我相信,了解我的人是在瑞士,他总在注视着我。”

  2

  黑塞在莫扎特的音乐里

  找到了“答案”

  深圳晚报:托马斯·曼称《荒原狼》为“德国版尤利西斯”,这是黑塞的最重要作品之一,此次您又进行了新译,可否为我们谈谈《荒原狼》?

  王滨滨:《荒原狼》有好多个译本,如2003年的李世隆译本,2010年的赵登荣、倪诚恩的合译本。我这次重译,是想做一个“隐藏”的译者,把“真正的黑塞”呈现给中国读者,而不是“我眼中的黑塞”。我只是搭个桥,不想在作品中有译者的痕迹,让中国读者能像德国读者一样阅读《荒原狼》。

  《荒原狼》是黑塞1927年的作品,他1904年登上文坛,1962年去世,《荒原狼》应该算是他中早期的作品。《荒原狼》描写的是一个中年男性知识分子的危机。主人公哈勒尔生活得非常摇摆,又想要精神的生活,又想要感官的生活,所以他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人性”和“狼性”并存的荒原狼。荒原狼一方面野性十足,另一方面对人群来说是陌生的,也是胆怯的、孤独的。主人公哈勒尔和周围的世界格格不入,经历了种种危机,甚至想要自杀,最后在一个魔幻剧院遇到了莫扎特,在莫扎特那儿找到了解决之道,他突然明白:人的灵魂是可以由无数个“我”组成的。

  深圳晚报:德国、奥地利的音乐家非常之多,为什么是从莫扎特那里找到“答案”呢?

  王滨滨:黑塞之所以那么崇拜莫扎特也许因为莫扎特的作品道出了黑塞表现事物矛盾性的主张,在《疗养客》这篇散文中黑塞写道:“如果我是音乐家的话,我就能不费劲地写出双声部的曲子,曲子由两条线组成,由两行乐音和两行乐谱组成,它们彼此相称,彼此互补,彼此作对,彼此制约,但时时刻刻,在一行中的每个点上两者都有着最紧密、最活跃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系。”黑塞清楚地知道世界是多元的,事物的两极是以一体作基础的。但他坦承没能写出这样的作品,而莫扎特写出了这样的作品。

  《荒原狼》的主人公和黑塞一样“渴望赋予已变得无意义的人生以新意”,黑塞在莫扎特的音乐里找到了生存意义,所以也给他笔下的主人公指出了通往莫扎特的路,但给的不是一个明确的答案,我们读者读到的只是一个展望,因主人公在小说结尾处说的是:“我终究能学会笑。帕伯罗在等我。莫扎特在等我。”

  3

  你永远别指望

  一遍就读懂黑塞

  深圳晚报:说到思想来源,黑塞对于中国文化的研究,似乎也对他影响很深?

  王滨滨:黑塞一生阅读过大量中文书籍的德译本,如《道德经》、《庄子》、《易经》、《论语》等。他的书房有一个“中国角”,他读的中国经典非常多,作品中国文化元素也非常丰富,比如不惜篇幅地引用《吕氏春秋》。他和中国传统思想最接近的地方,就是矛盾与统一,这是他与中国文化最靠近的一点。但不能说老庄就是他全部的思想来源,这样我们就有点过于自恋了。不过,中国文化对黑塞的思想与创作影响深远,在20世纪德语作家中,我们很难找到一位像黑塞那样对中国如此感兴趣、如此致力于介绍宣扬中国古典文化的作家了。

  深圳晚报:为什么黑塞的作品有一种“不过时”的特质?

  王滨滨:黑塞着重在精神领域里进行挖掘和探索,他独特而富有音乐性的文体,描绘心灵思维暗影的观察力,无人可比。黑塞之所以吸引了一代代读者,跨越了时代,跨越了国家,是因为他的作品具备呵护个人心灵的特质。他常常与“权威”抗衡,比如家庭、比如国家,有评论家称黑塞是“个体、灵魂与良心的律师”。他关心的始终是个体的命运,是个体心灵拯救的问题。他的一句名言是:“马克思和我之差异除了他涉及的维度大大超过我之外,就在于他想改变世界,我则想改变个人,他直面群众,而我直面个人。”

  深圳晚报:如果是一个黑塞初读者,应该先从他的哪本书读起?

  王滨滨:这个问题有点难。年轻人,可能会喜欢《轮下》;知识分子,可能会比较喜欢《荒原狼》。读黑塞,可以抵抗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沉沦。黑塞的作品看似简单,但有着深奥的内核,你可以一遍读完黑塞,但不要指望一遍就读懂黑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