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成兆才:百部戏文血泪铸就——评剧《从春唱到秋》观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6日09:58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万 素

  匆匆行走的剧中人成兆才的身影出现在通往家乡河北滦县的路上。正值收获时节,天幕呈现出一望无际的冀东平原田野一簇簇高粱红似火的独特意象。成 兆才终于走进滦县绳各庄他家的半间茅庐,独自道一声“到家哩!”就坐上炕头握笔编写起戏文。此时,场内响起音色浑厚、语调深沉的画外音:“公元1929 年,一代戏圣成兆才因病离世,享年56岁。他终其一生醉心评剧,创作整理、改编了120多部剧本……书写了一个评剧的时代”。

  我久久凝视着,天幕上那大片大片火焰般燃烧的红高粱,多么像成兆才数十年创作激情的燃烧。那一望无际沉甸甸的高粱穗子,兴许正寓意着成兆才创作 生涯的硕果累累,半间茅庐开始向台口推进,推出孜孜不倦编写戏文的人物特写,象征成兆才为评剧创立呕心沥血、无怨无悔的艺术形象已永远定格成一尊雕像。这 雕像与火焰般燃烧的红高粱浑然一体,和着浑厚的画外音与乐队的交混回响,音画对位、视听融一的现代剧场艺术,给人带来的审美体验多么耐人寻味。

  帷幕渐落,雷鸣般的掌声激荡在梅兰芳剧院的空间,演员们一次次返场、鞠躬、谢幕也难以平息观众席喷涌而出的热情。唐山市演艺集团评剧团参演 2015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活动,评剧《从春唱到秋》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评剧洪派亲炙传人女小生张俊玲饰演的成兆才形象深深嵌入观众心底。她不愧为戏剧 “梅花奖”获得者,创造角色的能力非同小可,其出色的表演艺术征服了北京的戏迷。

  河北唐山滦县是成兆才的家乡,也是评剧的发祥地。由成兆才一手创立的评剧艺术,由落子、快板书说唱的叙事体形态,经过撂地、拆出、蹦蹦戏、评腔 梆子等代言体扮演形态一步一步嬗变,最终发展成我国北方地区最大的地方戏剧种。农民剧作家成兆才对评剧艺术一往情深,终生与戏班艺人相依为命,把毕生的心 血、智慧和才华都付予了自己钟情的评剧艺术。

  评剧《从春唱到秋》创作团队集结了编剧孙德民、王景恒,导演郭学文,音乐配器潘铁柱,唱腔设计剧文林、李东风,舞美设计薛殿杰,灯光设计张秋春 等十多位颇具实力的艺术家。创作团队严格遵照艺术规律,以悲悯情怀穿凿史料,描摹这个北方中年汉子一生遭遇爱情不幸与前后两段婚姻不幸的大起大落,在命运 不公、遭人戏弄、人生一路颠簸浮沉中,带领吉庆班艺人颠沛流离谋生存,受尽艰辛与凌辱,演绎主人公五十余载泣血隐忍、与孤寂相伴的悲怆人生。

  这不是一部人生传记,也不是人物编年史,它是一部早期评剧艺人的血泪史。创作者着意撷取成兆才人生的几个横断面,在行云流水的情节推演中勾勒出 剧中人的生命轨迹,揭示20世纪初叶风雨飘摇的时代背景下,一群卖艺谋生的艺人们凄苦的生存境遇,叩响这个社会底层群落的悲惨命运。剧作家孙德民、王景恒 将深沉的文学性携手强烈的戏剧性和不乏风趣的舞台性,架构起跌宕起伏、环环相扣的六场戏。文本牢牢抓住剧中人的生命状态,力求不同戏剧情境下的戏剧行动合 乎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和心理逻辑,为人物与事件的真实性及立体呈现的可看性夯实了根基。整个创作团队尽情挥洒戏曲艺术各种表现手段,凭借浪漫主义表现手法 浓墨重彩地渲染人物情感的大开大阖,烘托出人物内心情感的奔涌翻腾与潮起潮落。同时坚守现实主义创作原则,张扬人物的精神状态,揭示人性的丰富与驳杂。剧 作旨趣锁定成兆才锲而不舍的艺术追求和永不言弃的责任与担当的人格力量,接通了当代人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心灵诉求。

  序幕,光绪末年吉庆班天津同乐茶园演小落子被官府禁戏挥泪退出,成兆才痛下决心改造落子编新戏重整旗鼓,由此切入剧情。第一场,“戏比天大”, 凸显一个“德”字。吉庆班再闯天津同乐茶园,猛然间成兆才家门不幸妻儿双亡,噩耗传来他难以自持晕倒在舞台上。他抱愧对不起观众,对不起落子的衣食父母, 强忍悲痛重开锣。

  第二场,死水微澜,凸显一个“情”字。师兄家破人亡亲情俱无,师妹于灵芝看在眼里怜在心头,当面表白以身相许,送上一缕温馨与慰藉,成兆才心中也漾起死水微澜。爱情线索由此埋下,日后是忧是喜又有谁能预料?紧接第三场,咫尺天涯,师兄妹果然有情无缘。

  第四场,阴差阳错,凸显一个“忍”字。只为吉庆班生存计,成兆才被迫续弦娶如月,哪顾得师兄妹情缘又斩断?成兆才只得忍气吞声牺牲自我,打碎了牙齿往肚里咽。谁说有情人终成眷属?师兄妹相对无言。

  第五场,风波乍起,凸显一个“痴”字。成兆才痴迷写戏、做戏并非真“痴”,恰是一种责任与担当。

  第六场,义无反顾,凸显一个“义”字。如月红杏出墙不自重,成兆才蒙羞含垢,吉庆班没法再待下去。他妥善处理这桩家庭丑闻,规劝如月离开戏班,远离小山,自己留下百部戏文义无反顾地独自返乡。

  评剧鼻祖成兆才终其一生辛勤劳作,改编和创作了120多部评剧剧本,为评剧艺术奉献出毕生的心血。然而,成兆才的一生是凄苦的,内心是孤寂的, 他亲历悲欢离合,阅尽人间沧桑,他把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入戏,融入笔下人物多舛的命运,每一部作品都紧贴民间大众日常生活,适应大众审美情趣,真实地传递出 大众心理诉求,使观众深受艺术感染。他笔下的《花为媒》《马寡妇开店》《杨三姐告状》等经典剧目妇孺皆知,逾百年历久弥新,至今仍被评剧院团视为“吃饭 戏”。可以说没有成兆才辛勤的汗水浇灌,评剧之花不会从无到有绽放得如此绚丽。

  张俊玲在戏曲舞台浸泡多年,对艺人的生命状态感同身受。舞台上她能充分调动起唱念做舞各种表演程式塑造人物,外化人物内心情感和潜台词,一举手 一投足都有充足的角色心理依据支撑。深刻的人生体验与虚拟、写意的戏曲表现手段兼容并蓄,她扮演的成兆才在舞台上真正“活”起来了。她的表演跨越了小生和 老生两个行当,由年少时性格单纯、率真过渡到年长后逐渐沉稳、有点沧桑感。不仅外型、装扮有了变化,脑后的长辫由青丝变成花白,从唱、念的发声、语气、语 调、音色到腔调、板式,再到面部表情、形体动作、肢体语言都有明显的转换。她的演唱能收能放、收放自如,依据人物内心丰富、复杂的情感变化,或细如游丝娓 娓道来,或高亢激昂讲究喷口和爆发力。

  评剧《从春唱到秋》自2011年排演至今已演出200余场,以深刻的命运悲剧撞击观众心扉。该剧之所以能感染当代观众,这既得益于文本创作的大手笔,也得益于张俊玲出色的表演,更不能忽略创作团队集体智慧的碰撞与融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