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五十年磨一剑——长篇小说《傅作义》作者崔正来访谈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24日10:19 来源:运城日报 樊峻峰

  6月中旬,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作家崔正来一百多万字的长篇纪实小说《傅作义》,面向全国发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和傅作义先生诞辰120周年(6月27日)来临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作家崔正来先生。

  记者:你在作品中如何描写傅作义将军所部最早抗日的战绩?

  崔:傅将军的部队是最早参加抗日的一支队伍,早在1933年春夏之交,他就率部参加了长城抗战:当位于密云县的长城古北口失守后,他奉命率部从张家口出发,一天之内急行军200余里。当傅部赶到怀柔县牛栏山一带后,经过浴血奋战,拦住了两倍于己的日本关东军主力第八师团进军北平的铁蹄。1936年冬,日伪军决定集重兵进军内蒙古绥远河套地区,傅作义毅然发动了“绥远抗战”。当时,中共中央发表了关于支援“绥远抗战”的通电:号召全国人民,不分党派、不分阶级、不分职业、更紧密地联合起来,督促南京政府援助现在绥远坚决斗争的英勇将士,不能坐视傅作义将军等局部抗战而不救。傅将军指挥部队冒着冰雪严寒,英勇作战,以少胜多,获得了红格尔图和百灵庙大捷,歼灭、俘虏和策反日伪军数以万计,将侵入绥远的日伪军全部驱逐出境。这是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首次大获全胜,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红格尔图和百灵庙大捷的消息传到陕北高原,毛泽东兴奋不已,立即起草了一封贺电发给傅将军:“绥远抗战胜利,为全国抗战的先声。”当时,尽管红军指战员穿着破衣烂衫、经费拮据,毛泽东还是千方百计压缩开支、挤出一万元现洋,派南汉宸携款前往绥远慰问,并赠送给傅将军“为国御侮”的锦旗。全国各地组织了数以百计的慰问团赴绥远慰问,著名民主人士黄炎培、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和朱自清教授,著名演员陈波儿、崔嵬、张瑞芳和著名音乐家吕骥等人,纷纷携带现款、物资、节目,慰问在绥远抗敌的傅部官兵。张学良将军看到这一激动人心的景象后,无限感慨地对路过西安的黄炎培等人说:“为什么我们‘剿共’剿了两年多也没一个人前来慰问?而傅作义同敌伪军打了一仗全国都前去慰问呢?真是惭愧呀惭愧!”

  记者:这部长篇小说中描写了傅将军在全面抗战中的哪些事迹?

  崔:全面抗战爆发后,傅作义率部参加和指挥了南口战役、平型关会战、忻口战役、太原保卫战。1938年春,为配合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大战,傅作义奉命率部佯攻太原、实攻归绥(呼和浩特),牵制华北日军三个师团不能南下,为台儿庄大捷作出了卓越贡献。1939年11月15日,日军派出大量登陆舰队突袭广西北海,从北部湾登陆后,11月24日攻陷西南重镇南宁,企图继续向云南、贵州、四川进军。为牵制华北日军南下增援华南日军,傅作义奉命向华北日军发动进攻。他率部攻打包头,占领了包头90%以上的城区;这时日军从张家口、大同、呼和浩特和平津地区抽调数万大军增援包头。面对敌强我弱的局面,傅作义率部主动撤出包头,将日伪军引诱到绥远西部地区;来年开春后,他指挥部队掘开黄河的支流乌加河,将日军坦克、装甲车陷入淤泥中然后予以歼灭,取得了震惊全国的“五原大捷”,击毙日本皇族后裔——水川伊夫中将,歼灭日伪军数以万计。傅将军的英明指挥,不仅牵扯了大量华北日军不能南下,而且彻底破坏了日寇占领绥远、进军宁夏、甘肃,包抄陕西、南下四川的作战计划,为保卫西北、西南大后方和坚持八年抗战作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日寇对傅作义恨之入骨,派出部队到傅将军家乡——晋南荣河县安昌村抓捕、屠杀傅作义家人。由于傅作义提前通知家人西渡黄河,逃到西安、平凉、兰州等地避难,全家几十口人才幸免于难。恼羞成怒的日寇遂把傅将军家中三座大院和他为家乡人民盖的平民学校的房屋全部拆毁,在黄河沿岸盖了许多炮楼。抗战期间,傅将军率部与日军进行大小战斗300余次,是全国最著名的抗日爱国将领。他在太原守城时,曾把大量武器弹药赠送给八路军。周恩来和八路军驻晋办事处主任彭雪枫,迅速组织军民把这些武器弹药运到抗日根据地。太原沦陷后,傅作义率部先后驻扎在晋西和晋西北,与八路军贺龙、关向应的120师和林彪、聂荣臻的115师并肩战斗、联合抗日;应傅作义邀请,毛泽东派出大量抗大学员和陕北公学学员,由潘纪文带领进入傅部从事政治工作;傅将军还将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改为《十条纪律》要求部队,大大提高了部队的战斗力。在抗战中,傅作义经常说:“我只有一个心眼,就是打日本!”

  记者:你的小说《傅作义》除了写傅将军抗战的英勇事迹外,还有哪些内容?

  崔:傅作义将军参加过辛亥革命、北伐战争、中原大战、抗日战争、北平和平解放。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首任水利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后被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我的小说写了傅作义的家世、幼年时代淘气、少年时代投笔从戎、青年时代上军校,担任排、连、营、团长时捐献余俸、刻苦练兵、爱兵如子,以及家庭、婚姻等方面许多鲜为人知的精彩故事。在保定军校上学时,他曾组织人谋杀袁世凯,被教官加以劝阻;他带领同学们与袁世凯的走狗——模范团发生激烈冲突。辛亥革命中他率领学生军在娘子关与清军曹锟部作战,后作为山西起义南路军的随军参谋攻占晋南运城、绛州、围攻平阳(临汾)府。在北伐战争中,他以不足八千人的一师人马,兵出太行、袭占涿州、截断奉系军阀张作霖京汉铁路运输线;面对奉系军阀六倍于己兵力的九次大规模总攻,坚守涿州城池长达三个月之久;在部队给养断绝后,他和官兵们以老鼠、麻雀、酒糟为食,而涿州城池却坚如磐石,从此傅作义以“守城名将”威震华夏。毛泽东后来写信赞扬傅作义“涿州之战,久耳英名。况处比邻,实深驰系。”涿州战役后期,涿州军民饿毙者日增。为了拯救涿州军民,傅作义冒死前往敌营谈判,被奉军软禁。此后,他韬光养晦、以吃喝玩乐麻痹张作霖父子,终于金蝉脱壳、逃离虎口,很快便东山再起,就任天津警备司令。

  记者:你的小说中有关傅作义在北平和平解放中的故事是不是也很精彩?

  崔:抗战胜利后,傅作义不愿意与抗战中的友军——八路军发生冲突、不愿意打内战,先后四次向蒋介石提出辞职,但均遭拒绝,被迫卷入内战。平津战役期间,蒋介石先后派徐永昌、郑介民、蒋纬国为特使,命令傅作义率部南撤。但此时傅作义已经认识到两年多来执行蒋介石的“戡乱”政策是错误的,于是决心与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裂。同时,经过北平地下党、傅作义的长女——地下党员傅冬,以及许多爱好和平人士的共同努力,傅作义先后四次派代表与共产党、解放军秘密和谈,终于使北平和平解放,使古都北平的文物古迹和人民生命财产得到很好的保护。

  记者:为完成《傅作义》这部一百多万字的长篇小说你一定花费了不少时间和心血吧?

  崔:可以说是“五十年磨一剑!”我与傅将军同为安昌村人。1957年4月13日,傅作义为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剪彩后,经周总理批准到晋南考察、回乡省亲时,我是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好奇心驱使我尾随着这位回到故乡的传奇人物,观察他的音容笑貌。1965年初参军之前,我在安昌村与傅作义的部下梁自勉一起共事:他是大队的会计,我是大队的出纳兼通讯员。工作间隙,我们经常谈起傅作义。村里的社员崔作耀、傅祯祥、梁喜奎、梁红奎、严起茂等人,都曾经是傅作义的部下,我便利用各种机会向他们请教、询问。他儿时的伙伴严天泰、傅金喜,学友崔文亨等人也给我讲过许多傅作义幼年淘气的故事。1971年春,我从兰州军区空军司令部转业到《西安日报》社任记者。一年后我和贾平凹、和谷、冯有源等人,一起进入西北大学中文系就读。他们3位是我们班最爱写作的人,耳目濡染,使我产生了创作《傅作义》的冲动。但是由于素材不足,阅历不够,笔头又拙,未敢动笔。我在西北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不久,又被《西安日报》党委书记兼总编肖谷同志要回报社担任记者。西北大学和《西安晚报》都在西安小南门附近。我有个族兄名叫崔增印,家住小南门外大学东路,是傅作义姑母的亲孙子,其父崔作耀和傅作义是姑表兄弟,崔增印的夫人张欠娃又是傅作义原配夫人张金强的娘家侄女。他家与傅作义、张金强来往频繁,了解至深。因此几乎每次到族兄家中,我都要和族兄、嫂夫人谈起傅作义和张金强。直到我动笔后对傅家有不了解的情况,就向族兄崔增印和嫂夫人请教。他们谈起傅先生与张金强来滔滔不绝,其中许多细节十分生动、如同再现,使我受益匪浅。1981年,我有幸被选调到中央台任记者,使我能够经常到崇文门大街傅作义长女傅冬家中登门拜访。那时,我在傅家还见到了傅作义原配夫人张金强,长女傅冬、长子傅瑞元。他们对故乡安昌村的来人格外亲热,傅冬曾向我介绍了许多有关她父亲和她自己鲜为人知的情况。

  由于傅作义在绥远主政17年,于是我便抽出时间、带着录音机到昔日的绥远战场去考察、采访。长城抗战烈士陵园、奋斗中学、百灵庙、西山嘴、乌加河、呼和浩特、包头、五原、临河、陕坝,击毙日军水川伊夫中将的乌梁素海沙滩,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为了解青年时期傅作义在保定军校上学时的情况,我专程到保定军校去寻访傅作义的足迹。涿州、天镇、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忻口、大同、太原、临汾、张家口、新保安、石家庄、南京、重庆、成都、济南、洛阳、山海关、北戴河、西柏坡等地,都是傅作义战争年代或担任水利部长、水电部长后足迹所至的地方,这些地方我先后都进行了考察、采访。

  要写傅作义当然绕不开和傅作义关系密切的人,于是我千方百计采访有关当事人,或搜集、购买、借阅这些人的回忆录、传记和相关资料。对于傅作义先人们的了解,除了搜集村里老年人的传说外,我把从傅家祖坟里出土的傅作义祖母、父亲的墓志铭,祖父、高祖、曾祖的行书碑拍了数码照片拷贝进电脑,一字一句地研究。傅作义是个文武双全的军事家,他熟识四书五经、史书、《孙子兵法》和现代军事知识,于是我又认真阅读了有关古籍和军事书籍。

  在此,我还要特别感谢我西北大学中文系的同班同学贾平凹给我题写了书名,感谢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著名文学评论家阎晶明为小说作序,衷心感谢所有帮助我完成这次“马拉松”式写作的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