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IP热在影视圈持续升温,据说,几乎每天都有所谓的IP作品开拍或上映。
IP是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也就是知识产权的意思。“IP电影”并不新鲜,说白了就是改编某一具有知识产权的素材。以前只是改编经典名著、网络小说、老旧电影。现在,“IP电影”改编从流行小说到歌曲、玩具、手游、工具书、经典形象等。歌曲《致青春》、《同桌的你》、《栀子花开》、《爱的初体验》等都被改编过,而像《新华字典》和“俄罗斯方块”等,也将被拿来“IP开发”。
热衷于创作“IP电影”,颇有投机取巧之嫌。比如网络小说《鬼吹灯》、《盗墓笔记》等积累了不小的读者群,《同桌的你》、《栀子花开》等能引发或延续不少人的怀旧情结。利用这一个又一个早就名声在外的经典IP,改编者确实省力不小。这种投机取巧、一拥而上的“IP电影”创作,反映了影视业的原创枯竭。
面对“IP电影”在影视圈持续升温,尤其是雷人、恶俗之风渐起时,理性的电影人应予警觉。建议那些手中持有IP的相关单位或个人,若所持有的IP不具备电影转码条件,仅仅是一个概念,不要盲目投入市场。因为资本裹挟下的IP改编,极有可能因为急于套现而粗制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