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视野声音 >> 正文

关于“新文化电影展”的文化思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15日11:50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牛颂

  ●我们举办电影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介绍电影、认识电影、消费电影,而且是改变电影。不是把电影推向无文化娱乐,而是崇尚电影的文化价值,承担起文化坚守的责任,协调好文化与金钱的平衡,并力求以品质赢得时间的尊重与历史的钟爱。

  我们已经处在谈论文化、思考文化的时代,不像我们的父辈谈论最多的是“革命”,改革开放以后人们谈论最多的又是“经济”,21世纪的中国已进入一个“无事不文化”的时代。人们喜欢把什么都说成文化或与文化相联,茶文化、酒文化、食文化、行文化,病老升天有丧葬文化、修身养性有“发呆文化”、赏鉴古玩有收藏文化、掘坟挖宝有盗墓文化……

  北京民族电影展创立的专题展“新文化电影展”正是这种大背景下的产物。它的“文化”有正宗的源流,是取自“文化电影”这个概念。这本是界定人类学电影的一个很有影响力的观点。“新文化电影展”拓展了“文化电影”的内涵,使其不仅仅指向人类学电影,还包括了故事片、纪录片以及民族志电影,所以统称为“新”。而 “新”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就是对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文化坚守给予肯定,也是对这类中国电影特有优势的张扬。

  举办北京民族电影展,从展映到学术讨论、艺术研讨,不下300部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我深深感到,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故事片是有纪录文化的功能的。而且这类故事与其他“快餐”电影不同,当它成为历史后还可供人类学学者研究。在本质上,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与传统人类学领域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法惊人相似。这种艺术创作和学术研究具有很大的实践和理论潜力,而这种潜力的提升在认识博大而复杂的当代文化中具有宝贵的价值。

  第六届北京民族电影展延续“2012新文化电影展”,推出了“2015新文化电影展”。这个展映专题因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加入,而使得纪录片特别是民族志电影得以集中展映,使“新文化电影”真正丰富起来。一方面,将传统的“中国少数民族题材电影”从故事片扩展到纪录片、民族志电影等更广泛的领域;另一方面,将传统的人类学电影考察范围扩展到具有文化纪录价值的故事片、纪录片和专题片。这促进了一种电影文化的互动,即用“电影眼”的影视手段表现人类学,实现民族志电影“真实与美学”的平衡;用“人类眼”的人类学情怀丰富和深化影片的文学品质和深度。

  在这次影展中,《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迁徙》、《公主为奴》等故事影片的人类学价值得到广泛认同;而《雨果的假期》、《32》、《大河沿》、《献牲》等纪录片以及“百年鄂伦春”展的4部民族志电影,让更多的专家学者和大众感受到了民族题材纪录片的魅力,看到了大变革社会中文化变迁和延续的影像奇观。无论从哪一个方面看,“新文化电影展”的创新都是成功的。

  然而也有学者质疑,“新文化电影”的概念不易把握,过于宽泛。这种质疑其实是来自于当下对“文化”本身定义的困惑。我个人认为,在对文化种种不同的定义中,把文化的实质定义为观念形态,人类精神生产的产物,是理论世界、价值世界、意义世界的观点,是比较正确的。比如电影是一种文化,指的是文化本不可目视,通过电影这一物质载体,把不可视的文化变成了可视的文化,为观众所感知、所体悟、所接受。当然文化不可能只从文化自身得到解释,必须从文化与社会、经济、政治等关系的角度,才能真正得到解释。

  我们举办电影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介绍电影、认识电影、消费电影,而且是改变电影。不是把电影推向无文化娱乐,而是崇尚电影的文化价值,承担起文化坚守的责任,协调好文化与金钱的平衡,并力求以品质赢得时间的尊重与历史的钟爱。人创造文化,文化又塑造人,文化具有培育民族精神的作用。文化的价值和力量,应当通过诸如电影等载体体现出来,深深地熔铸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这就是“新文化电影”的理想境界,这也是“新文化电影展”孜孜以求的目标。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