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直面,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8日10:27 来源:解放日报 冯宪珍
  图为冯宪珍(前)在话剧《丽南山的美人》中扮演母亲。   图为冯宪珍(前)在话剧《丽南山的美人》中扮演母亲。

  虽然有马丁·麦克多纳经典著作 《枕头人》的演出在前,但今年4月份,当北京鼓楼西剧场再次推出麦克多纳的成名作《丽南山的美人》时,开票情况不甚理想,但我还是乐观地认为好的话剧可以靠口口相传吸引观众,演出前预售情况并不能作为市场真实的反应和评定。果然,前两场演出之后,慕名前来的观众一茬接着一茬,让这个蜗居在小巷深处的剧场一时热闹了起来。这也给了我们来上海的信心,《丽南山的美人》 将在18日至20日上演于兰心大戏院,相信挑剔的上海观众也会爱上它。

  这种信心,首先是出于对麦克多纳剧本的喜爱。《丽南山的美人》是我从国家话剧院退休6年之后接演的第一部戏。我以前接戏,都是看两三次剧本,才能决定演不演。但这部戏,我看到一半就决定了一定要演,因为剧本太棒了。我以前排演过萨特名剧《死无葬身之地》,也排演过前苏联的《青春禁忌游戏》,这些话剧,从人物、故事、冲突,整个结构都非常合理,但它们都是“话剧式”的。《丽南山的美人》则不同,它是“直面戏剧”(In-Yer-Face  Theatre),是完全朝着观众“不由分说,劈头盖脸”而去的。比如剧中有一个情节,女儿莫琳在我饰演的母亲玛格面前故意跟男朋友调情,言语非常暴露,我注意到台下很多观众都低下头觉得不好意思。但生活中这样的情节有吗?肯定有。只不过剧作家们认为“不适合”放到舞台上,自动放弃掉了。

  “直面戏剧”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戏剧被剧评人们批评萎靡不振,精致而无思想内涵,若任其继续,英国戏剧将会成为“一座尘封的博物馆而不是一个永远充满激情争议的社会论坛”。在这种情况下,一批主要以70后年轻人组成的剧作家群体横空出世,掀起“直面戏剧”的浪潮,出生于1970年的马丁·麦克多纳正是个中佼佼者。直面戏剧作家的作品,通常都是以赤裸裸的表现方式来展现现实社会中人们的精神、暴力、虐待、恐怖等,以此引发人们进行反思,呼唤人们的良知。《丽南山的美人》讲的就是一对母女“相爱相杀”的故事:七十多岁的母亲玛格(年轻时曾是丽南山一带的美女)一方面要靠女儿莫琳(也曾是位美女)照料生活起居,一方面却对女儿的生活横加干涉,导致女儿四十多岁了还没谈过恋爱。当一对兄弟进入她们闭塞的生活,并先后对莫琳表现好感时,母亲加剧了对女儿的控制,最终女儿杀死了母亲。

  这对母女彼此不相爱吗?肯定是相爱的。但在爱的名义之下,剧作家向我们展现了闭塞而琐碎的生活、控制与反控制、极度的偏执、各自的一己私利,等等,正是这些,将两代“美人”逼上绝路——母亲被女儿杀死,女儿也并没有获得幸福,剧本最后,莫琳坐在母亲生前的摇椅上,说着跟母亲生前一样的刻薄话,我们很清楚,她将重复母亲的命运。

  每场演出结束之后,都有观众在剧场外面,等我们出来拉住我们讨论:这老太太为什么非要折磨女儿?女儿为什么非得把老太太杀死?这种复杂的、直抵人心的情感,正是“直面戏剧”的灵魂所在。作家对剧中角色是“残忍”的,对观众也同样毫不留情,他让观众看得心怦怦跳,让观众忍不住扪心自问:剧中这些古怪的、邪恶的、龌龊的念头,我是不是也有过?我是不是也使劲掩着盖着?我是不是也随着剧情释放了一些愤怒?也许,这种“直面”,反而是最大的悲悯。

  在跟剧组演员和观众的交流中,我也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不同年龄、身份、阅历的观众,在看完该剧之后,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比如说我自己,如果往前推个20年,我未必能接受这么棘手的故事。剧中扮演追求者兄弟当中弟弟的查查,是著名导演査明哲的儿子,排演了一大半的时候他来找我聊天,说冯老师,您觉得这部戏好吗?我怎么没觉出好来?我跟他说,你一定要记住今天,你说你没觉得这部戏有什么好;等过20年我们再聊,我相信你会彻底改变想法的。结果呢,根本没等20年,演到第三场的时候,查查来找我,说冯老师,我觉得这部戏实在太牛了!这种改变,非常微妙,令人惊艳。

  当下的中国话剧市场,娱乐的、搞笑的、言情的、大团圆结局的作品很多,像《丽南山的美人》这样充满力量的作品却如难得一见。“直面戏剧”发生在20年前的英国,如果通过该剧,唤起我们的观众、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一些“直面”的自觉和勇气,那将是我们最大的荣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