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杨立新:习近平的用典艺术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5日14:54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杨立新

  去年,我应人民日报出版社之约,为《习近平用典》一书作典故释义。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在重要讲话、文章中引用的典故查找原典、加注释义,我深深 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精用宏、驱遣自如,在古典和现代之间自由穿行、游刃有余,所引典故体系完备、脉络分明,充分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揭示并彰显了包孕其中的时代精神。

  习近平善于用典,精于用典,堪称用典大家。其用典范围之广、数量之大、频率之高,在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中非常突出。习近平古典文学素养深厚,经 史百家,藏诸脑海,信手拈来,挥洒自如。他通过广泛采撷中国传统经典名句,巧加点化,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表现力和历史感;同时,这些典故与其大众化的语 言配合使用,使得典故运用自然,与文意相得益彰,形成了独特而富有魅力的语言风格。习近平的用典艺术,大致有以下六个方面的特点:

  信手拈来  妙用天成

  习近平用典随处可见珠玑,多有佳妙之处。其用典信手拈来,却又恰到好处,自然挥洒,妙用天成。

  如2014年3月27日《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法国有一句谚语:“一点又一点,小鸟筑成巢。”中国也有一句古语:“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借此机会,我要向这些为中法友好事业默默奉献的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习近平首先引用一句法国谚语,拉近了与法国人民的距离。然后用中国老子《道德经》中的话与法国谚语巧妙嫁接,嫁接点为:“辛勤耕耘结硕果”。最后轻轻一句绾结:“中法友谊是两国人民辛勤耕耘的结果。”不足90字,将中法友谊讲述得妙趣横生,摇曳生姿。

  再如2013年10月7日《深化改革开放 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亚太是我们共同发展的空间,我们都是亚太这片大海中前行的风帆。亚太未来发展攸关亚太经合组织每个成员的利益。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出自唐末僧人尚颜的《送朴山人归新罗》的首联,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弘的海景画卷。但中国古代的渡海诗很多,习近平为何选择这首?

  朴山人是朝鲜旅华隐士,因此这是一首写给国际友人的赠别诗。唐朝去朝鲜的海路一般从登州(今蓬莱)出发,横渡黄海。而黄海是太平洋西部的一个边缘海,因此用这句诗来描述亚太经济合作是绝佳之选。

  老典新用  点石成金

  习近平会通古事今情,他善于从历史典故中抽取有用的史实或理念,运用到现实中,对典故进行飞跃性的点化,从而赋予老典以新的思想或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如2013年6月28日《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春秋时期宋国大夫正考父是几朝元老,但他对自己要求很严,他在家庙的鼎上铸下铭训:“一命而偻,再命而伛,三命而俯。循墙而走,亦莫余敢侮。饘 于是,粥于是,以糊余口。”意思是说,每逢有任命提拔时都越来越谨慎,一次提拔要低着头,再次提拔要曲背,三次提拔要弯腰,连走路都靠墙走。生活中只要有 这只鼎煮粥糊口就可以了。我看了这个故事之后,很有感触。我们的干部都是党的干部,权力都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更应该在工作中敢作敢为、锐意进取,在做人上 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上面这条典故出自《左传·昭公七年》,文字佶屈聱牙,属于僻典。习近平在引用时进行了生动通俗的阐释,读之轻松自然。他以此告诫党员领导干部要 像正考父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把位置放低一点,少些自满,多些干劲,堪称触处生春,别开生面。习近平用典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具有大众化的特点,这既体现了 他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也体现了他始终坚持的群众观点。

  如盐溶水  浑化无迹

  清代文学家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用典如水中着盐,但知盐味,不见盐质。”习近平虽然勤于用典,但无一有意为之,丝毫不露用典痕迹,做到“用事不使人觉”,达到了浑然天成的艺术效果。

  2014年3月18日,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说:

  我一直讲“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思想的口子一旦打开,那就可能一泻千里。干部不论大小,都要努力做到慎独慎初慎微,“不以恶小而为之”。兰考 历史上出了一个有名的清官张伯行。他历任福建巡抚、江苏巡抚、礼部尚书,为谢绝各方馈赠,专门写了一篇《却赠檄文》,其中说道:“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 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谁云交际之常,廉耻实伤;倘非不义之财,此物何来?”我看,这也可以作为一面镜子。

  这段话中,习近平一连引用了7处典故。除3处为明引外,其余均为暗引。

  如文中的“慎独”“慎初”“慎微”均为用典。最后一句中用了“以人为镜”的典故,从而为党员领导干部树立了一今一古两面“镜子”——焦裕禄和张伯行。

  把典故藏在文章里,平平道出,略不作意,这是习近平的用典特色。尤为值得称道的是,习近平在这段讲话中使用了大量典故,却仍能保持语言的生动活泼,明白如话,确实达到了用典如盐溶水的境界。

  化用原典  夺胎换骨

  习近平用典而不为典所用,他不是简单地套用前人的成典,对于一些不合时宜的典故进行化用改造,或改其字,或袭其意,或用其语,做到夺胎换骨,后来居上,显示了高超的运化翻新能力。其化用典故方法有三:

  1.改字借用:即改用个别字句,既保存原典的精神,又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

  如2013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是 对《荀子·大略》中“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的化用。习近平从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战略高度出发,将原典中不负平生所学的“如学”,化用为 坚持读书学习的“为学”,一字妙改见匠心。

  2.句意化用:即融会前人的句意,用自己的言语重新组织起来,既有所本,又出新意。

  如1989年1月《干部的基本功》一文:

  现在我们非常强调社会稳定。最重要的保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群众。“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古人议政的这句话,今天依然值得借鉴。

  这段话中的用典,是对明朝张居正《请蠲积逋以安民生疏》中“致理之要,惟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察其疾苦”的化用。原典中的“致理”意为使国家安定清平,但颇令现代人费解,影响传播效果,改成“治政”就清楚明白多了。

  3.组合化用:即将内容相关而出处不同的句子组织起来,形成合力优势。

  如1990年3月《从政杂谈》一文中引用的“临大事而不乱,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化用自苏轼的两篇文章。“临大事而不乱”,出自苏轼23岁应制科考试的试卷《策略第四》;“临利害之际不失故常”,出自苏轼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的《陈侗知陕州制》。

  这两条典故源自苏轼不同时期的两篇文章,各有其特殊语境和深刻内涵,习近平通过寻找它们之间的共通点和交汇点,将它们巧妙地组合起来,形成了全新完整的语句,弥见创新之力。

  密集用典  气势贯通

  习近平不仅用典广泛,而且善于密集用典,在一段话中有时数典并用或连用,通过典故的巧妙组合,形成浑融有机的整体,从而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

  如2004年1月5日《心无百姓莫为“官”》一文:

  古往今来,许多有作为的“官”都以关心百姓疾苦为己任。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郑板桥的“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 总关情”;从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到于谦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都充分说明心无百姓莫为“官”。

  在上面110字的短段中,习近平一气举出了范仲淹、郑板桥、杜甫、于谦4人的语典,浑然一体,气势贯通。通过多典连用的烘托和渲染,充分论证了自己的观点——心无百姓莫为“官”。其用典之密,可谓典如潮涌,让人目不暇接。

  以典喻理  以典证今

  习近平善于从浩瀚的古代典籍中,寻找根据,发现论据,来证明文章所要论证的道理。借典故发表议论,融典议为一体。

  如2014年4月1日《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

  世界是多向度发展的,世界历史更不是单线式前进的。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的话不仅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带来灾难性后 果。2000多年前中国人就认识到了这个道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习近平用“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中国著名的典故,生动阐释了中国不能全盘照搬别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否则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的道理。强调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和独特的国情,注定了中国必然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体现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通过以典喻 理,援古喻今,一则小小的典故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也让人们熟知的典故变得别有意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