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树有多高,树荫就有多广阔——记青岛交响乐团与美国华盛顿合唱团二度合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6月04日09:12 来源:人民日报 任姗姗

  

  小提琴家吕思清在此次巡演中演奏《梁祝》。
刘希明摄

  “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当辉煌无比的《布兰诗歌》在青岛大剧院响起时,我仿佛听到了叔本华这一预言的回响。

  5月27日,10岁的青岛交响乐团与50岁的美国华盛顿合唱团二度合作,优美的管弦乐《火把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以及史诗般的清唱套曲《布兰诗 歌》是他们献给彼此的生日礼物。近两周的时间里,二者携手世界一流的小提琴演奏家吕思清、刘扬从青岛启程,就像一朵蒲公英,将象征友谊的乐声撒播至北京、 上海、广州和香港。

  作为第十五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美国主宾国系列演出之一,这场中美音乐人的合作被赋予了非同寻常的意义。美国国务 卿约翰·克里为此写来贺信:“音乐始终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可以超越语言的障碍,将不同的人民联接到一起。自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以来,文化交 流在两国人文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国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寄语:“(相约北京)将进一步扩大和加深中美两国乃至世界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一支是年轻却满怀雄心的中国交响乐团,一支是发行过19张唱片、美国国家交响乐团的长期客座合唱团,二者如何跨越太平洋联系在一起?故事要从6年前讲 起。2009年春节,青岛交响乐团与华盛顿合唱团在肯尼迪艺术中心实现首度合作。这场激动人心的音乐会令双方团员至今记忆犹新:舞台的两侧分别竖起一面美 国国旗和一面中国国旗;在旅美华人指挥家胡咏言的执棒下,中国演奏家对美国歌剧《波基与贝丝》丝丝入扣的演绎与美国歌唱家的优美声线相得益彰;容纳 2000多名观众的音乐厅座无虚席,他们中有黑人、白人、黄种人,他们起立,再次起立;掌声,接连不断的掌声;甚至还有欢呼,直到整个剧场都沸腾起来……

  这一场面在不久前重现于青岛大剧院。当《布兰诗歌》的最后一个音符收拢在张国勇的指挥棒下,整个音乐厅的温度也升至沸点。观众们起立,将欢呼声送给台上 的200位音乐家,掌声簇拥着坐在观众席的华盛顿合唱团艺术总监斯科特·塔克走上舞台,与张国勇举起了紧握的双手。这让华盛顿合唱团执行董事黛博拉·克拉 夫特很是感慨:“在美国,两个大指挥之间很容易产生冲突和分歧,但我们的两位指挥家竟然神奇地取得了一致。这就像中美两国虽然在政治、文化、语言等方面存 在诸多差异,但我相信100位美国公民与100位中国公民以艺术的方式达成的共鸣,对我们双方来说都很重要。”

  交流与共鸣的背后还有更 多耐人寻味的含义。华盛顿合唱团的百余位美国公民皆是志愿者,分别是教师、医生、律师、科研人员、商务人士、政府工作人员等,20岁到70岁的年龄层跨越 了三代人,100名团员代表100个普通家庭。而青岛交响乐团的演奏家们充满青春活力与进取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中国快速走向世界舞台的一个缩影。黛 博拉·克拉夫特告诉我,选择中方作为合作伙伴基于三个方面:世界知名的大城市、大剧院以及优秀的交响乐团,而中国在“最近三十年发展如此迅速的原因”是她 此行最想获知的答案。她相信,答案不只在剧场、在音乐会,更在每个普通中国人的身上。

  而中国音乐家在期待以音乐为媒介与美方深入交流之 外,更希望发挥古典音乐对于整个社会的引领作用。在小提琴家吕思清看来,“古典音乐是社会进步的必需品,是自然、宇宙与生命内在的和谐”,古典音乐的发展 有利于推动当下中国人的心灵建设。青岛交响乐团艺术总监张国勇则更进一步认为,包括古典音乐、歌剧、芭蕾在内的“通码艺术”是中国与世界沟通的语言,“今 天,中国对世界的了解要远远多于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而音乐是无国界的语言,通过如《梁祝》一样的交响乐来讲述中国故事,是我们与世界对话的平台。”

  “树有多高,树荫就有多广阔”。在掌声中走下指挥台的张国勇信心满满地对我说。在不同的国家之间,也许永远横亘着地理与文化的差异,也许不可避免地会出 现摩擦和矛盾,而艺术柔性的力量将有助于彼此增进了解、求同存异。假如将不同的两个国家比作两棵参天大树,文化相融、民心相通或许就是这大树伸展出的广阔 树荫,为我们遮风挡雨,披星戴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