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三米展线的较量

——观“中央美院研究生毕业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5日12: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天颖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研究生毕业展“研展2015”现场 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研究生毕业展“研展2015”现场

    步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厅,两个5米多高,1.5米左右直径的“大筐”吸引了我的视线。细看之下,它其实是用荆条编就的。真是威武!做什么用?装粮食?放玉米棒子?其实,这是雕塑系学生杨亮设计的一座“纪念碑”。在它的附近,实验艺术学院陈亮的《快活》也非常吸引眼球。整个作品包括剧场表演、装置、影像、文献、现场互动等多种混合媒介。“快活”是存在于西北民间的一种社火游演活动,又称“血社火”,以血腥弑杀场面为特色,作者通过两年的田野考察,展开了对这一宗教祭祀活动的实验性艺术延展。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第二届研究生毕业展,“研展2015”近日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拉开帷幕,展出320位硕士、博士研究生的约400余件作品,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壁画、实验艺术、设计、建筑、影视等专业,呈现出多元、丰富的艺术面貌。此次展览占据了中央美院美术馆的全部展厅,每位学生3米展线,3米之内,既是学生三年学习、创作的浓缩,亦是学校教学成果的检验。

    油画、国画显然不易突破,搜寻整个展场,仅有少量作品让人注目。但版画系却呈现出活泼泼的跨媒介趋势,如陈泰伊的《装》即是用书籍的烧灰制成罗盘,并将雷达扫描屏取代原有的磁针放置在罗盘中央,一方面暗示罗盘自身的病态体制,另一方面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探索和挣扎。

    与中规中矩的架上绘画相比,实验艺术、设计等专业在展览中大放异彩,跨媒介、多材料的应用非常明显。实验艺术系张丽丹的《祖国的花朵》是一个感应机械装置:一张以北海公园为背景的黑白老照片,8个少年儿童的单人照被裁剪出来放置在背景照片前,当观众靠近时,这些老照片会随着音乐动起来,似乎要重现当年的瞬间情景——显然,这是作者在今天赋予它的生动,是随着这样的生动回到过去,还是带着这样的生动去向明天?一切交由观者。

    整场展览多元的艺术形态令人印象深刻,作品的观念亦呈现出研究生阶段思考的独立性,具有更加个人化和实验性的倾向。当然,也有不足。如部分学生的作品与导师风格极为相似、艺术表达较为单薄等。与上届毕业展相比,本届虽然没有特别突出的“黑马”,但作品的整体质量较去年有所提高,特别是在专业性、传承性、深度挖掘和思考等方面有较大进展。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