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资讯 >> 正文

儿童文学是“药片”、“可乐”或“水果”?——儿童文学评论家刘绪源专访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5日10:33 来源:羊城晚报

  90后作者处于上升期

  羊城晚报:您是否留意到创作儿童文学的90后作者群?

  刘绪源:对,我很注意他们。“周庄杯”小说大赛中获奖的王君心是厦门大学大二的学生,庞鸿则出过两本书了。除了“周庄杯”,最近颁发的儿童小说“青铜葵花奖”,6位获奖者中也有两位90后作者。在儿童文学领域,90后作者是处于上升期的,一批新作者正在积极地创作。

  从获奖作品看,这批作者的文字非常好,阅读量大,调动语言的能力强,非常有表现力。同时有个比较明显的特点是,不少作者在自觉或不自觉地学习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比如获青铜葵花奖的星子的《艾烟》、杨翠的《镜子里的猫》,都有个人体验,有生活气息,匿名评选时不知道作者特别年轻,但看得出在结构上《艾烟》有模仿沈从文《边城》的痕迹;《镜子里的猫》是幻想小说,结构则很像《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在驾驭长篇的结构上,年轻作者还是有点困难。

  这批90后作者的可塑性很强,作品构思精彩,文学性强,但大部分人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创作路子,仍在摸索寻找。虽然有丰富的想象力,但生活积累不够,对生活独到的感受比较少,在更深刻地发掘上还显得吃力,文学创作经验也不够丰富。虽然这批年轻作者还不成熟,但几年之后,他们肯定能成为儿童文学创作的主力。

  羊城晚报:和老一辈儿童文学作者相比,这些年轻作者的作品是否有一些新特点?

  刘绪源:如果说这些作品已经突破原有儿童文学创作的框架,呈现出新的姿态,现在下这样的结论还为时过早。但可以肯定的是,年轻作者对现在的少年的心理更了解,这是上一代作家不一定能把握住的。写小学高年级和中学生阶段的生活的作品,这批90后作者有明显的优势。相对而言,70后的作家们对低幼阶段的孩子更熟悉,这跟这些作家自己已是家长有一定关系。 

  卖得好并不一定是作品好

  羊城晚报:现在儿童文学的整体创作情况如何?

  刘绪源:整体情况还是挺好的,不断涌现出新的有潜力的好作者和好作品,就是创作蓬勃发展的标识。2006到2007年左右是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最差劲的阶段,童书卖得很好,但新作者、好作品却非常少,出版社的注意力全在钱上,什么卖得好就出版什么。但很快,作者和出版社都意识到了问题,还是转向了对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的追寻。

  出版儿童文学作品的门槛非常低,市场很大,即便是不成熟的作品,卖几万本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所以作品质量良莠不齐。但我仍然比较乐观,现在一批有创作特色和潜力的作者正在不断涌现。表现最突出的还不是年轻的90后,他们的创作还有待发展。在70后当中,出现了非常成熟且优秀的儿童文学作者。比如浙江的童话作家汤汤,作品又多又好,童趣、想象力喷薄而来;另一位浙江作家小河丁丁,是上一届“周庄杯”特等奖得主,我甚至认为他的短篇小说不亚于汪曾祺的作品,非常耐读。还有位江苏的作家顾抒,她用鬼故事的框架写出人生的深意,又好看,又好玩,又有深度。类似这样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走向成熟,意味着中国儿童文学正充满希望。

  羊城晚报:您如何评价儿童文学市场中的那些系列畅销作品?

  刘绪源:卖得好并不一定是作品好。当然有些好作品是卖得很好的,比如《哈利?波特》。但我们还是要警惕那些卖得特别好的作品,要认真地读一读,不能因为卖得好就断定它一定好。儿童文学有好几种类型,打个比方,有部分儿童文学类似“药片”,看到孩子不爱劳动就给他看爱劳动的故事,有孩子不爱护公物就给他读爱护公物的故事,也就是孩子身上有什么毛病,就给他提供相应的“药片”,让他尽快克服毛病。另一部分是类似“可乐”的儿童文学,小孩特别喜欢喝,一喝就上瘾,卖得很好,但营养并不高,可它也不是毒药,吃了对身体没什么好处,甚至有点儿坏处,而小孩就是喜欢。第三种是类似“水果”的儿童文学,药片和可乐都是配方制品,而水果是天然的,是有生命的,水果可能卖不过可乐,但它的营养成分更高。如果孩子爱上“水果”,对他的成长会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这才是文学艺术的作用。艺术不是用来立竿见影克服缺点,也不是用来消磨儿童时间同时让可乐商赚钱的。

  用阅读度过“分裂时期”

  羊城晚报:普通家长应当如何鉴别儿童文学作品的好与坏?

  刘绪源:如果家长自己不读书,那确实没办法,就算给他标准也会被用歪。学龄前的孩子应该读“有意味的没有意思”的作品,那时候他们需要尽情地游戏,尽情地发挥想象力。到小学中高年级,就应该读一些比较深的东西了,我甚至认为,世界名著、成人文学都可以读起来了。如果小学中高年级还在读那些浅薄搞笑、千篇一律的所谓校园小说(其实是商业童书),那我认为是浪费时间,过了这个年龄阶段,尤其是到高中之后,学业负担重,孩子就没太多时间能用在课余阅读上了。

  羊城晚报:儿童文学作品应当回避“假丑恶”吗?

  刘绪源:儿童对真假是有分辨能力的,文学毕竟是真诚的艺术,如果作品本身不真诚,最讨厌虚伪的孩子也是能发现的。哪怕是低幼文学,都应当真诚。但有些方面确实不同于成人文学,包括性、暴力、死亡,这在儿童文学中应当回避,或巧妙地展现。另外,不要混淆一个界限——学龄前和学龄后。学龄前的孩子处于“万物有灵、世界为我”的阶段,逻辑思维和理性还没成熟,还处于想象审美的阶段,所以习惯于用很单纯的眼光看世界。过了这个阶段,到7岁左右,孩子产生理性,可以开始思考问题了,那就应该看些有深度的,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生活复杂性的作品了。有观点认为,“儿童的美以善为标准,成人的美以真为标准”,我认为不对。不真的善就是伪善,儿童最痛恨伪善,儿童文学必须拒绝伪善。

  别林斯基说过,当一个人渐渐长大,他的人生会面临一个突变的时期,这叫“分裂时期”。在这之前,大家把他当作孩子,他也把自己当作孩子,到了青春期,他不愿再被当作孩子了,他的眼光越来越锐利,他能看出成人社会的种种虚假、不公、黑暗,他也从父母、师长的言行中看出了哄骗自己或不够真诚的成分,这种惊讶、怀疑和愤怒积累多了,压抑久了,一旦遇上内心不平的契机,他就会爆发,会反抗,甚至会一发而不可收。如何度过“分裂时期”?最好的方式还是阅读。所以儿童需要逐步深入地看一些沉重、复杂的书,以这样的方式适应一个真实的世界。否则会永远长不大,或永远不适应。因为世界上的许多事,将始终是复杂而残忍的。

  何 晶、何淑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