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中法合拍民族题材电影渐入佳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2日11:20 来源:中国民族报 牛颂
在巴黎中国电影节播放的《俄玛之子》很受法国观众欢迎。 资料图片在巴黎中国电影节播放的《俄玛之子》很受法国观众欢迎。 资料图片

  ●中法同为世界电影大国,两国在发展民族电影产业、促进世界电影多样化方面有着更为广泛的共识,由于成功电影项目的激励,两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电影的热情会越来越高。

  上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北京民族电影展推出了中法合拍片《夜莺》,在中法两国都获得好评。今年,我们又推出了《夜莺》团队的新项目:中法合拍瑶族题材电影《十万大山》。此外,藏族题材电影《古格王朝》中,法国编剧的工作已经开始;讲述海上丝绸之路故事的电影《伊本遇见中国》,也进入中、法、摩洛哥的合作价段。

  而中法合拍的电影《狼图腾》,更是在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的评选中获得最佳视效奖、最佳导演奖。可以说,中法合拍民族题材电影已渐入佳境。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而法国则是世界第二大电影出口国,这两个大国在电影方面的“联姻”可谓“门当户对”。

  中美合作的电影《成吉思汗的宝藏》,及今年北京国际电影节签约电影《楼兰》等的合作实践告诉我们,美国电影人很看好中国民族题材的故事。但中美合拍电影的瓶颈在于剧本的交流仍很纠结,容易出现矛盾甚至搁置合作,中美合拍片所缺乏的是双方市场都欢迎的题材项目。中美合拍电影早期,是美国人来中国找个外景地,再找些“廉价劳动力”。现在,我们不仅有良好的合拍资源,与美国电影人的合作也向高层次、全方位发展了。所以,中美合拍电影佳作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产生,而且很可能出现在民族题材电影中。

  相比而言,中法合拍电影的成功率较高。法国的文化包容性很强,可以完全接受中国故事,也可以接受全部选用中国演员。而且,中法合拍电影大多以文艺片为主,这对当前的中国电影市场是一个很好的补充。当然,中法合拍的也有商业电影,如已立项的魔幻动作片《勇士之门》就很令人期待。

  从官方来看,中法两国都致力于电影的全面深化合作与交流。从实操层面来看,办好在法国的中国电影节和在中国的法国电影节,通过互派代表团参加电影节的方式,为两国电影人的交流创造了机会。同时,双方也相互支持在各自国家举办的国际电影节上,展映更多对方国家的影片。如近年来,中国电影节已在法国巴黎、戛纳等7个城市成功举办,十多部中国电影与法国观众见面。而法国电影展也先后在北京、上海等9个城市举办,十余部法国优秀影片与中国观众见面。

  中法两国在电影领域的合作交流已进入机制化、制度化轨道,并且达到了高水平、高层次、高效率。因为中法同为世界电影大国,两国在发展民族电影产业、促进世界电影多样化方面有着更为广泛的共识,由于成功电影项目的激励,两国电影工作者合作拍摄电影的热情会越来越高。而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还会更多地引进适合本国观众和市场的对方国家影片。

  北京民族电影展这几年向巴黎中国电影节输送了十多部中国少数民族电影,其中《俄玛之子》、《天之恩赐》等都特别受法国观众的欢迎,今年参展的将是《额尔古纳河右岸》。相比之下,法国对电影输出更富有进取心。法国方面已经提出,希望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将目前分给法国的每年8部电影配额增加到10至12部,让更多的法国电影与中国观众见面。

  法国电影尽管一直受到政府机制的保护和资助,却没在政策扶持下停滞僵化,其电影艺术的风格一直在世界影坛上独树一帜,影响远播中国。我国的所谓“第六代导演”都曾是法国“新浪潮”电影的粉丝。 

  从北京国际电影节等活动的实践看,中国的电影观众已出现分化趋势,越来越多的观众希望看到人文气息浓厚的艺术电影。推动中法电影合作,将顺应这种趋势。比如,与一些大的电影院线形成战略合作,拿出一两个放映厅,或设置独立影院,组成民族艺术电影院线联盟,这不仅能为中国电影观众呈现法国等欧洲国家更多类型的影片,也能够为中国的艺术电影提供更大的生存发展空间。

  虽然,对于大多数中国电影观众来说,目前对艺术电影的含义还比较模糊,艺术院线联盟也还是个新事物,但法国电影在艺术院线方面的成熟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中法电影合作可谓有缘份,有前景,且正逢其时。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