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舞台人物 >> 正文

梅花香自苦寒来——访“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21日09:43 来源:河北日报 刘成群 吕冰心
“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相春霞摄“二度梅”获得者许荷英。相春霞摄

  5月20日晚,在广东省广州大剧院,第27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颁奖典礼隆重举行。我省河北梆子演员许荷英凭借在河北梆子现代戏《日头日头照着我》中的精彩表演,摘得“二度梅”。她成为我省继裴艳玲、刘秀荣之后第三位获得这一殊荣的演员。这是我省演员自2002年刘秀荣获得“二度梅”13年之后,再次获得这一奖项。

  许荷英,河北沧县人,国家一级演员,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第15届、27届“梅花奖”获得者,主攻闺门旦、青衣行当,主演剧目有《杜十娘》《窦娥冤》《李慧娘》《蝴蝶杯》《秦香莲》《子弟兵的母亲》等。

  在河北梆子演员中,许荷英是继北京市河北梆子剧团老艺术家刘玉玲之后,第二位“二度梅”获得者。她凭借着对河北梆子艺术的执着与酷爱,在艺术上不断创新、不断成熟,渐渐成长为河北梆子剧种的领军人物。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许荷英有着怎样的戏曲人生?有着怎样的艺术感悟?作为河北梆子这一剧种的领军人物,她对传承和发展这一剧种有怎样的期待和努力?在她获奖后的第一时间,笔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丰富的舞台经验助她成长

  许荷英是沧县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酷爱京剧艺术,父亲唱青衣,母亲唱老旦。从呱呱坠地那天起,她就开始接触戏曲艺术。当时,父亲带着一批男旦学生。父亲教学生唱腔、身段,许荷英就在旁边看,在这种环境影响下,她开始喜欢上了戏曲艺术。

  12岁那年,许荷英考入沧州文工团海河文艺宣传队当学员。从此,她开始和河北梆子结缘。后来,她又调入黄骅河北梆子剧团,主演《秦香莲》《李慧娘》《王宝钏》《卖妙郎》等传统剧目,红遍沧州,成为深受观众喜爱的小名角。

  1984年,许荷英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省艺术学校,专攻戏曲艺术,并得到重点培养。在校期间,她领衔主演了现代戏《玛丽娜》,在首届省戏剧节上获得二等奖,其中的精彩唱段还在央视举办的优秀唱段征集活动中获得优秀演唱奖。

  1987年,许荷英被分配到省河北梆子剧院,开始和裴艳玲搭戏。1995年,裴艳玲凭借在《武松》中“功透骸外”的精彩表演获得“二度梅”。许荷英在该剧中饰演都监夫人,虽然戏份不多,但因为表演出色,赢得了评委的一致好评。评委会为她特意设置了一个“最佳配角奖”,这在“梅花奖”的历史上,是仅有的一次破例。

  1998年,许荷英获得了“梅花奖”,开始在全国戏剧界崭露头角,引起关注。之后,她在追求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先后领衔主演了《大都名伶》《秀色》《日头日头照着我》《子弟兵的母亲》等新排剧目,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舞台人物,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许荷英获得“二度梅”后,省剧协副主席兼秘书长贾吉庆说,许荷英有着多年在农村演出的经历,与百姓同吃同住,使她对农村生活有着深刻的了解,所以她才能在《日头日头照着我》一剧中成功塑造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的形象,有血有肉有性格,生动而自然。“可以说,正是多年的基层演出经验,成就了她艺术的新高峰。”

  要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就要对自己“狠”一点

  “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行家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许荷英说,作为一名戏曲演员,必须要对自己“狠”一点,要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虽然已经获得了很多荣誉,但她仍然每天坚持练功。就连在北京参加全国两会期间,她也坚持每晚练功。

  许荷英最爱吃面食,但为了不发福,几十年来从来就没敢敞开肚子痛痛快快地吃过一次凉面、炸酱面。她说:“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要‘狠’一点,执着一点,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热爱的事业作为自己的主场,其他的都可以舍弃。”

  “作为一个演员,要注意学习,要多思考,要‘带着悟性去生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以更丰满的生活感悟塑造自己的舞台形象。”许荷英说,自己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学习。

  为了提高艺术修养,2004年,许荷英进入中国戏曲学院研究生班戏曲学专业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她的艺术素养和表演技能得到了质的提高,形成了“创新表演语汇,塑造新的艺术形象”的创作理念。在演出实践中,她坚持传统模式和新的表演语汇相结合,大胆借鉴舞蹈的一些表演程式,使舞台呈现更为丰富。

  以继承发扬河北梆子艺术为责任

  2014年,许荷英被任命为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今年农历大年初三,许荷英就跟着剧团下乡演出去了,一演就是20多场。“一个演员,舞台就是生命。我能有今天的成绩,除了我自身的努力和勤奋之外,离不开剧院的同仁和上级部门的支持,更离不开观众对我的肯定和鼓励。所以我虽然有大量的行政事务要处理,但我会继续在舞台上为观众演出,回报大家对我的厚爱。”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省河北梆子剧院院长,许荷英思索更多的是怎么加强剧院建设,怎么培养青年人才,如何让河北梆子艺术后继有人。

  “我特别希望剧院能够多出人才、多出好戏。”许荷英说,对年轻演员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多参加演出。因为从自身的成长经验来看,她知道舞台经验对于一个演员多么重要。“我担任院长这半年多来,已经大大小小排了15出戏。”

  许荷英说,剧院将努力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来回报观众,回报社会。“戏曲应该与时俱进,要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发展创新。我们要多排有思想性又兼具观赏性的剧目,多排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我们将抓好现代题材的剧目,并在表演程式、导演程式和舞台程式上加以创新,吸引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走进剧场,关注河北梆子。”

  “至于我个人,我会继续努力攀登河北梆子艺术的高峰,大力弘扬传承河北梆子艺术,将高亢的河北梆子腔唱得更响亮。”许荷英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