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电影《战狼》口碑、票房获得了双赢。导演吴京不跟风,拍了一部真正展现当代中国精神的中国电影。一部现象级的成功影片势必给中国电影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一些经验和启示,值得总结。
由这部《战狼》 ,笔者想到了康洪雷的《士兵突击》 ,题材不时尚,演员不大腕,甚至连个漂亮的女演员都没有,商业无炒作。当年拍《士兵突击》时,曾经有人劝说不要拍这样的东西,和平年代的士兵没有写头,没事件,没故事,没冲突,没爱情。拍什么?谁看?康洪雷却说:我一定要拍个和平年代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来自于基层,在他们身上,我们真正看到了民族精神在今天的延续和作用。
成功的影视剧应来自真诚的创作态度。这种成功并非偶然,是艺术家对艺术创作规律的高度尊重,是始终坚定自己内心的艺术信念。正像康洪雷在《士兵突击》中凸显的“不抛弃、不放弃”一样,吴京拍《战狼》同样不被同行看好,却执著坚持了7年。不时尚、无明星、无炒作、无最佳档期的《战狼》值得艺术家思考的是,有时明明是自己的价值观和审美观出了问题,却硬要说观众喜欢这个不喜欢那个。从当年的《士兵突击》到今天的《战狼》 ,证明了我们的观众没有问题。
逼真的战争场面、个人英雄主义等等, 《战狼》吸纳了好莱坞电影的类型叙事,是一部非常纯粹的战争动作类型片。从交代主人公冷锋违纪的战斗,到红蓝方的演习战场,到中国军人与国际雇佣军的实战, 《战狼》没有过多的旁枝末节,以三个段落紧紧围绕战场、战斗开展电影叙事,军人符号鲜明夺目,气氛营造热血阳刚,情节设置注重戏剧性,虽然也有爱情戏、父子戏,但没有添乱的感觉。故事非常紧凑,人物性格突出,情节衔接比较顺畅,看不出有什么死角。在表现现代化战争时,高科技与人的智慧的高度融合令观众耳目一新;在动作戏的设计上,打得很真实,不是花拳绣腿,赤膊上阵,短兵相接,动作干净利落,极具观赏性。
《战狼》虽然突出了个人表现,却又不是纯粹的好莱坞个人化模式,“我为中国而战”的爱国主题贯穿了全片。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每个战士臂膀上鲜红的五星臂章,成为影片醒目的爱国符号。冷锋在和雇佣军的博弈中,从对方手中抽出臂章,坚定地贴回自己的臂膀,不靠说教,只这一个动作,就令观众血脉贲张。还有“战狼”与真狼搏击的一场戏也不多余,除了增强观赏性外,战士们背靠背地协同作战,显示了战狼这支队伍像狼一样的团队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在片尾,正是这种团队精神的强大气势震慑住了跨国雇佣军,不开一枪,雇佣军就败下阵来。
在中国电影票房已位居世界第二的繁荣景观下,军事题材电影却鲜见银幕,中国军人的形象一度被遗忘了。近日电视剧《甄嬛传》在美国播出, 《武媚娘传奇》在东南亚等国播出,只能证明挣到钱了,作品不但不能展现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和精神面貌,相反还有可能传达出中国人就会勾心斗角,靠心计和狡诈实现人生目标的意念,使中国人的形象在外国人看来,有点阴暗、不明媚。体现当代中国精神的《战狼》 4月6日已在澳大利亚、越南等国上映,这让中国电影的国际化传播终于出现了拐点。我们的文艺作品走向国际要多输出有力量的当代中国精神。
在当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当代军人的英雄形象在银幕上不该缺席。 《战狼》的传播价值是,它是久违了的现代战争动作片,塑造的是当代中国军人形象。人物是通过载体来体现的,影片中现代化的军事作战武器与科学化的部队战斗系统,一起构成了中国的军力和军威,影片虽然没有过多去写部队的整体,但这种类似好莱坞式的个体英雄形象,折射的却是中国军人的整体形象。
文艺作品体现中国精神,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也不是教条主义的标签或图解,更应力避主题先行的做法。中国精神应该自觉、自然地渗透在文艺作品的方方面面中,应该是从作品中流露出来的文脉和精气神。 《战狼》中“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是一种自然的爱国情怀,不需要理由。爱国是一种本能,是散发在中国人骨子里的情感,爱国情感一定能够引起观众的共鸣。 《战狼》彰显的爱国主题,力避说教和灌输,通过塑造有血有肉的鲜活人物,展现出看得见、摸得着的“爱国精神” ,表现了普通战士的大情大爱。中国精神就应该体现在最广大的普通中国人民身上。只有中国最广大的普通百姓才能代表中国精神的本质,才是中国国家形象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