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诗歌 >> 作品评论 >> 正文

洋溢的诗情

——读芦卉诗报告《诗化的家园 诗意的人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6日16:07 来源:林楠

  芦卉是位文学意识极强的女子。她在文学社团历次活动场面的出色表现,留给大家很深的印象。她总能适时地将原本呆板的气氛调动起来,活跃起来。她的那种忘年的激情让人能够在瞬息间感觉到,并愉快地接过来。于是,全场人跟着她一起活跃并兴奋。

  芦卉性格里的另一面是隐性的,不易被人察觉,那就是她内心深处有一股春潮般涌动的诗情。近年来,芦卉每有精彩的诗章见诸报端。

  芦卉的诗词,大都有感而发。色彩纷繁,意象明晰。通俗而不平庸,古典而不僪奥。

  “有感而发”这个短语的语义,源自白居易的“文章合为时而着,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已是千古传承下来的为文为歌的精神要义,

  古典诗词向来被誉为中华文化的精膸。而在纯粹的异文化环境中,创办中华诗词学会,绝非平常之举。这是个“事”,而且是个大“事”。

  对于作者而言,“时”与“事”摆在面前了。诗情涌动于心的芦卉立即紧紧抓住了这个“时”与“亊”,豪情翻腾一发不可收拾,又恰逢新年将至,涌动的诗情喷礴而出,于是乎,一鼓作气“而着”、“而歌”起来。奋然挥就长诗200行。这就是那篇发表在2015年 月 日加拿大环球华报“枫林笔荟”倍受读者赞赏的“诗报告”___《诗化的家园  诗意的人生》。

  “诗报告”这种特殊的文体,考究起来,在中国千古文学史的记述中,并没有作为一种明确的艺术形式或文学概念被提出来。但有学者认为,杜甫的《北征》,就是最早的“诗报告”。“皇帝二载秋,闰八月初吉。杜子将北征,苍茫问家室。……” 有时间,有事件,有故事进展,有情绪渲染。这种以时间、事件、地点、情节、结果……等新闻体乃至报告文学要素构建起来的叙事诗写作手法,为白居易、李贺、元结、元稹……等诸多名家所采纳,遂形成一代诗风。

  上世纪70年代,军旅作家张永枚的一篇明确标出“诗报告”的叙事长诗《西沙之战》,至今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海外作家、诗人少有“诗报告”这种体裁的作品面世,迄今为止,还只芦卉一篇。

  《诗化的家园  诗意的人生》由引言;序;第一章 我们的心声;第二章 天风的呼唤;第三章  春天的使者;第四章  诗意的人生六部分组成。全篇旁征博引,有依有据,诗情澎湃,洋洋洒洒。诗性的目光邃远而深沉。

  引言和序,点出《诗化的家园  诗意的人生》写作的文学意图。作者开宗明义:“本作是对加拿大中华诗词学会宗旨的解读和演绎;是个人对文学副刊《菲沙流觞》创办一年来的回顾和感受;也是对我们这一海外诗词文化团队,在异国他乡弘扬中华国粹执着追求的心路历程的探寻。所以,我们应该写,写一首我们的诗;我们应该引吭高唱:唱一首属于我们自己,赞美我们自己的歌 —— 尽情地道出我们的心声,我们的共同心声!”

  作者把自己的心绪和由心绪生发出的意象,宛若亲手采摘的丰收果实,一筐筐摆放在迎宾台的桌面上____

  第一章  回眸2014 /我们寄托着梦想 /我们热切地期待 /我们付出了辛勤 /我们有可贵的坚持 /我们没有虚度/我们终于有了 /有了我们的一首诗 /我们终于成功了/ 我们成功地谱写了一首歌 /“诗言志, 歌咏言”/——我们的诗坛 /在枫叶之国全球宜居的 /美丽都会 Vancouver 诞生成长 /迎来了2015年的明媚春天…………/欢呼我们盛大的节日………

  我们心花怒放 /我们弦歌一堂 /品尝着美食与佳酿 /演奏着动人的乐章/这首歌由我们的心灵引领 /她已经有了精彩的开头 /而此时令我们欣喜若狂的/只是刚刚演奏完的一支序曲 /然后将是一个个的高潮, 那里面有我的诗/也会有你的歌/有时我们的步履不一定整饬/或许唱的也不一定同一个调门 /不过, 没关系/而那心灵的乐章/始终装在我们的心上 /揣在我们的怀里 /你常说我们总是心有灵犀/ 所以你把最好的诗写给我们/把最好的歌唱给我们听

  看得出,作者的热情,激越而澎湃。

  作为礼赞,作为献礼的礼物,当然是摆放得越多越好。可笔者似觉得,第一章有小小的美中不足,那就是,从诗性角度思量,应该精练再精练一些。精练后的艺术效果可能会更精彩。瑕不掩瑜,第一章仍不失为一首心灵的赞歌。心意诚可贵,热情价更高!

  第二章  天风的呼唤 作者籍升空的航班,把视野拉开、扩大。又籍开阔的视野,展开其无边的诗的想象。将画面迭印在时空之中。

  “菲沙河的微波““遥映着北京香山的红叶”, “杜牧《山行》的足迹”踏着“加拿大经典民歌《红河谷》”的节拍。“丰腴的加拿大国土/为我们营造了诗化的家园 /为我们铺设了诗意的梦想…………。 令人流连的英吉利海湾 /漫长的海岸线上 /是谁伴着梅蒂斯人见证爱情的 /悠远缠绵的琴声在唱 /恰似我们千古流传的《关雎》/, 倾诉纯情男女的深沉爱恋/可那不是“在河之洲” /而是在遥远的天边/——“走过来坐在我的身旁/不要离开得这样匆忙/要记住红河谷你的故乡/还有那热爱你的姑娘”/分明地应和唐人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的

  忧伤凄婉的深沉韵致, /分明的, 一支耳熟能详的 /台湾流行的山寨版情歌《高山青》

  ——“姑娘和那少年永不分 /碧水长围着青山转……” /这是多么美妙的人间诗话/这里, 同样是诗的国度 /在广袤的北美平原/洋溢的诗情在汩汩流淌”

  这些铺垫,都在为加拿大 “中华诗词学会”造势。“朋友,我还能等吗 /我已是心驰神往/我已将飞越大洋”诗的情绪节奏汹涌着、推进着,己进入高湖。其势,已不可逆转。

  第三章  春天的使者 写“诗词学会”创建后,想象中诗化了的文化交流景观。

  千年文明的瑰宝是我们的厚礼/献给美丽的艾丽斯·门罗 /在古檏典雅的小镇/与她和她的乡亲们共同分享/宁静温馨的小屋/围坐在点燃着杉木柴禾的壁炉前/让年迈的主人和她笔下的姐妹/动情地吟诵《孔雀东南飞》…………/主人公如泣如诉/姐妹们痛彻心扉

  主宾相向悄无声/江心月白夜沉沉....../接下去, 依旧是白乐天的诗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逥荡在纽约州长岛的原野上/我们纵情漫步,着意寻芳 /欣赏一望无垠的茁壮的草叶 /领略惠特曼热爱生活, 拥抱平凡/从而孕育出的神圣与庄严 /令我们心旷神怡, 自由遐想 /哦, 又是什么, 使得埃文。莱顿/歌之咏之, 手之舞之 /扼腕赞叹, 神采飞扬——/“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说什么此岸彼岸 /说什么东方西方 /同样是诗的热土 /同样的天宝物华 /我们的唐风, 你们的典藏 /……值得世人永远传扬

  在这一章里,诗人精心编织运用简捷的诗词语汇,构建了一个人类文明、文化交融的理想境界。这是个颇具文化生态意义的境界。作者在以一个全新的角度来渲染描述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交融和交流。这无疑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当下,对于东、西方文明的诠释,在认知层面上往往显得笼统而粗放。常常听到的一句话是“近代西方文化传承了古希腊罗马文明”。这一提法当然没错,但不严密。在文艺复兴时期及其之后的古希腊罗马文明不仅揉进了基督教文明,还增添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以及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莎士比亚、歌德……等一批杰出大师的光芒。也就是说,文艺复兴前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和文艺复兴后的古希腊罗马文明的文化涵义有很大差别。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古希腊罗马文明”已不是同一个文明。

  当然,弄明白“古希腊罗马文明”的史学概念那是专家的功课,我们倒是应当按照芦卉“诗报告”中的诗主张。去读老祖宗的《诗经》和荷马的《伊利亚特》和《敖德萨》,去读更多的东、西方文艺经典才是。

  如果把“诗报告”比作一部交响诗,那么,第四章 ,诗意的人生,就是乐章的结束部。这里有主题再现,更有主题升华后的无比辉煌和灿烂。

  让我们相聚在菲沙河畔/让我们徜徉在英伦海湾…………我们的生命之舟已驶向这里/珍贵的典籍载满了行囊/心灵深处藏着先秦的风雅 /屈子的悲歌, 曹魏的文赋 /李杜的絶唱, 苏辛的词章 /今天要把它们/深深植入在我们新的家园/播在这片土地上/滋养我们炎黄子孙的成长/让千古不朽的中华好声音/与色彩纷呈的多元文化/喜结连理,相融合,相唱和/汇成一篇篇气势恢宏/震撼全球的壮丽乐章…………这就是我们梦寐以求的/诗化的家园,诗意的人生

  芦卉的“诗报告”,是一次珍贵的艺术实践。是海外华文文学诗歌创作形式的一次新的突破。谨此表示诚挚的祝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