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在京发布
互联网深度介入全方位布局电影领域
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特约活动,由中国影协主办,中国文联电影艺术中心、北京歌华文化发展集团联合承办的“产业圆桌高峰论坛暨《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会”日前在中华世纪坛举行。在刚刚过去的4个多月里,中国年度电影票房站上了百亿大关,这意味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产值已经达到一天一亿。中国电影市场的快速扩容,既在意料之中,也更加充满了想象的空间。是什么使得中国电影观众的消费能力得到如此大的提升?除了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影院建设的快速增长,在过去的一年里,“互联网”的全面进入成为改变传统电影产业格局的重要力量。《2015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就重点关注了互联网对电影产业链的重要影响,而此次论坛上,来自业内的10余位行业领军人就聚焦“互联网+电影”,围绕互联网破局、IP透视、众筹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报告认为,2014年中国电影产业最大的改变来自于互联网企业的深度介入,像华策、小米、百度爱奇艺资本融合,腾讯与华谊兄弟联姻等,这些行业的集体行动似乎说明,互联网之于电影产业,不再仅仅是营销宣传平台、电商产品销售,而是由外而内,由下而上,在电影产业链的发行、制作、创作、资本以及服务的各个环节,正在全面吸收、改造和重建。同时,也在迅速改写着电影产品的样貌。报告认为,由于当下电影观众与互联网用户的重合度相当高,所以带有互联网基因的IP成为电影创意开发的新宠。高点击量的网络文学、热门的综艺节目、流行的网络游戏、高人气的网络小视频,甚至一些走红的网络段子,都有可能发展成为高票房的院线电影。而在新的产业格局下,讨论互联网与电影产业“谁为谁打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双方如何实现更好的融合,并能在融合中真正实现双赢或多赢。
与会者认为,不管互联网时代给予电影何种影响,转变电影产业的传统发展模式,增强国产片的市场竞争力,打造具有持久影响力的电影品牌,建立以品质优先、融合全球普适性与地方特色的电影生态系统,构造现代化、国际化的电影产业体系,应该成为未来几年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目标所在。 (徐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