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新作品 >> 杂文 >> 正文

潘向黎:春寒一分在桐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5日14:41 来源:新民晚报 潘向黎

  因为喜欢“木樨蒸”,上回杜撰出“芙蓉煎”,后来看到一个完全“同理”的词:“桐花冻”。况周颐《蕙风词话》云:“蜀语可入词者,四月寒名‘桐花冻’。”四川人把清明时节的乍暖还寒、凄风冷雨的天气叫作“桐花冻”,当真好听。

  眼下正是桐花盛开时节。每回看到桐花,都会暗暗感叹:这种凄艳突兀,简直是唐诗中的李贺。这种亮烈不群,却命如纸薄,又是《红楼梦》里的柳湘莲。

  这里说的桐花,是泡桐花,不是梧桐花。古代说“桐”,常常夹杂着梧桐、泡桐、野桐、山桐、油桐等好几种,不过《诗经》里不止一次提到的“桐”,据潘富俊在《诗经植物图鉴》中考证,都宜解为泡桐。“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鄘风·定之方中》)和“其桐其椅,其实离离。”(《小雅·湛露》)眼前的桐花在《诗经》的时代已经开过了。

  泡桐树特别高大,树冠也很铺张,花形硕大,单独一朵有点像喇叭,常见白、紫两色。但不论白、紫,总是带一点灰扑扑的意思,初绽就像是旧的。桐花像那些打小就没有年轻过的人,但是并不压抑,敞亮恣肆的阵仗和凌空怒放的气势,分明又是彻底宿命、悲观到底之后的洒脱和百无禁忌。

  桐花是清明之花。《周书》记载:“清明之日桐始华”。“二十四番花信风”里,“清明:一候桐花,二候麦花,三候柳花。”清明是祭祀和怀念的节日,因此这个时候盛开的桐花,唤起的感情多少有几分哀愁和悲凉:“忽见紫桐花怅望,下邽明日是清明。”(白居易《寒食江畔》)有的诗人觉得是暗示春天由盛转衰:“等闲春过三分二,凭仗桐花报与知。”(方回《伤春》)也有人认为桐花明确报告春阑:“客里不知春去尽,满山风雨落桐花。”(林逢吉《新昌道中》)桐花是民间的、乡野的花。园中、屋前、客舍、驿站、道旁、桥畔、田野、水边,随处盛开,毫不矫矜——“纤纤女手桑叶绿,漠漠客舍桐花春。”(陆游《上巳临川道中》)“柳色媚别驾,桐花夹行舟。”(吴泳《送陈和仲常博倅嘉禾》)“火冷烟青寒食过,家家门巷扫桐花。”(张浍川《寒食》)……

  桐花是忍耐春寒、满含别绪、落寞惆怅的花。“前夕船中索簟眠,今朝山下觉衣单。春归便肯平平过,须做桐花一信寒。”(杨万里《春尽舍舟余杭,雨后山行》)“月下何所有,一树紫桐花。桐花半落时,复道正相思。”(白居易《初与元九别后,忽梦见之,及寤而书适至,兼寄桐花诗,怅然感怀,因以此寄》)

  桐花是别有怀抱、黯然失意的花。“胧月上山馆,紫桐垂好阴。可惜暗澹色,无人知此心……自开还自落,暗芳终暗沈。”这是元稹的《桐花》。他的《三月二十四日宿曾峰馆,夜对桐花,寄乐天》则是:“微月照桐花,月微花漠漠。怨澹不胜情,低回拂帘幕……我在山馆中,满地桐花落。”元稹、白居易多次吟咏桐花,怜赏其暗淡之美,是桐花的知音。

  幸亏桐花也是清旷自若、超然物外的花。“杜鹃声里桐花落,山馆无人昼掩扃。老去未能忘结习,自调浓墨写黄庭。”(高翥《山堂即事》)全无寂寞幽恨,只有无边自在。

  在我眼中,桐花还是男儿的花。高大横空的身形,恣肆淋漓、孤傲不群的姿态,桀骜不驯、直截爽快的气质,都是男儿气性。后来发现竟真有以桐花喻男子的,且出自男子笔下:“郎是桐花,妾是桐花凤。”这是王士祯《蝶恋花和漱玉词》中的名句,他因此得一雅号:“王桐花”。前人认为他不过是为了写情爱而出新出奇,我倒认为,这和桐花的男儿气质有关,否则再别出心裁,你能想象“郎是海棠”吗?

  当然,关于桐花,最有名的诗句当数“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这是李商隐的《韩冬郎即席为诗相送……兼呈畏之员外》中的两句。读《红楼梦》的人,都以为曹雪芹不爱李商隐诗,只认可他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其实不然。

  且看《红楼梦》第十五回:

  (北静王)水溶见他(宝玉)语言清楚,谈吐有致,一面又向贾政笑道:“令郎真乃龙驹凤雏,非小王在世翁前唐突,将来‘雏凤清于老凤声’,未可量也。”

  宝玉和北静王,《红楼梦》里两个极尊贵而脱俗的男子相遇了,这百代一逢的一幕,气势磅礴的桐花,在远景里静静盛放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