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写意之道

——“写意中国·2014中国国家画院年展”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4日11:49 来源:中国艺术报 崔晓蕾
惠州  杜大恺惠州 杜大恺
秋山霞起  龙瑞秋山霞起 龙瑞
杜甫诗七条屏  曾来德杜甫诗七条屏 曾来德
仁者无敌——孟子行  陈云岗仁者无敌——孟子行 陈云岗
长夜  郭润文长夜 郭润文
行走  广军行走 广军

  中国国家画院着力弘扬“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在多年的艺术实践和学术研讨中不断梳理、论证和挖掘,为创研工作取得突出成绩发挥了重要作用。“写意中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画院年度展览的重要品牌,也代表了国家画院一以贯之的学术追求。

  今年初,“写意中国·2014中国国家画院年展”在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行。年展集中呈现了中国国家画院国画院、雕塑院、公共艺术院三个专业院一年来的创研成果。开幕式当天,参展画家就本次年展召开了研讨会。此后,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又针对本次年展邀请了美术界专家学者召开研讨会,将“写意精神”及其所延伸的学术研究引向深入。

  参加第一次研讨会的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常务副院长卢禹舜,副院长张江舟、曾来德,以及尼玛泽仁、纪连彬、陈云岗、于世宏、杨力舟、王迎春、李延声、赵华胜、史国良、邢少臣、乔宜男、梁占岩、张立柱、王辅民、王永刚、项金国、王僖山等。研讨会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天民主持。参加第二次研讨会的嘉宾有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副院长张晓凌,创研部主任、研究员纪连彬,以及薛永年、刘曦林、赵力忠、王镛、邢少臣、何加林、乔宜男、邓平祥、罗世平、陈池瑜、王鲁湘、郑工、丁宁、梁占岩、陈鹏、王平、高天民、王艺、张译丹、顾平、张桐瑀、朱其、陈明等。这次研讨会由张晓凌主持。

  >> “写意中国”的发展脉络、主题规划与展览策划

  杨晓阳首先对“写意中国”展览的发展脉络及作为画院年展的重要性做了说明。2010年9月至2014年10月,中国国家画院与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共同主办了五届“写意中国”系列展览。2014年12月,中国国家画院举办“写意中国· 2014中国国家画院年展” (国画、雕塑、公共艺术) ,正式将“写意中国”定为中国国家画院年展的总标题。

  2010年举办首届“写意中国”展览时,杨晓阳提出展览的初衷是“以研究的态度使大家正视中国美术中难度最大、周期最长、最符合艺术本质、最涉及艺术本体建设然而最在理论上需要澄清的问题” ,国家画院适时组织推出“写意中国”系列展览是要传达出中国画的精髓——写意精神。2012年第三届“写意中国”展览时,杨晓阳结合当下艺术界普遍存在的问题——写意的技法、传统、精神严重缺失、“制作风”泛滥,指出写意精神在中华民族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都有充分体现,优秀的艺术无不充满写意精神。2013年, “写意中国·2013中国国家画院国画、书法、版画邀请展”举行,杨晓阳将“写意中国”提升到中外文化交流的作用,强调国家画院承担着导向中国当代美术创作,引领世界美术发展潮流的重任,“写意精神”不仅将引导中国艺术发展方向,也将对世界美术事业的发展作出贡献。

  2014年10月, “写意中国·2014中国国家画院美术作品展”(书法、版画)在上海中华艺术宫举行,这是一次转折性的展览。展览中,杨晓阳将“写意中国”与国家画院一贯强调的“大美为真”的艺术追求相结合,希望展现当代中国最富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成果。此次展览之后,“写意中国”正式成为中国国家画院年展的总标题,将带领中国国家画院走向下一阶段的发展。

  针对国家画院年展,杨晓阳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一,每年必须创作新作;第二,强调写意、强调创新;第三,每人六到十米的展线,画院八个专业院,每个院以后每年要在年展之前做一个小展。国家画院要以创作和研究成果在全国树起标杆,引领、导向中国美术当代的发展。

  卢禹舜提出,写意中国符合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是对人灵魂的深入挖掘和把握。国家画院始终坚持从民族精神、民族特点、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出发,弘扬、传播、宣传、引领中国画的正确方向,而“写意中国”恰能从宏观上概括这种价值导向。

  张晓凌谈到,本次“写意中国”展无论中国画、书法,还是油画、雕塑、版画,都在写意主题上表现了鲜明的文化自觉意识。“写意”是中国国家画院近年来力主的文化精神、艺术精神与创作的方法论。从中不仅可以看出中国国家画院在全球化格局中关于中国当代美术方位的思考与战略考量,也可以体会出中国当代文化的整体走势与价值取向。写意作为中国人的宇宙本体论与文化精神,将为中国当代美术主体与形态的建构提供哲理依据与语言资源。

  张江舟指出,写意是中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对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倡导,中国绘画因写意而独具特色,写意精神起到了核心作用。

  曾来德强调, “写意中国”是中国人的文化立场,是中国美学的一个精神导向,是中国的精神、中国美术的精神、中国画的精神。国家画院正是站在中国及国际的视角上、承担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责任上来举办“写意中国”展览的。

  纪连彬结合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认为本次院展是继国家画院30周年展览之后又一次高水平的集中展示。国家画院的创作研究积极结合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在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

  >> “写意中国”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精神

  与会专家集中阐述了“写意中国”的核心价值及在当下的发展意义,对中国国家画院以“写意中国”作为年展的主题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薛永年认为,“写意”非常重要,是国家画院未来举办年展的指导思想。王镛提出,写意精神确实是中国传统艺术的精神,而且也是中国当代艺术的精髓。刘曦林强调,艺术家的文化修养在艺术创作及表现“写意中国”中具有重要作用。王迎春谈到“写意中国”实际上是中国画特有的抒发胸中义气的品格,其概念非常宽泛。尼玛泽仁希望国家画院坚持“写意中国”不动摇,未来一定会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民族风格、中国精神的作品。

  丁宁认为,“写意中国”的提法很好,既是对传统的回顾,同时也可以真正建立一种能够共享的价值。郑工提出,在写意的概念下,艺术家的表现方式处于一种打开的状态,以中国的写意精神去统领我们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很重要。罗世平指出,写意是很好的传统,是中国美术和中国文化的根基,是在中国文化的方法论和精神指导下的表现。

  陈云岗强调,写意在中国既有悠久的历史,又有深厚的文化基因,代表了东方独具的造型系统。顾平指出,写意精神作为中国传统的审美价值观,是中国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文人的命脉。王平谈到,展览体现了“一人一品,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走出叙事、纪事笔调,关注精神、关注本体。张译丹提出,写意是中国的艺术精神,是当代美术发展的核心命题。朱其认为,要以“写意中国”即用中国核心传统的写意方面去表现中国的新题材、新精神,而不是将写意看做民族主义的文化。陈明指出,写意是中国传统艺术的核心观念,是一种具有精神涵义的艺术语言及图式风格。王僖山认为,“写意中国”的题目很好,个人对此有文化认同感和文化归宿感。

  >> “写意中国”传达出当代艺术家的人文关怀

  与会专家学者谈到,本次年展的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不断创新的精神,呈现出精神的饱和度以及深厚的人文关怀,强调了对艺术当代性的追求。

  薛永年从山水、花鸟等具体艺术创作出发,强调现实要跟理想与浪漫因素相结合,加强浪漫与理想的成分。王艺从绘画材料、工具、技法以及传统中国画论的翻译等方面结合中国写意绘画提出个人见解,认为要研究、总结材料、工具与技法、创作方面的关系,不断尝试、发现、发展新的材料、工具,并要加强对表现技法的总结。张桐瑀提出,本次展览画家都在探索艺术语言的创新表现,着意于绘画语汇的深层考量,作品透出品格、品位正大、中正等审美意味的正能量。

  写意作为中国文化精神的核心,在具体艺术创作中起到提纲挈领的精神导向作用。张江舟强调,文人画的发展是中国写意精神的最好诠释,笔墨自身的写意性包含着大量的精神含量,艺术家要懂得如何利用笔墨的不同形态传达多样的感受。李延声指出,中国人物画关键在于传神,艺术家要有感想,有心灵的激动、激情,要有温度、有想法。

  邢少臣、梁占岩、何加林、陈鹏强调了情感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精神和情感的注入使画面更加真实、生动、富有情趣,更能使艺术作品体现出精神的饱和度、情感的真挚和艺术作品的个性化。梁占岩提出,写意是一种文化精神,是中国画的艺术特质,艺术作品应该融合画家对当代生活和情感的体验。项金国指出,意象雕塑和中国画中的写意精神是一样的,精神性的表达比具象的表述更完整。王永刚认为,“写意中国”在建筑艺术上提出了很好的方向,大家面对一个具体环境的时候可以直抒胸臆,把场域的精神表达出来。

  >> “写意中国”体现出对传统笔墨的继承、发展、突破

  张江舟提出,画家要在传统基础上建立自己个性化的语言方式,最重要的语言就是充分发挥艺术家个人内在的潜质。张立柱看到老中青艺术家的作品都在潜心表达自己的感受,也都在大胆寻找自己的表现形式。王辅民指出,以写意作为自己的人生模式去理解、表达人生经历,作品的内涵就会更深刻。

  参展艺术家的作品,多数呈现出了对传统笔墨的突破,对新技法的探索。乔宜男强调,研究写意精神时,更要研究支撑写意精神的内在因素。怎样用一种比较新的写意体系、写意手法来体现我们的写意精神是要不断探索突破的。

  >> “写意中国”呈现了“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的初步成果

  2014年,国家画院的艺术家们分别对陆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包括茶马古道开展考察写生活动。在“写意中国”年度系列展览中,很多艺术家把丝绸之路考察写生中积累的作品进行再创作,也展示了“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的阶段成果。

  杨力舟提出,“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为艺术家提供了很好的题材。于世宏认为,这项考察写生活动很有意义,能激发艺术家的创作欲望,有益于创作出感动人心的优秀作品。项金国说,重新走“丝绸之路” 、重新理解“丝绸之路” ,给艺术家提供了诸多素材和创作主题。

  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杨晓阳的大写意水墨人物画《丝绸之路·陕北纪行》 ,表现的是“丝绸之路”上的陕北风情。本次展览中,表现“丝绸之路”主题的还有刘健的《彩绘丝路》 、陈钰铭的《丝绸之路写生之一、之二》等。

  >> “写意中国”应成为引领文化本体和统领精神回归的学术品牌

  邓平祥指出,水墨画的表现要进入绘画本体,要有更大的范畴,要进行题材的锤炼,把绘画语言和题材更好地结合起来。郑工强调,“写意中国”需要发挥精神性的统领,回到人的精神层面进行探索,回到个体与人之间的互动和相互阐释的关系上。罗世平指出,中国写意现在缺乏中国的思维方式,要有现实主义的连接、传统的连接、超现实主义的连接才能更深入表现中国写意。

  王鲁湘强调,中国绘画要回到文化本体、民族共同体中,成为文化生命的呈现者,体现出和生命有关、和生命哲学有关的内涵。赵华胜、乔宜男结合个人艺术创作强调写意本体的重要性,写意的精神、写意的感受,必须要呈现写意的本体。

  王艺指出,中国传统画论的翻译工程也是对中国艺术更好地走向世界的一种宣传。史国良建议,画家画真正的历史、画生活、画人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张译丹强调,中国艺术应该从本民族的文化出发,应该以回归传统文化向现代的转换的创造方式来重新构建中国的当代美术。

  王镛、丁宁、赵力忠、陈池瑜、王平建议在“写意中国”大主题之下,每年年展增设小标题,既是对总主题的呼应,又能使画家在新主题的导向下,开拓创作思维。王镛提出,一个明确的主题是对写意精神的深化,跟当代生活、当代精神的衔接能够更加密切。丁宁强调,中国的艺术要建立中国特有的文化价值载体,深化“写意中国”作为国家画院乃至当今艺术界的精神和价值。王平建议,充分发挥艺委会的作用,建立末位淘汰制。

  杨晓阳最后总结,本次展览体现出每一位艺术家的努力、突破,希望“大美为真”作为国家画院的指导思想,并以“丝绸之路”美术创作工程为龙头进行科研、创作,“大美为真”的写意精神是中国人特有的意识,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我们的追求是使每一个艺术家发挥长处,培养民族和时代发展所需要的艺术家。

  对绘画本体的强调,对笔墨语言的深入,对精神性及生命、生活的回归和追求,是对当代艺术家的呼吁和期望,从语言本体上表现中国的写意,阐发中国的写意精神,正是对“写意中国”为主题的展览的高度提炼。中国国家画院年展以“写意中国”为主标题,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精神、传统美学的精髓,以写意性区分了中西方艺术,建立了中国艺术在世界艺术中的独特审美地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