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艺术评论 >> 正文

心痛的厚度

——巴义尔主题摄影画册《游牧色彩》印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4日11:45 来源:中国民族报 韩伟林
《游牧色彩》封面《游牧色彩》封面

  拿起比砖头还要厚的大书《游牧色彩》,我首先想到了“心痛”、“厚度”这样的词汇。“心痛”,是一种珍视的程度,也因了其中的“厚度”。我想,巴义尔用“大、厚、多”这样看似毫无节制的表达方式记录游牧文明,是有道理的。这与他始终关注游牧文明变迁、时刻感知草原兴衰密不可分。而游牧文明,也有足够资格被这样厚厚地记录。

  这是一部摄影画册,也是文学著作,我是用心仔细阅读完的,跟着眼前漂亮却令人心痛的画面。随着“蒙古草原”、“蒙古五畜”、“蒙古人”三大版块,我的心似乎也和这位温厚的作者一道,穿越到游牧文明的内核,被一个个画面表达出来的信念、情感、苦乐、追求所深深感动。

  游牧文明是什么?拍照的时候,需要牧人将节日盛装穿戴好,摆个造型,假装干着活儿,还要有说有笑,这样的场面,我曾经无数次复制并发在一个个纸媒上并以为真实。《游牧色彩》告诉了我,什么才是真实。看看吧,540幅图片、汉英蒙三种文字、两万多字、708页的篇幅、自1981年至2014年的持续拍摄,构筑了宏大鲜明的主题——蒙古游牧文明。这本书还告诉了我,什么叫默默守护,什么叫有滋有味,什么叫文明文化。情到深处,形式也许只是一种表达工具。我感到,这是一部用摄影这个具象的手法阐释文明这样抽象主题的史志,集中、精炼、深刻、极具感染力。

  厚度也许来源于一种意义。生活在无比现代、无比通畅的信息时代,当人们富足到了都要一一出去寻找远方的时候,才知道什么叫做内心的焦虑或者生计的无奈。不是吗?我们可以每时每刻接受资讯,知道世界在忙什么,却不再知道身边的朋友在想什么;我们可以天南地北地游历,为的仅仅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而在草原不需要,在游牧色彩的世界里不需要,那些还没有顾得上全部种上粮食的“空地”,恰恰难得地给我们留下以为早已失却了的东西。有心的巴义尔一一捡拾,如数家珍。

  在画册序言里,社会学家引用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造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 序言说,作者关于游牧文明的整体性思考,正是理解草原文化各个范畴之间微妙关联的核心,诸如宇宙观、自然观和神灵观,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生活空间、服饰和器物制作,畜牧知识和环保理念,等等。只有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双重和谐,方能形成自然环境、生计方式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协调共生,也才能创造和发展出灿烂的文明。

  而我怎么能够理解得那么高深呢?我在小说《遥远的杭盖》里,试图记述转型的困惑、纠结与爱恋,但很浅。我只知道,随着传统社会的急速转型,蒙古人的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已经发生重大变迁,游牧文明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尤其是一些宝贵的文化因子正在消失。《游牧色彩》的出版恰逢其时,里面的影像没有一张是“导演”出来的,而“导演”又恰恰是我们最擅长的误导方式。用相机语言记录、保存和阐释游牧文明,表象的、“拍马”类的都不行,视觉叙事的意义在于发掘文明特质、探索文明传承、思考文明规律的文化实践。

  游牧,是草原蒙古人家的生活常态,巴义尔却将“游牧”一词从骨子里融入家长里短的细节片段,让我们感知着游牧的存在。在他的镜头中,草原是秋草打捆,是行驶在公路上的车辆,焚烧着的垃圾,密布的高压线,奔向水源的骆驼,激情交媾的马儿,“脑门代表我的心”的牛,以及“晚云收、夕阳挂”的牧人心境……

  而我尤喜书中看似平常的人像。在草原呆久了会知道,牧民日常是较少穿着大红大绿的节日盛装的。书里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他记录的寻常影像:下意识拢着头发的妇人,骑在墙头的成年男子,开拉草车的牧民,做酸马奶的母亲,把套马杆当做玩具的儿童……用一种自然写实主义的风格统领的思想架构,以及图文排兵布阵的气势,最能体现作者游牧特质的“色彩”。它无疑是作者心目中的“草原小庙”,里面供奉的是人性。 

  《游牧色彩》通过面孔、游牧、竞技、信仰、艺术等篇章,讲给我们许多画面后面的道理。这种高雅的情致,来自作者的思索。许多篇章看似即兴之作,其实是谦逊敏思的生活、情感、修养长期积淀的果实。这种沉淀越扎实、越久远,就越好看好读,其中的意境就越深远,越有味道。

  “五畜:我们对人类是有贡献的”,“牧民:我能看到很远,但我只关心我的牛羊”,“草原:如果可以,就让我辽阔吧”,书中的这些话,这种视角,也许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