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说说国产老电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5月04日09:28 来源:新民晚报 任溶溶

  我从小是个电影迷。看得最多的当然是好莱坞影片,国产电影我也看了不少。我坐在母亲膝头上就看国产电影了。记得最早看一出曹操逼宫的影片,太可怕了,我吓得大哭大闹,母亲只好抱着我离场。后来大人又带我看了查瑞龙、邬丽珠的《关东大侠》、徐琴芳的《荒江女侠》、王元龙、王次龙等的《王氏四侠》,还有《火烧红莲寺》等等,无非是看热闹而已。

  我认真看国产片,是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从上海回广州定居,自己看电影的时候。第一部印象最深的片子是《城市之夜》,金焰演一位地产商大少爷,阮玲玉演一位贫民窟少女。这位少爷爱上了这位少女。可地产商逼走贫民窟居民,少女被迫带着生病的爷爷(王桂林饰)离开,少爷一路跟着。我看得非常感动。这是联华公司的片子。打那以后,阮玲玉的片子,一直到《新女性》,我没有一部落掉。联华公司生产的片子都非常好,我记得最早还看过陈燕燕和郑君里合演的《奋斗》,片中郑被称为“伟大的老虎”,陈被称为“美丽的小鸟”,从此以后,一直用美丽的小鸟称呼陈燕燕。联华有名的片子有《三个摩登女性》《大路》《渔光曲》等。《大路》写筑路工人的苦难,其插曲《开路先锋》等到处传唱。特别是《渔光曲》,蔡楚生导演,在苏联还获过奖,主演王人美和韩兰根演得太好了,表现出渔民的痛苦生活,插曲《渔光曲》由安娥作词,抗战后参加新四军牺牲了的任光作曲,更是唱遍全国,我在广州一直听到这首曲子。

  早期国产片我看过印象深的还有天一公司的《一夜豪华》,主演是该公司老板娘陈玉梅,故事改编自莫泊桑的《一根项链》,讲一对贫穷夫妻为了出席宴会应酬,借了朋友一串项链,不幸失落,只好节衣缩食,苦干许多年积钱买项链还给朋友,而朋友说原先那项链是仿制品。

  说到早期国产片,自然不能不提明星公司,它当时是最大的公司。碰巧它的一位明星胡蝶是广东鹤山人,是我的小同乡,我特别爱看她的戏。夏衍进明星公司,改编拍摄茅盾的小说《春蚕》,胡蝶也参加了演出。胡蝶最受欢迎的电影当数《姊妹花》和《啼笑因缘》。前者是根据托尔斯泰的小说《贵人与犯人》改编的,胡蝶一人扮贵妇与贫女两姐妹,《啼笑因缘》改编自张恨水的小说。回想起来,明星公司著名的片子《十字街头》《天涯歌女》我小时候竟没看到,是后来补看的。

  有些好电影是规模不大的公司拍的,这就是电通公司的《风云儿女》和《桃李劫》。名曲《义勇军进行曲》就出自《风云儿女》。我看袁牧之、陈波儿的《桃李劫》的那天,电影放到一半停下,打出字幕,说蒋介石从西安事变中放出来了。

  抗战前不久成立了一家新华公司,拍出《夜半歌声》,里面金山唱的插曲“谁愿意做奴隶,谁愿意做马牛”我到现在还记得。以上说的这些,就是我小时候在广州看到的老国产影片。随后抗战开始,我回上海,电影又是另一种局面了。

  因为我是广东人,又在广州,所以国产片多看到一种,即粤语片。这里我就不多说了。粤语片也有自己的大明星,如李绮年、关楚帆、林坤山等,还有一位年轻姑娘,叫陈健民,演女学生之类,后改名陈云裳,到上海演出《木兰从军》,大红大紫。粤语片还有粤剧片,我记得看过白驹荣的《泣荆花》,曾三多的《粉碎姑苏台》、桂名杨的《月向哪方圆》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