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科幻 >> 新闻 >> 正文
《三体》小说自问世以来,已狂销百万余册。小说英文版去年11月在美国正式发售,成为我国输出到科幻大国的首部科幻小说。而近日,在《三体》电影媒体发布会上,制片人孔二狗称,影片已于今年3月在东北开机,目前正在火热拍摄中,并将于明年7月与观众见面。
不久前,《三体》原著作者刘慈欣推出了两部最新作品《时间移民》和《2018》。这两本书集中了刘慈欣二十余年创作的最优质的中短篇小说共27篇,其中还有一些未曾发表过的神秘作品,而《三体》中的重要角色,如丁仪等人物,也在这两本书中频频现身。
昨日,记者联系到《时间移民》责编王蒙,他介绍说,在这本书里,作者构建了未来世界人类社会最神奇的可能性。故事讲述了由于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移民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停留环境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航程,“移民大使”把时间锁定在未来11000年。在未来的这个时代,地球基本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王蒙表示,与众多科幻作品不同的是,刘慈欣没有从星际穿越、宇宙殖民地这样常规的角度去写作,他舍弃了空间的维度,而是从时间的维度切入,出发点已经在未来,往后还有一万多年,是个比较宏大的设定。作品中不难看出作者对长期以来人类对环境严重破坏的思考。
再来看《2018》,这个短篇小说的时间背景,是离我们并不遥远的2018年。彼时,人类已经可以通过改变基因获得300年以上的寿命,书的封面设计也围绕着DNA这三个字母来做。故事在一个虚拟的社会形态下展开,从跟我们现实非常近的角度切入,既有对未来的展望,也有贴近当下的一面。
一般而言,理论性极强的“硬科幻”不适合大众读者的口味,而“软科幻”又无法满足资深科幻迷的阅读需求。刘慈欣的作品则在两方面都兼顾到了,往往从一个曲折跌宕的小故事,牵引出一个结构庞大的宏观世界。由于受到俄罗斯文学的影响较深,刘慈欣的文字不是很华丽,但却显得厚重、沉稳。
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必然有相当深入的哲学思考,正如《时间移民》与《2018》的序言中所说:无论是有意或者无意,这些文字,都能让一部分人在自由空间里呼吸吐纳,重返当代思想文化最激荡的风云岁月。
记者了解,长期以来作为小众读物的科幻文学,随着《三体》的走红而逐渐被更多的读者接受,有评论称,“刘慈欣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提升到了世界级的高度”。而《三体》的巅峰,正是有了《时间移民》和《2018》这样的中短篇作品积微成著,才得以构建起来。刘慈欣并不是一位专业作家,却凭借多年的笔耕不辍,创造了其科幻作品在阅读体验和销售数量上的双重高峰。
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记者 李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