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资讯动态 >> 正文

刀美兰:“金孔雀”一飞60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9日11:16 来源:中国艺术报 郭青剑
图1图1
图2图2
图3图3

  今年是著名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从艺60周年,她用一种特别的方式来纪念:4月9日,走进曼掌村,进行“故乡行”,与乡亲们一起跳起傣族舞蹈,参观傣族传统文化展演,共迎傣历新年(图1);4月10日,走进刀美兰艺术希望学校,辅导孩子们练基本功,观看孩子们表演舞蹈,鼓励他们学好民族文化(图2);4月11日,赶赴深山中的曼旦村,考察象脚鼓舞传习所,与民间艺人交流傣族的文化传承,并切磋舞技(图3)。

傣族人民、傣族生活、傣族文化,是刀美兰艺术的“根” 。无论何时,她都不忘为最需要的基层群众演出,回馈衣食父母,弘扬民族文化。图为1981年,刀美兰到云南昭通镇雄县,为群众面对面表演孔雀舞。  傣族人民、傣族生活、傣族文化,是刀美兰艺术的“根” 。无论何时,她都不忘为最需要的基层群众演出,回馈衣食父母,弘扬民族文化。图为1981年,刀美兰到云南昭通镇雄县,为群众面对面表演孔雀舞。
 刀美兰十几岁时在傣族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饰演孔雀公主(右图),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傣族舞蹈领舞(中图),进入新世纪依然活跃在舞台上,2009年时还参加了庆祝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百花赋》的演出(左图)。60年来,她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傣家的金孔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刀美兰十几岁时在傣族舞剧《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中饰演孔雀公主(右图),1964年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担任傣族舞蹈领舞(中图),进入新世纪依然活跃在舞台上,2009年时还参加了庆祝中国文联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百花赋》的演出(左图)。60年来,她在舞台上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傣家的金孔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刀美兰代表作《水》 刀美兰代表作《水》

  记者跟随刀美兰深入傣族村寨、学校,见证了她扎根生活、奉献人民的艺术情怀,以及为传承傣族文化所做的不懈努力。

  4月9日,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养镇曼掌村。

  微微刺目的阳光,略感湿热的空气,高耸的椰子树,成串的青香蕉,金碧辉煌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寺庙,还有满目苍翠欲滴中散布各处的一座座两三层竹楼,尽显一派亚热带风光和傣族风情。

  正值傣历1377年新年前夕,村里的文化活动广场上格外热闹,男女老幼,个个身着鲜艳的民族服饰,笑意盈盈。

  “象脚鼓一响,心儿跳呀脚发痒;象脚鼓一响,泼水节呀来狂欢;象脚鼓一响,孔雀舞呀舞吉祥。大家快来勐沙松,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安宾勐沙松……”

  随着傣族歌曲《勐沙松》响起,女人们排起整齐的方阵,集体跳起传统民族舞蹈。在方阵正中间,一位粉色衣服的领舞者,身姿飘逸,随着音乐的节奏作出表现祝福、美满、水影、鸟语、望月、迎风等具有鲜明民族风格的动作。在她的带领下,女人们婀娜起舞, 200多人的场面,壮观、热烈。

  音乐变化,女人们也随之变换阵形,渐渐走成了一个大圈。男人们出场,打着象脚鼓、敲着铓锣,吹着葫芦丝,走到了中间。粉衣舞者也来到了他们的队伍之中,从旁边一位村民手上接过象脚鼓,斜挎在身上,和村里一位头发斑白的老艺人对跳起来,既是斗舞,更是切磋,举手、投足、转身、摆动、起伏……矫健异常,配合默契,引来观者连连鼓掌。

  此时全场气氛更加高昂,广场上所有人都加入进来载歌载舞,齐声欢呼:“水-水,水-水-水,水! ” (注:“水”在傣语里,是“干杯”的意思) ,以傣家人特有的方式,表达新年的祝福。

  “大姐,你还没事,我们都累死咯。 ”舞蹈结束,老艺人禁不住对粉衣舞者赞叹。

  这位粉衣舞者,是著名傣族舞蹈表演艺术家刀美兰。

  许多人不会想到,刀美兰今年已经71岁,从艺整整60年。

  一、一次特殊的“故乡行”

  这是刀美兰的一次特殊的“故乡行”活动。

  说“特殊”,是因为曼掌村并不是刀美兰的出生地。

  在傣语里, “曼”是村寨的意思,“掌”是大象的意思,“曼掌村”就是“大象寨” 。这是一个傣族传统文化遗存保留较为完整的村寨,是云南省确立的“文化农庄” ,做到了“家家是传习馆、户户是加工坊、楼楼是展销点,个个是文化人” ,称得上是“傣族传统文化博览园” 。包括傣族传统民居,贝叶经、象脚鼓、葫芦丝制作、表演技艺,傣族慢轮制陶、织锦、纸伞、造纸、烧酒、剪纸技艺,以及傣族章哈等特有曲种在内的傣族特有的各种文化遗产,在这里都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展示。

  “刀美兰老师是傣族人民的骄傲,刀美兰老师的舞蹈是傣族文化的骄傲。 ”主办这次“故乡行”活动的西双版纳州傣学会会长刀正良介绍,“她和她的舞蹈,已经成为我们傣族人民和傣族文化的一个代名词。她不愧是傣家的好女儿,傣族文化最好的传承人。 ”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刀美兰而言,傣族人民都是自己的亲人,傣族村寨都算自己的故乡,而傣族文化永远是自己的根脉所在。此次来到这个得以集中体现傣族文化的曼掌村,就是“返乡” ,当然也是“寻根” 。

  说“特殊” ,还因为这次“故乡行”活动是刀美兰从艺60周年纪念活动的重要一站。

  从十几岁时先后进入西双版纳州文工团、云南省歌舞团、东方歌舞团,到新世纪还能在舞台上看到她活跃的身影,从艺60年来,刀美兰登上过大大小小的舞台,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角色,被誉为“傣家的金孔雀” 。但是,不管走多远、飞多高,在她的心中,生养自己的这方水土和人民,永远是自己前行路上力量的源泉。因此,这次纪念自己从艺60周年,她尝试一种特别的方式:不邀请领导,不邀请专家,而是走进故乡的村寨,与父老乡亲们同乐,怀着感恩之心,用艺术反哺人民。

  60年,一个甲子,一个轮回。60年前,“金孔雀”从小竹楼飞出西双版纳、飞遍祖国、飞向世界; 60年后,她又选择回到生养自己的故土之上,回到哺育自己的父老中间,在起点处纪念和回顾自己的从艺之路。用刀美兰的话说,只有一个原因:“在新中国的阳光照耀下,60年的岁月里,大大小小的舞台我都登过,但是今天这个舞台,比什么都大。生活的大舞台,人民的大舞台,弘扬民族文化的大舞台,是最了不起的。 ”

  二、傣家竹楼飞出“金孔雀”

  人们认识刀美兰,是从一部叫做《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傣族舞剧开始的。

  上世纪50年代,西双版纳州文工团将这部舞剧搬上舞台。刀美兰在其中饰演女主角孔雀公主楠木诺娜。

  在进入西双版纳州文工团之前,刀美兰过着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

  “我生在景洪的宣慰街,背靠深山老林,面向澜沧江、流沙河。这个地方,哎呀,那真美呀。我记得我和我的表姐表妹们,梳着小鬏鬏,光着小脚丫,穿着小背心,穿着小筒裙,全部上山。上山就像到天堂一样,空气就别提了,那个大树,独木成林啊。山上应有尽有,什么孔雀呀,蝴蝶呀,就和这些作伴。水果,什么都有。我们从来都不买水果,满地都是。菠萝蜜,这么大!小孩都踢过来踢过去的。现在啊,好家伙,一个十几块。芒果树、椰子树、菩提树,还有好多,汉语名字我叫不上来。我们会采蘑菇,采菌子,会采各种各样的野菜。那个野菜,拿回去用水一煮,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什么叫味精,也没有酱油,就放点盐,那叫一个鲜美。所以傣族姑娘漂亮,一个个都水灵灵的,哪像现在还要擦什么,搞什么美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傣族人民也因此善良、好客、文明、和谐。 ”

  回忆起小时候这些经历,刀美兰异常兴奋,时不时手舞足蹈,比比划划,像个孩子。

  “我没有进过什么舞蹈学院,舞蹈学校门朝哪边开都不知道。哈。我到国外去,好多老外记者问我是哪个学院毕业的,我说我连小学也没上过。说实在的。哈哈哈。 ”刀美兰说到这一段,总是忍不住大笑。

  但团里选择刀美兰演孔雀公主,并非毫无缘由。

  “小时候,我看爷爷跳舞,父亲也教过我,他们都是能歌善舞的人。我自己也承认,我有这方面的天才,腰腿那么软,爹妈给的,没办法。 ”

  “演孔雀公主,老师要求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我的傣族名字是‘楠蝶蒂娜’ ,翻译成汉语就是‘仙女的百合花’ 。我是‘皇族’出身,这个礼仪啊、礼貌啊、神态啊、气色啊,跟别人真的不一样,没办法。 ”

  刀美兰并不掩饰她的自信与自豪。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改编自傣族叙事长诗《召树屯》 。讲述的是:孔雀公主楠木诺娜与六位姐姐到金湖洗澡,被王子召树屯发现;王子把楠木诺娜的孔雀羽衣偷偷藏了起来,使她无法飞回;后来,王子把孔雀羽衣还给了楠木诺娜,两人一见钟情,在金湖边定了情。这是一个在傣族人民中流传已久的美丽传说。

  从小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刀美兰对这个故事当然不陌生。那时,一到晚上乘凉,她就喜欢坐在自家竹楼的小凉台上,听妈妈、奶奶讲这些优美的民间传说故事,常常沉醉其中。

  但如今,要怎么把这个传说中的人物变成舞蹈形象呢?

  刀美兰马上想到,小时候,她跟着奶奶去佛寺里拜佛,对墙上丰富多彩的壁画故事总是充满好奇,常常独自一人一面看,一面想,还不忘模仿壁画中人物各种栩栩如生的姿态。在她的出生地,有一座白象寺,那里的壁画上,就有叙事长诗《召树屯》中楠木诺娜跳舞的画面。 “楠木诺娜的那个媚态,那个眼神,我印象很深。那时候我才六岁,就在想,将来我长大了,肯定要像这个孔雀公主一样。所以,这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东西,在我身上,谁也拿不走。 ”

  于是,刀美兰专程又到白象寺观摩这里的壁画,并拜访当地的老人,再次聆听这美丽动人的故事,细细揣摩楠木诺娜的形象。同时,州文工团也组织演员们深入到生活中去,向老艺人请教,从着装到梳发,站、坐、走的各种姿态,都进行了细致的学习。

  “老师教我的时候,问,小美兰,你懂吗?我说懂。教了一遍,我就全部掌握了。一招一式,那个眼神,那个媚态,就是美兰味,一直到现在。 ”刀美兰说。

  《召树屯与楠木诺娜》一炮打响。不仅因为这是傣族第一部舞剧,也不仅因为相对于傣族旧有的孔雀舞,这是第一次女子独舞的孔雀舞,而且第一次不戴孔雀面具来跳,更因为刀美兰的“美兰味”表演。从此,刀美兰“傣家的金孔雀”的称号就叫开了。

  刀美兰开始收获来自各方面的荣誉。“但回想这部剧,我觉得更大的收获还是,我开始强烈地意识到,一个演员的表演艺术是离不开人民、离不开生活的。 ”刀美兰告诉记者。

  三、“不了解、不理解傣族生活,就无法表现傣族舞蹈的灵魂。我认为这就是我全部舞蹈的奥秘所在。”

  傣族人民,傣家的生活和文化,成就了刀美兰的艺术。在之后的艺术道路上,刀美兰的几乎每一部作品,每一次表演,都始终没有离开过这些因子。

  因为《召树屯与楠木诺娜》的成功,刀美兰被调入云南省歌舞团。1959年,刀美兰领衔主演的傣族舞蹈《赶摆》和《小卜少》 ,作为国庆十周年献礼汇报演出在北京上演,将首都观众带到了莽莽苍苍、荆藤飞舞的西双版纳原始森林,带到了风光旖旎的澜沧江畔,再次获得成功。两年后的1961年,她又跻身东方歌舞团,在那里,她广泛借鉴国内外各民族舞蹈艺术,推出了《大象》 《欢乐》 《共饮一江水》等多部作品。1964年,刀美兰参加了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演出,那时,她刚刚二十岁出头。

  真正标志刀美兰舞蹈艺术走向完全成熟的,是“文革”后,在第一次全国舞蹈比赛中,她推出《金色的孔雀》和《水》两部作品。特别是《水》 ,被公认为中国20世纪舞蹈经典。

  《水》为什么会成功?顺着傣族人民的生活和文化这条线索,我们不难找到其中的答案。

  傣族有句谚语:大象跟着森林走,傣族尾着清水走。这个古老的民族,自古就临水而居,民俗风情、传说故事,都与水结下不解之缘。傣家人生老病死都离不开水。小孩一出世,首先要用清水将身子洗净;家里人生病,要到佛寺里为他赕佛、滴水;人死了,要到佛寺为他举行滴水祭祀。寺庙中男童升和尚、和尚升二佛爷、佛爷升高僧,都要用清水洗礼。就连西双版纳旧时的最高统治者“召片领”登基,也要举行隆重的“洗圣水”仪式。傣族的“泼水节” ,更是这个民族与水解不开的渊源和传统的集中体现。

  小时候,刀美兰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水”的世界。特别是每当劳作一天后,夕阳透过翠绿的凤尾竹,洒下一道道金色的光辉,刀美兰和小姐妹们来到澜沧江边,放下担子,按照傣家女子洗浴的习惯方式,把筒裙紧到胸前,在水中一面慢慢蹲下,一面将筒裙从头上撩起,放在岸边,然后就开始尽情地戏游,待兴尽欲归时,再将筒裙从头上慢慢放下,随之从水中慢慢立起,接着将筒裙围在胸前,开始梳理乌黑的长发……这是她一天最快乐的时候。即使在几十年后的今天,向记者回忆那时的情景,刀美兰依然掩饰不住兴奋。

  傣族的传统,生活的积淀,最终幻化成了《水》中这样的场景:澜沧江畔,朝霞摸天际,红云映水暖。一位美丽的傣家姑娘,挑着一对瓦罐,迈着欢快的步伐来到江边。她盛满罐中的水后,将长发浸泡在缓缓流淌的江水中,尽情地梳洗。这是一幅多么美妙、浑然天成的风俗画和风情画啊。

  “人们一提起傣族舞蹈,自然联想到身体的‘三道弯’ 、手势的‘孔雀头形’ 、脚上的‘蹲提腿’等等,却没有对这些外形作深入研讨。许多人学习舞蹈,学会了不少形似的动作,但却没有傣族舞蹈的味道,或者说风格不浓,这是为什么呢? ”

  “ 《水》这个舞蹈,从舞蹈的技巧上看,确实没有惊人的难度,人人都可在学习中掌握,然而对《水》这个原型的认识和理解,却不是学会动作就能大功告成。你对《水》所反映的生活熟悉吗?那里的山,那里的水,那里的人你都熟悉吗?傣家姑娘每天都要到江水里去洗浴,你知道吗? ”

  “我小时候的生活就是这样的。作为傣民族的一员,我自幼接受傣族传统文化的熏陶。傣族的诗歌、音乐、绘画、泰缅化的歌舞剧等等,对我舞蹈艺术的功底起着极大的作用。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我独特的傣民族生活,这种生活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和经济文化背景,有民族的厚实土壤,不了解、不理解这种生活,就无法表现傣族舞蹈的灵魂。我认为这就是我全部舞蹈的奥秘所在。 ”

  ……

  在这些对于《水》的阐释中,我们看到了刀美兰对舞蹈真谛的思考,对艺术真谛的思考。正是这样一个个来自生活的节目,造就了在中国舞坛、甚至世界舞坛上独树一帜的“美兰味”的傣族舞蹈。它风情醇厚、朴实无华,就像清清的泉水,在舞台上自然流淌;就像美丽的金孔雀,舒展自如,典雅逼真。以至于我国新舞蹈的奠基者、开拓者、中国舞蹈家协会原主席吴晓邦专门写诗称赞刀美兰“千言万语也倾诉不尽你美妙的舞姿,这哪里是人在舞蹈?分明是舞神从天上降临! ”

  四、“人民群众有需要,自己就有舞台,只要还能为群众演,就决不放弃。”

  上世纪80年代初,刀美兰将包括《水》在内的自己的几部代表性舞蹈节目和一些新编节目汇集起来,在10个大城市进行了一场“刀美兰独舞晚会”巡演,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刀美兰组建了“刀美兰演出队” ,专门走到边疆,走到基层,走到一线,义务为群众演出,又在全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这两起“轰动性”事件的促成,与一个人密不可分,他就是刀美兰的丈夫王施晔。

  王施晔原来是一名“一专三会八能”的文艺兵,多才多艺。解放初期,随军队到达云南。他回忆,那时,西南边疆形势还不稳定,他们部队不打仗时是“文工队” ,打仗时就变成“武工队” ,平时为战士们演出,也为驻地群众演出。有段时间,他被派到西双版纳辅导当地文艺工作者。就是在那个时候,他见到了当时在州文工团的刀美兰。“如一颗灿烂的明星在我的眼前闪烁”“像一片绚丽的彩霞在我的身边飘落” ,王施晔用这样的诗句表达他对刀美兰的惊艳印象。而刀美兰对这位军人“大哥哥”也很有好感。很快,两人便开始了交往。尽管这段恋情中间有过曲折,但相同的艺术追求,最终还是让两人走到了一起。

  这个相同的艺术追求,就是用自己的艺术,为最需要的人服务。

  这个信念是如此地坚定,即使在“文革”那最艰难的岁月里,也不曾改变。

  “ ‘文革’开始后,我被贴上‘头人的女儿’的大字报,遭到了冲击,被迫从东方歌舞团回到了云南,被安排到建筑机械厂当了一名描图员。离开了自己心爱的舞台,我心情非常低落。但是,无论走到哪儿,人们一认出我就要我跳舞。在医院,医生和护士开玩笑:‘你不给我们跳舞,我们就不给你看病。 ’澡堂的服务员也说:‘你不给我们跳舞,就不给你放水。不要怕,给大家跳吧,没人会说是“封资修” 。 ’群众对我的爱,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更加下定了决心,人民群众有需要,自己就有舞台,只要还能为群众演,就决不放弃。 ”刀美兰说。

  于是,即使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工厂、农村、部队、学校,也到处都能看到刀美兰的翩翩舞姿。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演员“走穴”潮、“下海”潮涌动。刀美兰也曾一度迷茫,但最终,还是坚持了自己的信念,要做“人民的艺术家” ,而不是“人民币的艺术家” 。

  “经济大潮中,很多人一切为了钱。但是对于艺术家来说,生活上追求太多,思想上就乱了,艺术也就绝不会长久。搞舞蹈的,不管你腿能抬多高,能转多少圈,如果思想上不对,一切等于零。德高了艺才高。你自己低调了,人家才把你抬高。 ”

  于是,在王施晔的支持下,刀美兰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组建一支“刀美兰演出队” ,专门到基层为群众义务演出。

  当时演出队下到基层演出的一些情景,参与演出的王施晔记忆犹新:

  为了让山区群众也看到演出,他们在一个刚用碎石铺成的10平方米的土台上,为远近赶来的7000多名群众进行广场演出,尽管碎石把舞蹈演员的脚扎破了,但他们顾不上疼痛,仍然按节目要求转体、跳跃,像在剧场里演出一样认真;

  春节前夕,正值大寒时节,演员们穿着薄薄的纱衣做广场演出,冻得皮肤发紫,但他们个个精神抖擞, 1万多名观众深深地感动了;

  有一次,他们来到云南省北部最边远的绥江县,为这里解放40多年来还没有见过省级剧团的一万多名群众演出,群众激动地说,真得好好感谢演员;

  ……

  有这样一组统计数据:仅1989年一年,刀美兰就先后到云南、四川的40个市县的基层单位演出60余场,观众达10万人次。

  王施晔回忆,那次,由于极度疲劳,演出完刚刚回到家,刀美兰就休克了,不得不住进了医院。

  “著名傣族舞蹈家刀美兰,为基层群众献艺……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在冷静地反思过去,冷静地思考未来之后,找到了自己的母亲——人民群众;找到了艺术的源泉——生活实践;找到了永葆艺术青春的灵丹妙药——为人民服务。 ” 《人民日报》 1990年1月18日的这篇文章,是对刀美兰坚持走到基层,把艺术奉献人民的最大肯定。

  五、“我一定要把我们民族舞蹈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1961年4月,周恩来总理送给刀美兰的一番话,让她一生铭记。

  当时,周总理陪缅甸总理到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在欢迎晚宴上,刀美兰荣幸地与周总理坐到了一起。这是刀美兰第二次见到周总理。

  见面的情景,刀美兰仍历历在目:

  “当时,我有点赶时髦,穿了一身‘布拉吉’ 。没想到刚一坐下,总理就认出了我,并问:‘噢,你今天是怎么啦,为什么不穿自己的民族服装?民族服装才漂亮! ’全桌的人都笑了起来,我的脸也红了。后来,我演出完以后,总理上台同我握手,鼓励我:‘你演的非常好,不愧为一只傣家的小孔雀,孔雀是吉祥幸福的象征,是傣族人民的象征,你这只孔雀就是要高飞嘛,要飞到全中国,飞到全世界,代表我们的祖国,代表我们的民族嘛。 ’我当时也不会说太多的话,只好重复说‘是的是的’ ,不住地点头。 ”

  “周总理的教导,我一直牢牢记在心里。这些话成为我巨大的精神支柱,激励着我不断进步。对我来说,我代表的就是我们的民族,保护好、传承好我们民族的文化,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

  2009年2月,刀美兰应邀走进中南海,到温家宝总理的办公室做客。这次,两人集中谈论的,就是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少数民族文化艺术。温家宝总理提出:“舞蹈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文脉。文脉传承就像血脉传承一样,要把傣族的文化艺术世代传承下去” 。刀美兰向温家宝总理保证:“我有生之年一定要把我们民族舞蹈艺术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从1961年到2009年,在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和共和国两位总理的见面经历,让刀美兰传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的责任感尤为强烈。

  “我们这个民族有那么悠久的历史,那么灿烂的文化,血脉不能断,一断就完了。老祖宗传下来几千年的好东西,我们还得交代给我们的下一代,要不然怎么对得起他们啊。对不对? ”

  作为一名优秀的傣族文化使者,在60年的从艺道路上,刀美兰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走遍了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把傣族舞蹈艺术介绍给了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看过刀美兰演出的人,无不为她的表演折服。

  有一件众所周知的“趣事” 。1956年,刀美兰随周总理访问缅甸。本来要演好几场,但刚演出完第一场,便被送回了国内。原来,缅甸小王子看到刀美兰演的“孔雀公主” ,非常喜欢她,就想“抢亲” ,把刀美兰留下做自己的王妃,还托人说到了周总理那里。周总理为了保护当时年龄还小的刀美兰,就连夜安排人把刀美兰送回国内了。

  因为刀美兰孜孜不倦的努力,人们对傣族独具特色的舞蹈艺术、对这个民族的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无论是象脚鼓、葫芦丝、贝叶经,还是傣族传统特色的慢轮制陶、织锦、纸伞、造纸、烧酒、剪纸,或者傣族舞蹈、傣族音乐、傣族章哈等特有艺术种类,它们犹如一颗颗闪耀的明珠,共同组成了灿烂的傣族文化。对于刀美兰来说,哪一样都珍贵无比,哪一样都得一代一代好好传下去。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传统民族文化不可避免地遭遇传承危机。

  比如象脚鼓和象脚鼓舞。这种鼓因形状像大象的脚而得名,是傣族传统歌舞中必不可少的表演道具。象脚鼓舞是傣族地区流传很广的男子舞蹈。过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村寨迎宾等,傣族人都要跳。但是刀美兰敏锐地注意到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象脚鼓现在很多时候只是成了一个摆设。一方面,一些鼓在制作中,只是表面有个样子,根本打不响;另一方面,能跳正宗象脚鼓舞的人越来越少。

  为此, 4月11日,刀美兰专门带着记者,驱车3个小时赶赴西双版纳的勐腊县勐腊镇,来到地处深山中的曼旦村,考察这里的象脚鼓舞传习所,参观手工象脚鼓制作和象脚鼓舞表演。

  在传习所,刀美兰为这里依然保留着原汁原味的手工制作象脚鼓技艺所振奋。看到传习所里的傣族象脚鼓舞传承人波罕丙带着村里的十几个男孩子,在院里跳起象脚鼓舞,她更是兴奋,鞋子一脱,直接上场跟着跳了起来,并对波罕丙“放话” :“把最难的都跳出来,我接得住。 ”跳完了,她用水冲冲脚,穿上鞋子坐下来,就迫不及待地与波罕丙交流起来。

  “传承比命还重要啊。 ”刀美兰说。

  “大象是我们的吉祥物,象脚鼓是吉祥的东西。过去我们女人是不能碰的,只有和尚、男人才能碰。这个东西怎么发展,怎么借鉴,又怎么巩固?我觉得就要像我们的舞蹈艺术一样,不能被人家吃掉,而要吃掉它。 ”

  王施晔对象脚鼓也是情有独钟,对象脚鼓传承的看法也与刀美兰一致。

  “1951年,我第一次到西双版纳,是随中央访问团,坐傣族的小木船过来的,一个船上只能坐8到10个人。刚到这里,就听到了象脚鼓和铓锣的声音,当时还很好奇。后来就知道了,一听到象脚鼓声,就快到寨子了,或者今天又是什么节了。这是民族的血脉、民族的根,民族的魂啊。不管‘动次打次’多么流行,傣族象脚鼓舞永远不会丢掉,这种文化是永远不会消失掉的。 ”

  “民族化,不是化民族。现在生活变化很大,你看我们的竹楼都从一代到二代现在到三代了。生活节奏加快了,象脚鼓的表演,也可以考虑从制作开始,音响、音色,敲击的节奏,速度,能不能敲得激烈点,但又不能是非洲的那种鼓,敲得嘣嘣嘣嘣的。就像10年前,我写了短歌《勐沙松》 ,去年,我又改写了,加强了男声。以前大家都觉得傣族的歌舞都是软绵绵的,放进男声,节奏感就加强了,效果也很好。 ”

  王施晔提到的《勐沙松》 ,如今,正在西双版纳到处传唱。而且,刀美兰还把它编成了广场舞,已经在北京等地开始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傣族的舞,傣族的歌,傣族的文化。

  六、愿千千万万“小孔雀”飞向蓝天

  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最终要靠孩子。上世纪90年代初,刀美兰在西双版纳和德宏创办了两所“刀美兰民族希望学校” ,目的就是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少年儿童接受文化艺术教育和熏陶,培养和造就少数民族文艺人才。

  “我自己就是受到党的培养才没有埋没在小小竹楼里,每每回想起来,就更加坚定了决心,觉得应该为少数民族边疆的穷孩子们做一点事,将自己从艺60年的经验传给后人,培养更多的人才,出更多的精品。希望能有千千万万的‘小孔雀’飞向蓝天,飞向世界。 ”刀美兰说。

  学校创办时期的艰难,刀美兰和王施晔至今难忘:那时他们的两个孩子还没有参加工作,加上老人需要照顾,但他们的退休金加起来只有一两千元,家里负担很重。为了办学,老两口坐火车从云南到北京来回跑了不知多少趟;春节,就在一个小招待所里吃方便面过。为了筹措资金,王施晔急得头发都掉光了,不管多热的天都戴着帽子,而刀美兰自己的心脏也落下了毛病。但一想到自己的幸运,人民给予的荣誉,还有对辍学孩子的担忧,他们就又义无反顾地到处去求助,这里要两万,那里要三万,还得到了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支持,最后终于凑够了钱,学校建成了。

  这是个什么样的学校?4月10日,记者随刀美兰一行,走进其中一所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的学校一探究竟。

  孩子们对刀美兰的熟悉和喜爱,大大超出记者的想象。

  在学校门口,同学们列成两列长队,载歌载舞欢迎他们敬爱的刀老师的到来。下课铃响,“刀老师来了”的消息迅速传遍整个校园,同学们蜂拥着来到操场,挤在刀老师身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好多同学还拿来了小本子,要刀老师签名。很快,要签名的越来越多,排起了几十米的长长的队伍。上课铃响,一些没能等到签名的孩子,忍不住哭起了鼻子。

  在学校的排练室,刀美兰观看了孩子们的舞蹈训练,亲自做起了示范。“注意看这几个手势的区别,这是爪,这是掌,有大掌,有小掌” ,“身体摆动的幅度不要太大,要想象这是我们傣族姑娘走路的样子,很含蓄的,没有这么大幅度” ,“你们眼前就是美兰味的舞蹈,这几点掌握了没有? ” ……刀美兰还观看了孩子们表演的一台傣族舞蹈节目《勐沙松》 ,孩子们有模有样的表演,让刀美兰不住称赞:“这苗子多好! ”

  看到孩子们健康成长,刀美兰不忘幽上一默。临走时,她大声问:“刀老师美不美? ”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美! ”她又问:“刀老师好不好? ”同学们又大声说“好! ”声震校园,久久回荡。

  这声音里,包含着孩子们的成长与感恩,更包含着刀美兰的欣慰与自豪。

  在不远的将来,一只只“小孔雀”又将从这里起飞。

  七、结语

  在刀美兰的出生地——景洪市的宣慰街,有一棵大青树。

  每次回乡,刀美兰都要来到这里,来到这棵大青树下仔细看看。

  大青树是傣族的神树,在傣族人的心中异常神圣。神圣到什么程度?在旧社会,规定女人是不能坐在下边的。在傣族人的每个村寨,都会有一棵大青树,那是他们的守护神。

  刀美兰从小看着这棵大青树长大。它在她印象中,永远是枝繁叶茂。有一年大旱,大青树叶子全都枯黄了,眼看就要死了。结果,一场雨过后,马上又是一片葱绿。神奇!

  刀美兰说:

  “大青树为什么能永远枝繁叶茂,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了大地里。扎得越深,才能立得越牢,才能长青不败。 ”

  “我是傣家的女儿,傣家的人民,傣家的生活,傣家的文化,就是我舞蹈的根。 ”

  “60年风风雨雨,我是幸运的。没有人民,就没有我的今天。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