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艺苑 >> 正文

走进徐冬冬的抽象世界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4日11:11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詹国枢
四季     徐冬冬四季     徐冬冬

  站在徐冬冬的抽象画《四季》前,我久久无语。

  说实话,我没看懂。

  或者说,没有读懂。

  徐冬冬说,画,是需要读的。认真读,用心读。慢慢地,你读懂了,就进去了。进去了,你就会感动。感动了,画家就成功了。

  这是四幅中国画,确切地说,四幅用中国宣纸“画”成的抽象画:春、夏、秋、冬,取名《四季》。徐冬冬的画,乍一看,与传统中国绘画并无二致,材质都是宣纸,用的都是毛笔,颜料都是水溶。不同的是,他要先将宣纸用手反复搓揉,现出许多纹路折皱,这才手执毛笔,向着这一方宣纸狠狠地戳将下去,勾、勒、点、染、皴、擦、抹、涂……尽情宣泄,肆意挥洒!

  趁着水分尚存,画面朦胧之际,他操起毛笔,再来第二遍、第三遍……直至第十一、十二遍!一幅画,几乎要画一整天,有的巨制,甚至要画数十天。

  数十天内,不再出门!

  如此饱蘸激情和颜料“画”出来的作品,第一眼看去就会被深深打动!好家伙,画面竟如此新鲜、如此怪异、如此夺人眼球!

  打动归打动,毕竟,我没看懂。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詹:徐老师,这幅画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徐:对不起,我没法告诉你。如果我能告诉你,你一眼就看懂了,这还能叫做抽象画吗?

  詹:难道抽象画就不告诉人们一些什么,不希望让人们看懂吗?

  徐:当然不是。它是要告诉人们一些什么,但抽象画的欣赏与理解,与一般绘画完全两码事。

  詹:有何不同?

  徐:中外绘画,大体可分三类,一,意象画。也叫具象画。画什么像什么。二,印象画。依凭画家脑海中的印象,用色块和光线把这些印象在画布上呈现出来。三,抽象画。没有具体形象,一眼看不出是什么物件,但是,在画面的背后,隐藏着许许多多东西。

  詹:隐藏着许多东西?不也是具象的吗?

  徐:当然不是。这许许多多的东西,是抽象的、精神的,而不是具象的、物质的。所以,欣赏抽象画,需要想象力。你得调动你的记忆,发挥想象力,“看”到越多,“悟”到越是丰富,这画就越是成功。

  詹:也就是说,面对同一幅画,不同的人会“看”到不同的东西?

  徐:对了,这正是抽象画的魅力所在!一百个人看同一幅画,可以看出一百种不同的内容,产生一百种不同的感慨!

  詹:唔,我似乎有些明白了。虽然此画你命名为《四季》,但只是你的感觉。或许,我看到了完全不同的东西,将它取名为《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不也可以吗?

  徐:当然可以!看来,你开始入门了?

  谈话至此,回到《四季》,看看我们到底能“看”到些什么吧。

  《四季》,由4幅绘画组成。4幅画色彩基调不同,画面的色块、线条等基本元素也大不相同。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幅画,仿佛都是乘坐飞机在高空对着地面的航拍摄影,隐约间可以看到山脉、水流、草地、湖泊、滩涂、乱石、森林、沙漠……而且,越看越真,越看越像!但是,只要你的视线稍一离远,这些景物又全都消失了,模糊了,变成一片片、一块块、一簇簇异常奇妙的色彩融和!

  细品《四季》,越品越有味道,越看越觉得难以看透!我有些激动起来!为什么激动?我说不出来。但就是激动,仿佛撩拨了心中那根久久未曾触动过的心弦,又仿佛唤起了儿时某种微酸微甜的回忆!

  越是欣赏徐冬冬的抽象画,越是对作者产生浓厚兴趣。信手翻开桌上一份杂志,上有其经历介绍:

  徐冬冬,字苦藤,生于1959年北京一书香门第,是一位颇具天分的画家,1986年,年方27岁的他出版了《徐冬冬诗画集》,时任中国美术馆馆长刘开渠撰文称赞他是一个“有鲜明特点和具有艺术才能的画家。”

  1987年,中国美术馆在主大厅为徐冬冬主办了个人作品展并收藏其作品,在中国美术馆历史上,徐冬冬当属最为年轻的举办个展的画家。

  1990年,由文化部和中国美术家协会联合举办了《徐冬冬足迹——十省市巡回画展》。

  2001年,联合国主办的“中国画家徐冬冬回顾展”在联合国驻欧洲总部举行,一幅《听闻残雪话春曲》被联合国永久收藏,徐成了第一个由联合国主办个人画展并收藏其作品的中国画家。

  ……

  然而,到了2003年,徐冬冬却悄没声儿地从公众眼中消失了,一消失就是10年!

  他,几乎被人们遗忘。

  ——你为什么你要归隐田园,从公众眼中消失呢?

  ——这个嘛!说来很复杂,其实也简单。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嘛。十多年前,当我志得意满、功成名就的时候,我反而苦闷了,我曾问过自己,徐冬冬,难道你这一生就这样在前人的道路上亦步亦趋地走下去,直至把自己复制成又一个石涛、一个八大,或者一个什么什么有名的画家吗?即使复制了,有名了,难道你就成功了吗?难道这就是你需要的人生吗?

  肯定不是!我想,我必须从前人的脚印里拔出来,创造一个全新的自己,我应该也必须做一个中国绘画界从未有过的画家!

  在意象画、印象画技法和作品已经几乎达到极致的当时,显然,只有从几近空白的中国抽象画中杀出一条血路!

  于是,闭门谢客,归隐山林。这一归隐,就是10年。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于是,有了《四季》,有了《围与不围》,有了《距离二十三》等一批比较成熟的作品。

  你认为你成功了吗?我问徐冬冬。

  成功恐怕还谈不上。但是,我已经看到了远方的一抹曙光。

  徐冬冬有些羞涩地笑着,看上去,他是那样年轻。虽然他已五十有六,年近花甲。

  这条路我是走定了!徐冬冬说,我还可以再探索10到15年,至少。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