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电影《战狼》剧照
“在汽车诞生之初,曾经有位汽车界巨头说过,如果你问一个三轮车夫想要什么?他的回答一般是三轮车。那是因为他不知道有汽车,我们需要引导他, 让他知道汽车,并想拥有汽车。观众并非不喜欢战争片,市场也并非不能包容战争片,观众和市场都需要合适的引导。 ”在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视野下的中国战争电影学术研讨会上,解放军艺术学院军事文化传播系军旅影视制作教研室主任、副教授詹庆生说。
战争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曾是一个显赫的电影题材和类型,其爱国主义情怀、英雄主义精神、炮火纷飞的战争场面、热血昂扬的斗志、团结紧密的革命情 谊打动了几代中国观众。然而,当下国产战争电影的势衰也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在荧屏上,一些“手撕鬼子”“手榴弹打飞机”等过度传奇化、过度娱乐化甚至粗 制滥造的抗战剧屡见不鲜,也引发了观众的不满。日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还针对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题材电视剧播出工作特别强调,全国省级卫视尤其是影 响力较大的重点电视台,要把握节奏,在宣传纪念期安排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抗战剧播出;要把好内容导向关,宁缺毋滥,对过度娱乐化的剧不得发证。 战争题材的影视剧要拍,而且还得拍好,但除了一些政策层面的支持和引导外,更需要广大影视工作者的努力和广大观众的支持。
随着电影《智取威虎山》 《战狼》的大卖,战争、军事这一不被业内看好的题材和类型再次引发了广泛关注。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索亚斌称这两部作品为“虎狼之作” 。张艺谋、冯小刚等大导演都曾拍摄过战争题材的电影,这些电影也反映了近年来战争题材电影的演变。索亚斌说:“ 《集结号》中的敌人是虚化的。 《南京!南京! 》并没有达到《晚钟》的高度,虽然陆川一厢情愿地想超越民族主义,上升到人道主义的高度,但是《南京!南京! 》失败了。 《金陵十三钗》还原了日本侵略者都是杀人狂魔的本来面目,他们只不过是有些风雅的趣味而已,但并不能改变其恶魔的本质。直到《智取威虎山》 《战狼》的出现,标志着战争题材在商业美学上和类型电影创作上的成熟,和《集结号》一样, 《智取威虎山》中的敌人也是虚化的,土匪攻打夹皮沟的情景设计是《七武士》式的。 《战狼》的类型元素更为丰满,价值观内核更为明确,我想这也是由于吴京在香港多年拍电影的经验所致。 ”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电影人曾向苏联经典的战争电影《雁南飞》 《一个人的遭遇》 《第四十一》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取经,在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智华看来,新中国的战争电影发展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1949年至1976年,战争电影充满了爱国主义精 神和豪迈的英雄主义情怀,这一时期的战争电影大多具备阳刚气质,如《英雄儿女》 《地道战》 《地雷战》等; 1977年至1999年,战争电影突出了军人的普通人侧面,展示了军人的普通人生活,如《小花》《一个和八个》 《血战台儿庄》 《大决战》 《高山下的花环》 ,既有中国人民浴血奋战的场景,又拍出了战争的残酷、紧张、难以预料,谢晋、翟俊杰等导演拓宽了战争片的戏路;2000年到现在的战争电影表现手段多元 化,无论是价值取向、故事走向、还是对战争中人性、人道主义、各种社会观念的思考都更加丰富,其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更符合中国的国情,然而,中国的战争电影 在国际上的话语权还很弱,像“南京大屠杀”这些历史事实还没有真正进入国际视野,抗战影视作品存在一些游戏化、片面化的问题,这需要中国影视工作者在今后 的创作中认真改进。
近些年,中国战争电影则更偏向好莱坞化。好莱坞战争电影也发展到了新的高度。索亚斌说:“ 《无耻混蛋》尽管采用的还是‘小分队’模式,但是已经开始反思电影本体, 《狂怒》既肯定了英雄主义,又批判了战争对人性的扭曲。 ”詹庆生认为,刚刷新国产战争电影票房纪录的《战狼》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模式可循的,其类型元素非常像好莱坞战争电影。詹庆生说:“ 《战狼》的故事接近好莱坞个人化战争,个人英雄主义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讲述性别差异的故事模式都和美国的主旋律大片《壮志凌云》类似。其制片方式和美 国一样,都是军地联合,借船出海,片方联合军方,军方协助片方。 ”
战争影视作品的影响力不容小觑。詹庆生说,他曾经下部队基层调研,有八九成的年轻战士表示,正是因为看了电视剧《我是特种兵》之后才来参军的。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对年轻人的影响很大。对此,索亚斌认为,好的战争电影应该是个人的选择与国家价值契合的作品,这样的电影更有感召力。他举例道,好莱坞战 争片《拆弹部队》 《美国狙击手》中的主人公的选择都是个人化的,但这种选择响应了国家价值的呼唤。詹庆生说:“我国的战争电影应该注意战争题材的现代转化,让过去的历史事 实跟今天的现实产生共鸣,发掘历史观念、历史价值,让战争电影更符合当下观众的所思所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