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超脱现实视域的局限

——看“第二届青年工笔画展”有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20日12:39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杨小彦
游梦(国画) 廖晓青游梦(国画) 廖晓青

  4月16日,“青春心印——2015第二届关山月美术馆青年工笔画展”在莞城美术馆开幕,共展出63位青年画家的近70幅工笔画作品,为观者带来了一场工笔画百花齐放的亮丽风景。

  “在中国画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衍变的过程中,工笔画的现代形式的衍变存在着诸多困惑。一方面,工笔画丰厚的传统使得我们在进行工笔画现代形式衍变的探索过程中无法绕开历史的积累;另一方面,时代的变化、丰富的现代生活常常引起我们内心产生变幻莫测的涌动,传统工笔画的严格的程式化和规范性在表达内心的感受时往往让画家觉得无所适从。当然,这种困惑并不等于是当代工笔画创作的消极停顿,而正说明思考问题的深化,是工笔画向现代形式衍变所必然经历的蜕变过程。”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说,“青春心印”通过专题展的形式,多角度地展现了关山月美术馆对“70后”“80后”这一艺术群体的研究成果。由于这些年轻艺术家接受的艺术教育是中西结合的,成长的社会环境是开放、包容的,所以无论是技法或主题,他们的作品都与传统工笔有着很大区别。

  我一直认为,当“80后”甚至“90后”登上人生舞台后,趣味一定会发生一种断裂般的变化,我所一直以为的“趣味边界”将成为艺术领域彼此对视的新常态。这一次关山月美术馆所组织的“青春心印:第二届青年工笔画展”似乎印证了我的判断。

  本来,工笔画作为传统画种,自有其一套语言与创作习惯,和大写意的风格完全不同。精确、洞察造型细节,用专注定义时间,以及铺陈之严谨,使这一画种成为描绘人物与花卉的重要平台,所画物象,需要一丝不苟地予以认同,让它成为自然的另一版本。于是,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这种传统导致工笔画的“客观性”,甚至有人认为这多少会损害其中可能的精神意义。

  但是,现在看来,这些年轻人尽管从事工笔画,但他们似乎找到了某种可以和其一丝不苟的传统配合的全新概念,比如,把匹配自然变成截取自然某一部分的方法,让局部成为观看的理由,变物象质感成为图形的构成,然后又让这构成通过搭配而形成一种隐匿的超现实方法,使之超脱现实视域的局限,而成就一种图像思维的可能。从这一点看,这些年轻的“80后”“90后”艺术家,正在用变异的手法颠覆传统的样貌,或者反过来,用传统的样貌颠覆传统的程式,使之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这一点颇让人受到鼓舞。

  是的,这个展览所展示的意义只是初步的,他们仅仅在开始,但我不得不承认,这是一种重要的开始,那种指向新时代的意义正是在这重要的开始中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力量。断裂正是在这里发生的,画家不再是画自然物象,而是截取一些有意义的图形,然后重新构成,以便进行视觉思考。其实这就是全部意义之所在,让画面更视觉化,而不是更文学化,但丝毫没有取消图形的叙事性。这一叙事性的实现,恰恰是通过构成而完成的。

  不知观众在欣赏了这些年轻人的工笔画作品之后,对我所言是否会有同感。我以为是一定会有的,因为作品本身,只要你盯着看,它们就会自动发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