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民心是真正的根据地”——访报告文学《根据地》作者李延国、李庆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9日09:30 来源:人民日报 周飞亚

  冀鲁豫,一个曾经无比耀眼、如今却似乎已被淡忘的名字。

  它曾是中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战略地位最重要的革命根据地。“得冀鲁豫者得天下”“新中国是从冀鲁豫来的”,张闻天、陈云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的评语,尽管时光远逝,仍令人深思。

  幸而,历史不仅存在于资料史册,更存在于人心。冀鲁豫,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据地,是中国共产党人不能忘却的记忆。两位军人出身的作者拿起了笔。于是,有了这洋洋40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根据地》。

  记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一部报告文学?

  李庆华:《根据地》缘起于我担任导演的几部纪录片。我关注这个题材已经有十几年了。2000年,我参与筹建菏泽市的冀鲁豫边区革命纪念馆,开始大量接触到这方面的资料文献,从此就陷进去了。这些年来,我跑遍了冀鲁豫三省,还几次到贵州采访当年的南下干部,拍了《八千里路云和月》《永远的冀鲁豫》等相关纪录片,反响很不错。

  但是,了解得越多,越感到这段历史的厚重,越觉意犹未尽。而此前,还没有一部文学作品完整表现根据地的故事。于是,在菏泽市政协的建议和帮助下,我与作家李延国合作完成了这部作品,以填补这一题材在报告文学方面的空白。

  记者:这部作品被誉为“党史教材”,它具有怎样的现实意义?

  李延国:写这本书,就是希望能让历史照进现实,照进未来。

  我把思想领域的战争作为主线,选用的都是最有现实针对性的材料。抗日战争中,共产党人能够创建起根据地,是因为以明确的宗旨和严格的纪律赢得了民心;而解放战争中能够巩固根据地,代表了一个人心所向的清廉的政党对一个严重腐败的政党的胜利。这里面包含了当年的国民党与共产党的对比,也包含了当年的共产党与今日的共产党的比较。比如今天的“八项规定”,和当年根据地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多么一脉相承!就这样,几乎每写一个故事,我都会想到现实。

  根据地是共产党的执政之基,它不是一个地理、军事或政治概念,而是“人民”的化名。在革命战争中,敌人曾拥有比我们更大的地盘,但那只能叫“敌占区”,不能叫“根据地”,因为他们没有得到民心。作为历史名词的根据地1949年就没有了,但精神上的根据地一直存在。民心才是真正的根据地,这是今天以及今后都不应该忘记的,也是这部作品想要提醒大家的。

  记者:作品脱胎于纪录片,那两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哪里?

  李庆华:纪录片是一粒种子。它以表现崇高的精神为主题,以情动人,但篇幅毕竟有限;报告文学重在反映根据地的全貌,因此在纪录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扩充。比如政权建设这一段可能相对枯燥,但没有这一段,就无法全面展现根据地的历史。

  另外,从两者的标题就可以看出,纪录片还是着眼于展现冀鲁豫根据地的历史本身,而报告文学将主题做了提升——从地理上的根据地到精神上的根据地,也具有了更明确的现实指向。

  记者:与一般的长篇报告文学不同,《根据地》是由短篇故事集合而成的。为什么会选择这种看起来比较分散的结构?

  李延国:我把这种结构称为“卡片式”。以故事卡片来拼贴出根据地的全貌,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作品涉及的人物、事件、背景材料太多,无法用一条完整的情节线来贯穿;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短的故事更适合当代人的阅读习惯,每个故事之间相对独立,读者能利用碎片化的时间来读。

  在写的过程中,其实也有人泼冷水:现在谁还看这个?这也使我们格外注意作品的可读性和吸引力,比如每一个短篇的标题都是改了好几遍的。一部作品,一旦离开作家的写字台,她便成为一个独立的生命,读者是否喜欢她,决定了她能够走多远。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