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综述 >> 资讯 >> 正文

媒介变革下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产业发展前景

——第6期“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综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3日10:18 来源:中国文化报

  

  论坛现场   本报记者 陈 曦 摄

  本报记者  杨晓华

  主题:媒介变革下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产业发展前景

  时间:3月29日

  地点:第二书房金中都公园馆

  主办:中国文化报社理论部

  嘉宾:

  邵燕君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全国网络文学研究会副会长

  马  季 中国作家网副主编、中国作协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负责人

  陈定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数字信息室主任

  丁国旗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文学批评研究室主任

  庄  庸 中国青年出版社新青年读物工作室主任

  刘  涛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刘  英 网络文学大学常务副校长、17K小说网创始人

  李  岩 第二书房创始人、馆长

  主  持:

  徐  涟 中国文化报社副总编辑

  3 月29日,“艺海问道”文化论坛邀请邵燕君、马季、陈定家、丁国旗、庄庸、刘涛、刘英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作协、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艺 术研究院、17K小说网站的网络文学专家和网络写手,聚焦“媒介变革下的网络文学生产机制及产业前景”,总结网络文学的发展概况,探讨建立多元共生的文学 生态,分析网络文学产业发展的前景与模式,并对网络文学在中国文化战略布局上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深入研讨。

  中国文 化报社副总编辑徐涟欢迎各位专家莅临论坛,并介绍了举办本次论坛的主旨。她说:“一方面网络文学蓬勃的发展现状,需要我们从理论上对这种文艺创作形式进行 总结和梳理;另一方面,近几年来网络文学改编成影视剧、开发为游戏,作为文化产业的兴起与迅猛发展,也促使我们要从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进行更为深入的探 讨。”

  徐涟认为,最初的网络写作只是把传统文学搬到网络,零门槛吸引了大量的文学爱好者,特别是难有机会发表文 章的年轻人。但随着写作者对全新的互联网特性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文学的形式、节奏、风格、体裁都发生着很大的变化,逐渐形成了网络文学独有的特点。形式的 变化必然影响风格的变化,网络文学3000字左右一个章节,短句子,长篇,语言文字简洁,故事起承转合,故事性大大盖过文字技巧,这些都与网络载体特别是 移动终端的特点紧密相关。但从诞生之日起,网络文学也一直面对质疑与问题:良莠不齐,泥沙俱下,过度的商业化和工业化流程的类型化写作。此外,在当代文学 评论的格局中,网络文学评论是一个薄弱环节,专业批评家和网络文学作者很难进行有效沟通。而随着一大批网络文学作品改编为影视、开发为游戏,网络文学影响 力日益增强。“网络文学全产业链的出现使得网络文学超出原有范畴而成为资本运营的新战场,这就需要我们深入探讨如何将网络文学的文化原生态聚合地,提升为 文化产业链的孵化器。”徐涟说。

  为何网络文学

  “风景中国独好”

  2014 年被众多学者称为网络文学元年。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认为,对网络文学而言,2014年是关键之年,这一年特别重要的两件事情,一是资本行动,一是净网行 动,这两个行动使中国的网络文学从某种化外之地,进入到文学场。这个场存在资本力量、政治力量,还有网络文学的原生自主力量和媒介的力量。但是,“媒介革 命在全世界发生,为什么网络文学在中国独好?我的结论恰恰因为中国特殊的文化生态,为网络文学提供了机遇。”对西方等其他国家而言,他们一方面有着丰富的 类型小说的传统,另外一方面存在成熟的基于丰富的感官感受的ACG(动画Animation 漫画Comic 游戏Game)文化,这就使得纯文字网络文 学的重要性很难像中国这样凸显出来。

  中国作协全国网络文学联席会议负责人马季较早从事网络文学研究。他早先以传 统文学期刊编辑的身份考察了网络文学崛起造成的影响。1999年前后,文学期刊的编辑们大多认为网络文学队伍中一方面卧虎藏龙,另外一方面乱七八糟。他坦 承那时候“有口无心,还不愿意把身价放下来。影响大的期刊的编辑基本上都有非常顽固的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情结”,但90年代开始文学期刊呈现出颓势。 “当代文学期刊的东西不断重复自我,一些所谓的名家没有动能,文字上没毛病,技术上没毛病,内容却苍白,他们已经脱离现实。”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网络文学的 蒸蒸日上。马季认为,新中国成立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文学的那个盘子大了一点,我们学了好多西方的东西。让现在的盘子更大,我们要有更大的想象力维持, 否则就会萎缩。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陈定家认为,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中国文学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一个是市 场化的体制转型,第二个就是数字化生存的转型,实际上就是网络转型,这两个转型带来的结果就是评论家白烨说的“三分天下”——以文学期刊为主导的传统型文 学,以商业出版为依托的市场化文学,以网络媒介为平台的新媒体文学。

  中国青年出版社副编审庄庸认为,在网络的作 用下,不但年青的一代,中国社会各群体正在重新细分,细分以后重组。互联网+时代,部落化、微社群和亚文化趋势在融合,一融合,就产生了强大的族群认同及 文化建构。这不仅仅是一个寻找最佳商业模式的问题,对于文化来讲,则产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形态。网络文学的发展和表现证明了这一点: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 网络文学创造了一个新的文学样式。每一种新文体、新的叙事方式意味着将产生新的一种话语权的争夺,尤其它涉及年轻人意识族群在互联网+时代不断迁徙,每一 次迁徙意味着年轻人的重新组织。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刘涛认为,网络文学是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多元 化的一种体现。因为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曾经一段时期,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相对单一化。从八九十年代以来,思想多元化才慢慢地表现出来了,并在90年代末以后找 到一个新的载体,就是网络,社会的多元化、复杂化在网络上日益充分地表现出来,甚至铺天盖地。

  网络文学的粉丝经济、

  泛文化娱乐性

  网 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包含着网络文学作品的启动、反馈、创作成型、消费、报偿及其相应的网络管理和可持续推进的一系列过程及其控制问题。对文学研究和批评界 而言,目前存在的尴尬是,众多的批评家并不了解网络文学的生产状况。数年前,邵燕君在北京大学建立了一个网络文学的研究兼创作小组,他们以粉丝和作者的双 重身份投入了对网络文学的内部观察和体验。邵燕君认为,以前的文学生产机制是用一种行政力量,建立了从中国作协到地方作协的一整套作家培养、选拔机制,这 使得村间地头爱写作的人都有渠道发表作品,都有可能成名成家,这一点对人口基数极大的国家是最重要的。“有这么一个机制,把上帝随意挥洒的文学种子再捞上 来这个很重要。”她说,莫言、贾平凹都是这套机制选拔出来的,但是这套机制在市场化转型之后,出现了大问题,就是圈子化了。“我们的评价机制越来越象牙塔 化,越来越跟普通人大众的标准隔离。”邵燕君认为,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和评价机制使得基层的作家,特别是年轻作家,可以通过在较为公正的一套商业化和细致 化的操作机制中,成为经济和名誉上的成功者。

  庄庸认为,网络文学从目前来讲有比较优势,它的粉丝经济、共享数据 库、泛文化娱乐性,决定了网络文学现在比任何一种文艺形式都更具有优势。当然,在网络文学之外也存在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其他社群经济,存在文化内容增值服务 的问题。他举例说,从《魔戒》到《哈利波特》,它们实际上比网络文学本身更能体现社群逻辑,也就是意味,不管是在哪一个平台上产生的文艺一旦能够掌握到这 种互联网+时代的微社群、亚文化这个逻辑,就同样甚至比网络文学更能制造现象级的作品。另外一点是,要看到网络文学也有短板,它的短板甚至是致命性的,比 如目前网络文学也在进入一种恐慌,一种焦虑,在寻找蜕变和转型,已经走到不是改良而是比较革命性的地步,其中版权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别去争论

  “是不是主流文学”

  网络文学的迅猛发展,也引起一部分人的警惕和争论。刘英认为这是过度敏感。在他看来,网络文学在如今,更多的是类型文学、通俗文学,它也探讨人性,但基本不是政治宣教式的东西,而是非常有趣味的东西。

  中 国社会科院研究员丁国旗认为,网络文学还是要坚守文学具有的精神,创作的规律。它只是文学著作的一种形式,就像水一样可以放在杯子里面,可以放在缸里面。 纯文学就是我们的“纯净水”,它进行提纯以后,对身体没有危害。网络文学则像矿泉水,是天然的,包含有益物质,但也难以避免地包含着一些有危害的元素。因 此他认为,要注重发挥网络文学批评的作用。“对网络文学的批评,是推动网络文学发展最好的扶持,所有的事物没有对手,没有批评,是很难发展的。没有批评, 发展也许会很平稳,但是有了批评,才能健康。”

  针对网络文学批评,邵燕君主张持一种“学者粉丝”的立场,就像目 前西方研究者存在这样一种观点:我确定我的立场,但并不表现在所谓感情上的客观超然。邵燕君认为,应该坚定不移地维护网络文学的原生的生产机制、部落文 化,总结网络文学现在已经取得的文学性和经典性成果,并且和伟大的文学传统去连通。在媒介融合的时代,中国网络文学可以具有自己的新位置和新使命,那就是 充当国家主流文艺发展的孵化器。现在网络文学、传统文学,不应去管谁是主流、谁不是主流的问题,而应该赶紧坐在一条船上,共同承担建构我国主流文艺的使 命。

  增强网络文学在

  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刘 涛认为,网络文学对既有的文学格局提出了两方面的巨大挑战,第一就是对体制机制。目前文学的体制基本上是行政化的体制。这个制度现在被网络文学挑战得非常 严重,不仅是平分秋色,甚至有要被压倒的感觉。另外,对文学观念也有一个挑战,我们目前的文学观念依然在上世纪80年代始的文学观念的笼罩之下。网络文学 对以前那种相对单一的文学观念有非常大的突破,各种类型的文学都得以在网络文学中充分展现。

  邵燕君十分确信网络文学将发展成为主流文学。她认为,我们一直讨论什么是网络文学,但是在媒介革命深化之后,界定网络文学概念,也许已经不重要。现在没有人说纸质文学的概念,因为纸质是主流媒介,但是网络文学一旦成为主流媒介,我们就会关注纸质文学的概念。

  庄 庸认为,网络发展前景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他针对网络文学的功能和网络文学在文化战略布局中的卡位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当中必须把握几个重点,即主流新 文艺重塑的重要性、国家文艺治理体系的重要性、党管文艺策略的重要性等。党出台文艺政治纲领就是在推动中国话语的构建、中国的理论体系的重新构造,进而参 与整个世界原理论创造,提出自己的话语和理论体系。这是十分核心的问题。在这种卡位中,网络文学有可能在吸引青年主体、中国话语体系构建中起到重大的历史 作用。

  本次论坛讨论热烈,脑力激荡。什么是网络文学,如何界定?在文学的总体格局中,网络文学的价值与使命是什 么?网络文学的研究如何深入展开,网络文学批评如何发挥引导作用?在互联网+时代,从产业角度来说,网络阅读业能否有更大收获?网络文学能否持续激发大众 文化的创造活力,在文学性与商业性共存共生模式下,创作焕发新的能量?专家学者们交换观点,提出问题,并一致认为需要更进一步地不断研究深化。

  精彩观点

  邵燕君:网络文学的重心在“网络”而非“文学”

  从媒介革命的角度出发,网络文学真正颠覆的不是雅俗秩序,而是构造雅俗秩序的印刷文明自身。在这个意义上网络文学的重心在“网络”而非“文学”——并非“文学”不重要,而是我们今天能想到的和想象不到的“文学性”,都要从“网络性”中重新生长出来。如果我们把“文学性”比喻成精灵,它从竹简、从绢帛、从手抄本、从印刷书籍,以及从网络屏幕中钻出来,面目肯定是不一样的。所谓“内容一经媒介必然发生变化”,这正是麦克卢汉那句著名警句“媒介即信息”的核心要义。

  根据麦克卢汉的媒介变革理论,每一次媒介革命发生,旧媒介不是被替换了,而是被包容了,旧媒介成为了新媒介的“内容”,如“口头文学”是“文字文学”的内容,“纸媒文学”是“网络文学”的内容,而旧媒介的艺术形式升格为“高雅艺术”,它们一方面以“亚文化”“小众”的形态存在,一方面作为“内容和人才”基地,为更主流的文艺样式输送资源。对此文明转型,麦克卢汉乐观地认为是对原始“口头文明”的“螺旋式上升”。

  马季:网络文学“大众化”的审美范式

  中国网络文学借助新媒体传播,对21世纪全球文学的发展是具有探索价值的。目前,网络文学与传统纸媒文学在创作方式上“各寻各路”。网络文学以在线写作、在线更新、即时互动、持续连载的传播方式,确立了其“大众化”的审美范式。传统文学特别重视小说结构,网络小说则更重视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对生活“可能性”的书写,在网络中则被转换成对生活“不可能性”的书写,超级异能、架空历史、宇宙幻想成为叙事的常态。

  尽管和主流文化有所交接,网络文学目前仍属于俗文化范畴,但我们不应该在雅文化和俗文化之间划出鸿沟。文化在任何时期都存在一定的变量,存在主流文化、边缘文化、正在崛起和逐渐消亡的文化样态。从文化发展史上看,中国的文化高峰往往是在俗文化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产生的,也可以说,失去了俗文化的土壤,雅文化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当代社会正处于大变革时代,文化流动加速,信息流量暴增,文学作为整合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在互联网上已经发挥了巨大作用,仍存在无穷潜力。

  陈定家:网络创作是一种“互动书写”

  网络创作是一种“互动书写”。数码技术能便捷地形成“超链接设计”,整个网络就是一个庞大的“超文本”。作为巨型超文本的网络中的每一作品都将从符号载体上体现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或者某一文本通过存储、记忆、复制、修订、续写等方式,向其他文本产生扩散性影响。电子文本叙事预设了一种对话模式,这里面有逻辑预设、文学预设、修辞预设和语用预设,又有传统写作所没有的虚拟真实、交往互动和多媒体表达。在网络超文本的海洋中,作者、作品与读者,从内容到形式,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相较于纸媒文本而言,超文本具有去中心、尚变化、低门槛、零深度、一频制等迥异于传统文本的鲜明特性。

  在网络文学中,超文本的链接让读者可以在无穷尽的阅读可能性之中尽情尽兴地游荡,在网络的登录处,最初的文本或许会如机场的跑道一样清晰,但随着游览眼界的不断扩大,一条条道路,渐渐变得越来越小,作为网上逍遥客,我们究竟“从何而来,向何处去”,有时也变得不再十分明确。对文学来说,这是福是祸,我们只能把答案交给明天。

  丁国旗:网络文学对人的个性发展有所成全

  互联网改变了传播的一些基本方式。尤其是网络的大众传播是建立在人际传播基础之上的,同时,网络还有了社区类型的小众传播,比如“讨论社区”就反映出更多的人类传播的原始状态。媒介的发展最终应该对人的个性发展与自由有一个成全,网络文学的确做到了这一点。如“在网络作者那里,由于没有功利的驱使,他们可能更能沉浸于审美的表达;由于没有审查制度的存在,他们可能更为直抒胸臆;由于没有诸多文学清规的桎梏,他们的表达可能更为自由,他们的作品可能更有原汁原味,质朴清新”。传播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文学本体观念的变化,有人从文学角度总结出网络文学书写的四个特点:民间立场,叛逆立场,众声喧哗,贴近当下。这些都是网络文学的强势所在。

  (刘 茜 整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