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美术 >> 美术动态 >> 正文

“低科技”中的“高精神”

——从蔡文颖的艺术说开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1日15:21 来源:中国艺术报 张亚萌
  北京的地球(动感雕塑)蔡文颖  北京的地球(动感雕塑)蔡文颖
柔软的虫(动感雕塑)蔡文颖柔软的虫(动感雕塑)蔡文颖

  数学家杨乐展示一组由数学公式在电脑上绘出的图画,绚丽到吓坏一干“设计猿” ,谭盾破除音乐会的“大忌” ,让听众现场扫码,依据他的手势播放《隆里个隆》的音乐,更不用说乔布斯设计出原本如同艺术品的苹果产品,爱吐舌、吃冰淇淋的爱因斯坦拉完小提琴就琢磨出了E=MC 2……上世纪80年代,艺术与科学的关系就已经被艺术界和科学界充分讨论;在如今高科技、多媒体技术控制我们的生活,甚至主宰我们精神的时代,艺术与科技更加密不可分。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从科学领域“跨界”到艺术领域的华裔艺术家蔡文颖的“艺术与科学” ——蔡文颖创作成就学术研讨会近日召开,透露其艺术回顾展将于2016年5月在泰特现代美术馆展出的消息,又让国内艺术界重新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微妙关系和当下在艺术创作中的蓬勃风貌。

  艺术与科技如何结合

  “二战后,世界对艺术家的压抑情绪通过艺术的方式更容易释放出来;同样,观念艺术的活跃,也与20世纪末科技的大发展密切相关。 ”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说。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各国在军备、航空、科技领域的竞争促使科技的腾飞,“科学的高速发展为艺术提供广阔的可能性,艺术与科学一道,成为开启人类思维的方式,它同时也提升了科学创新的能力。 ”中央美院教授余丁说。“阿波罗登月”这个“故事”结结实实地给了艺术家无限的创作畅想;同样,科学家也能从伽马射线和贝塔射线中感受到艺术之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位于美国西海岸的洛杉矶艺术馆做了“艺术与科技”的大型项目;而在东海岸,劳申柏发起的“艺术与技术的实验” ,引起全球艺术界关注的同时,也让策展人张尕看到了艺术家对科学发展的敏锐度:“当时无论是在麻省理工学院还是贝尔实验室,都设立了艺术家与科学家合作完成项目的机构,蔡文颖就是其中的代表。 ”作为动感雕塑的先锋,蔡文颖创造了一种对周围的声音回应而震动的艺术形式,捕捉和再现大自然的辉煌。他的雕塑利用金属、玻璃纤维和光,来重现植物状的有机形体,配合周围环境中的声音和音乐翩翩起舞。

  在深圳雕塑院院长孙振华看来,艺术生产在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路径上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人工直接造型、人工间接造型,以及新媒体的视觉呈现方式——3 D打印、动态艺术、声光电艺术……它们之间不是替代关系,而可以并列存在。

  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认为,蔡文颖是上世纪70年代后人类社会进入后工业化的转型期,社会发展、科技进步、艺术探索等诸多典型特质都展现于那个时代的艺术家的鲜明一例,“20世纪的艺术发展史中,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是更新西方艺术的重要动力;艺术需要科学技术的启迪,科学领域也需要艺术的心智、想象以开启科学的探究。 ”他说。张尕认为,当下我们已经处于完全技术化的时代,技术已不是特殊的存在,而是渗透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连行为方式也被技术统治和规范,“所以我们说,社交媒体不是科技,而是意识形态,它构建我们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模式。 ”从这一点上来说,艺术中不带点科技,简直“不可理喻” 。

  神笔马良的时代要来了

  “中央美院雕塑系参与主办的曾竹韶雕塑奖展览,面向艺术学院的毕业生,每届都有1 / 4甚至1 / 3的作品与科技有关,其中动态雕塑、机械雕塑、感应式雕塑的科技含量都很高。 ”孙振华介绍说,鲁迅美院雕塑系分出“科学造型班” ,在三四年级学习物理、机械等科学知识,“越来越年轻的创作者关注到科技促发的雕塑产生的新面貌。 ”美国罗德岛艺术学院、芝加哥艺术学院都有科学实验室或者教研室,邀请科学家来给艺术生授课。“前几天我见到东京艺术大学的校长,据他介绍,该校现在要和东京大学联合建立实验室和平台,让艺术家参与到研发智能机器人的工作中;同时,他们还在筹建新媒体艺术学院,研发比如‘感应笔在空中一晃,就能看到立体的图像’的新媒体科技。 ”这“空中一晃” ,让范迪安感慨“神笔马良的时代真正要到来了” ——一个更广泛、深入的新媒体技术条件和文化语境中,通过艺术教育的人才培养来推动艺术家对新技术的关注,尤为重要。

  但艺术与科技,在当下创作中仍然呈现“两层皮” 。“我们的艺术家使用科技,往往喜欢拼凑一些灯光、彩虹,显得很形而上学,但没有文化的境界,其实很幼稚。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说。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丁宁遍览当下不少艺术学院的毕业展,使用的技术往往“偏冷” ,冰冷的视觉观感难以与精神对话,也难以令人难忘。“这是做科技艺术的难点——用了科技元素之后,重要的还是突出艺术的个性。 ”丁宁说。

  “从艺术的社会发生机制角度来看,科技对艺术的影响是内在的、工具性的、起点式的;所以,我们得把科技的应用看做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元素,而非外表附加的花招。 ”孙振华说。他认为可以用高情感平衡高科技,而清华美院院长鲁晓波亦认为,作品在展现时代烙印和未来可能性的同时,更要注重美的规律和自然的规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

  “我们的很多新媒体艺术,不缺时间性,缺的是音乐性,这是艺术与科技结合的时候,艺术家永远需要思考的问题。 ”丁宁说。这种“音乐性” ,在蔡文颖的作品中,则表现为以科技手段表达诗人李白所谓“陶然共忘机”的中国哲学。“也许我的东方传统影响了这一特性的形成;对东方人而言,人并不是宇宙的中心,所以人体不一定非得是艺术的主要形式,植物也可以作为基本图形,而不会导致作品减少意义或者影响力。 ”蔡文颖曾如是说。的确,东方的文化与思想可以浸润和丰富以科技“为起点”的当代艺术。“在科学转化为艺术的过程中,东方的思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东方的思维习惯和文化转化为以科学为媒介的现代作品中,超越了审美范畴,它是创造性的思维,亦是今天这个世界的财富。 ”能实证余丁这一番话的,是乔布斯和他的苹果系列设计——他们从科学出发,从东方思维中找到了实证主义之外的东西。“对艺术和科技都有修养,对艺术和科技也才会理解得深刻。 ”吴为山说。

  当所有高科技被消费殆尽,都会过时而成为“低科技” ,唯一能被留下的,是“低科技”中的“高精神” 。因为无论科技如何发展,艺术的本质都不会改变。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说,作品如微观的粒子,环境、观众共同促成了艺术,具有“共振的活力”和“动态的平衡” 。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