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打造一面让我们看到自己身影的镜子

——专访话剧《恋人》中文版导演谭韶远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4月01日10:19 来源:中国艺术报 温庄
话剧《恋人》剧照 话剧《恋人》剧照

  爱尔兰剧作家布莱恩·弗里尔是英语世界中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被称作“爱尔兰的契诃夫” ,他有30多部经典剧作问世,代表作有《舞在卢娜莎》 《自由之城》 《翻译》等。弗里尔载誉一生,作品曾获托尼奖、奥利弗奖以及纽约戏剧评论家奖。这么多年来,无论在纽约百老汇还是在伦敦西区,他的戏剧作品一直活跃在世界剧坛。然而在国内学界,研究弗里尔的人不多,其剧作也从未登上过中国大陆的舞台。近日由关锦鹏担任艺术总监、白光剧社制作的话剧《恋人》在北京演出后,获得不错的反响。 《恋人》是弗里尔的早期作品,写成于1967年,由两出看似独立实则有着千丝万缕内在联系的短剧构成。就这部话剧作品中文版的创作缘起及对于这部戏的艺术价值讨论,笔者专访了著名舞美师、话剧《恋人》中文版导演谭韶远。

  温庄:您认为将弗里尔的《恋人》搬上中国大陆舞台有着怎样的意义?大陆观众并不熟悉弗里尔和他的作品,您又是否有过担忧?

  谭韶远:这次之所以选择改编《恋人》 ,是希望可以弥补弗里尔的作品在大陆地区接近空白状态的巨大遗憾。我们将《恋人》进行创排搬上舞台,是为了让更多人领略到弗里尔对于生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于活在麻木环境中人群的关注。此番改编,一方面会充分保留弗里尔原著中突出的戏剧张力,原汁原味地呈现这部戏在叙事上严肃而又不乏幽默的特色,另一方面也希望用一种比较清新通俗的方式将古老的爱尔兰文化介绍给中国观众。

  我认为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大师都会关注人性本身这一共同的命题。话剧艺术是共通的,只是表达方式各有各的不同而已。在当下,我们的精神世界逐渐失去了一个标准,我们面对的生活中的压力、束缚与幻想中的美好,同弗里尔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恋人》中的人物是相似的。我们需要一面能够让我们看到自己身影的镜子,去观察和思考我们生活的环境和面临的问题。

  温庄:在您看来, 《恋人》表达了什么样的主题?这部作品又有着怎样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谭韶远: 《恋人》中有两段不同的故事,呈现了两组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生活经历的鲜明人物,他们所面对的结局却又是那么的相同。从艺术价值上说,两组故事必须要放在一起形成对比,才能引发观众更加深入的思考,才能引导观众从多种角度去理解人生、爱情、生活、死亡等等词汇的含义。

  从社会价值层面上来说,时下整体的社会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恋人们的爱情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不知不觉中一切都能产生微妙的变化。通过这部戏,我们想要表达的是: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经历的过程,通过爱情所延伸开来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构筑了我们的整个社会。这部戏希望能够和观众探讨生活的真相是什么,恋爱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该怎样面对人生、爱情和我们未知的生活。

  温庄:这部话剧的上半部叫《成》 ,下半部叫《败》 ,您认为弗里尔如此安排作品结构的用意是什么?

  谭韶远: 《成》与《败》讲述的是两段截然不同的恋爱故事,故事中的两对主人公的爱情均因为来自外界的一些干扰,比如世俗的压力、宗教(或社会制度)的束缚、婚姻的拘囿等等而遭遇到阻力和焦虑,剧作家以他独特的视角、深层的心理剖析,阐述了在宗教、家庭、社会因素等影响下的爱情的发展结果。所以《恋人》探讨的就是恋爱、婚姻与外界之间的联系,在那些东西的重重制约之下,幸福是否存在、幸福是否能被发现、幸福是否属于恋人等等一系列问题。

  温庄:艺术总监关锦鹏对于《恋人》的创排产生了怎样的影响?除了关导演,还有哪些人才加盟了《恋人》的创作团队?

  谭韶远:为了更好地还原弗里尔的这部经典名作,白光剧社组建了一个出色的团队。这部戏的舞美和灯光设计由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舞美设计师刘科栋以及当代芭蕾舞团灯光设计陈侠吉亲自操刀。形体指导是芭蕾舞名家王媛媛,艺术总监是关锦鹏导演。无论是艺术上还是观念上,关导演都给了我们莫大的指导与帮助,他对于整部作品的把握和关键点上的理解,对我们的影响颇深。有这些资深人士加盟,这对于整个创作团队来说都是一件既有压力又十分幸福的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