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民族文艺 >> 人物访谈 >> 正文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人生为舞蹈而旋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30日11:00 来源:中国艺术报 王渝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表演维吾尔族舞蹈《天山雪莲》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表演维吾尔族舞蹈《天山雪莲》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表演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表演维吾尔族舞蹈《摘葡萄》

  “相比有限的艺术生涯,文艺志愿服务事业却可以坚持一生。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因为在基层、在群众中间,向民间老艺术家学习请教,能够从中汲取艺术营养,融入自己的舞蹈艺术之中,并创作出更多让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

  ——迪丽娜尔

  “达坂城的石路硬又平啦,西瓜大又甜呀;那里来的姑娘辫子长啊,两个眼睛真漂亮……”近日,伴随着熟悉的旋律,身着艳丽红衫黑裙的维吾尔族女子在央视《艺术人生》节目的录制现场翩翩起舞,在快速的旋转中,裙摆如波浪般翻滚,每一个婉约的手势和明媚的眼神都将独特的西域风情展露无遗。都说舞蹈家的艺术生涯最短暂,谁能相信,眼前这位婀娜的女子已经年近半百?她就是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她以全部的生命热情,将舞蹈事业带入普通人不可想象的“高龄” ,至今仍然活跃在舞台上下,不愿停歇。

  穿上舞鞋,为舞蹈而“流浪”

  迪丽娜尔·阿布都拉出生在新疆一个普通家庭,自幼就跟随在新疆歌舞团工作的父母学习维吾尔族歌舞。12岁那年,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的老师到新疆招生,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去参加了考试,成功被录取。“我当时就特别特别想去北京,觉得北京是祖国最伟大、最神圣的地方。 ”迪丽娜尔说。她和一同被录取的几位同学,坐了四天四夜的火车,终于到了北京。她回想第一次到北京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下了火车,坐车经过天安门的时候,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觉得像是在做梦一样。 ”

  进入中央民族大学附中后,迪丽娜尔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舞蹈教育。由于中专教育改制,原本六年的学习时间被压缩到四年,老师们不得不加重课程和训练强度,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毕业后能够顺利就业。每天起床后,迪丽娜尔都要和同学们一起绕着操场跑30圈,然后将抬腿、下腰等基本动作各做300个,才被允许进入教室。“我们很多人的脚上跑得起了水泡,一做动作,水泡就磨破了,非常疼,但是很怕老师骂我们啊,就咬着牙坚持下去。当时有芭蕾课,要穿足尖鞋,两只脚被磨得血肉模糊,有的地方连骨头都能看见。晚上回到宿舍根本就不能直接脱袜子,袜子被脚上的脓血粘在一起了,要用湿布蘸着水一点一点地化开才行。 ”迪丽娜尔回忆道。当时同班的学生很多来自西部偏远地区,一群孩子从来没有离开过父母,特别想家。迪丽娜尔说:“我们的宿舍窗口对着北京的西山,因为来北京的路上火车经过了很多山,我们就望着山哭,心想翻过那座山就是我们的家了。 ”

  在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的学习经历,为迪丽娜尔的舞蹈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虽然四年的学习特别艰苦,但迪丽娜尔认为这一段时光至关重要:“在民族大学的学习是我站上舞台的第一步,如果没有进入这里学习,我绝不会有日后那些成就,我要感谢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艺术人才的培养。 ”

  战病痛,抗“高龄” ,舞蹈人生我做主

  迪丽娜尔的母亲是一位优秀的维吾尔族舞蹈演员,但一开始她坚决反对女儿学习舞蹈,希望女儿能像父亲一样学习声乐。因为舞蹈就得吃“青春饭” ,很多演员最多跳到30岁就无奈地离开了舞台;并且,舞蹈演员很容易受伤,她不忍心让女儿承受伤病的痛苦。母亲的担忧成为无情的现实,在迪丽娜尔毕业后刚回新疆工作不久,意外就突然袭来。在练习一个大跳动作时,她为了避免撞到前方的小孩,在空中移动了重心,重重摔在地上,导致左侧尾椎、左臂、颈椎三处同时受伤骨折。“我一点都动不了,在硬板床上足足躺了半年。那段时间过得好慢啊,每天我都问妈妈什么时候能好,妈妈告诉我‘伤筋动骨一百天’ 。可是过了一百天,拆了石膏,我的手还是动不了,我就伤心地哭起来,很害怕自己就从此起不来了。 ”

  第一次因为舞蹈受重伤,迪丽娜尔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时候年纪小,我心里就有一个念头,不能跳舞了我怎么活啊? ”幸运的是,上天不忍掐灭迪丽娜尔的舞蹈热情。伤愈之后,迪丽娜尔于1985年在新疆成功举办了第一个独舞专场晚会; 1986年,她凭借独舞《心愿》获得全国舞蹈比赛三等奖。这些成绩,都是她在克服病痛后经过加倍的刻苦努力而争取来的。

  中国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贾作光曾如此评价迪丽娜尔的表演:“她像初升的太阳,光芒四射。 ”迪丽娜尔先后获得过全国舞蹈比赛、文化部“文华表演奖”等中国舞蹈界最有分量的奖项。1997年,迪丽娜尔31岁。这个年龄对于从十几岁就开始登台表演的舞蹈演员来说已经是“高龄” ,很多人开始逐渐退出舞台,而她却全然不觉,继续冲击着艺术生涯的又一座高峰。然而,伤痛仍旧如影随形。在前往日本参加大阪国际艺术节之前,迪丽娜尔不慎扭伤,脚踝错位。“同行的杨丽萍每天帮我用绷带把脚腕紧紧缠住,还给我洗衣服,照顾我的饮食起居。 ”迪丽娜尔坦言,是大家的帮助让她渡过难关。最终,迪丽娜尔以独舞《戴羽毛的姑娘》获得日本大阪国际艺术节“最高表演奖” ,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长期的舞蹈训练使迪丽娜尔付出了身体的代价。2004年,迪丽娜尔已经38岁,她表演的独舞《达坂城的姑娘》 ,最后一个动作难度极大,需要在长时间旋转之后,高高跃起以膝盖着地,同时迅速下摆腰,这使得她的两个膝盖软组织严重受伤,膝关节积液,几乎无法伸直。然而,她瞒着家人,毅然参加了在韩国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文化“奥林匹克”舞蹈比赛,最终凭借精彩的表演获得了“世界和平奖” 。面对迪丽娜尔,评委会主席连称“不敢相信” ,对她说:“你带着这么重的伤还来参加比赛并获奖,你的舞蹈水平最高、最感动人,给我们留下了最美的印象,简直是一个奇迹。 ”谈到这次获奖的经历,迪丽娜尔仍然忘不了当时激动的心情:“我带着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维吾尔族的舞蹈,能够在这么重要的国际比赛中获奖,感到非常的幸福。 ”

  永不停歇的雪莲花

  迪丽娜尔总是说:“党和国家培养了我,我永远为祖国而舞,为民族而舞。 ”她回忆自己刚刚进入中央民族大学舞蹈系学习的时光,总是提到党和国家给予的关怀。“我们班的同学都来自西藏、云南、新疆等西部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有的同学非常穷,来报到的时候就只有一身衣服。学校给我们发了衣服、被子、生活用品,我们在四年学习期间没掏过一分钱学费。学校的老师们总是怕我们吃不好睡不好,怕我们想家,宁愿把自己的孩子扔在家里,却陪着我们,这些温暖我永远都不会忘记。 ”迪丽娜尔认为,新疆的多民族文化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民族文化长河中璀璨的繁星,对于少数民族文化,尤其是舞蹈艺术的传承和人才培养,她感到责无旁贷。1997年,新疆迪丽娜尔文化艺术交流发展基金会成立,基金会多次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学兼优、具有艺术天赋但生活困难的学生开展爱心助学行动,为有艺术梦想的孩子插上了飞翔的翅膀。2014年,由中宣部发起、迪丽娜尔参与编写的维吾尔族舞蹈教材正式发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对少数民族舞蹈进行系统、全面整理的舞蹈教材,对维吾尔族舞蹈的发展和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

  2000年12月5日至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舞蹈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迪丽娜尔以自己突出的艺术成就以及对新疆舞蹈艺术事业作出的贡献,当选中国舞协副主席,成为中国舞协成立以来最年轻的副主席。近年来,迪丽娜尔多次跟随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团参加“送欢乐下基层”活动,足迹遍布新疆伊犁、奎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小白杨哨所等地。迪丽娜尔说:“相比有限的艺术生涯,文艺志愿服务事业却可以坚持一生。我非常珍惜每一次参加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的机会,因为在基层、在群众中间,向民间老艺术家学习请教,能够从中汲取艺术营养,融入自己的舞蹈艺术之中,并创作出更多让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 ”

  由迪丽娜尔担任总导演、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迪丽娜尔艺术团表演的舞蹈诗《永远的麦西热甫》曾获得第九届中国舞蹈荷花奖舞剧、舞蹈诗比赛作品金奖,这部作品以舞台艺术的方式再现了《十二木卡姆》的西域历史文化遗产与新时期丝绸之路的民族风情。不久之后, 《永远的麦西热甫》将在人民大会堂演出,迪丽娜尔又将登上舞台,担任独唱和独舞演员。也许,永不停歇是这位舞蹈艺术家独特的生命形式,迪丽娜尔的一生为舞蹈而旋转,而舞蹈也让她永葆青春,光芒四射。

  (新疆迪丽娜尔文化艺术交流发展基金会供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