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中国歌剧舞美:模仿胜于原创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23日22:15 来源:中国作家网 周 英

  歌剧舞美与其他舞台艺术舞美有不同之处,在表现舞台形象神似、神韵的同时要有对音乐节奏、旋律精神的承接、理解和把握,要能与音乐节奏互动、连接、过渡,要在布景变动中与音乐融合;因此,它要有更大的胸怀去跨越空间结构、时间旋律和历史传承。舞美的空间和音乐的时间是歌剧舞美研究的重要课题。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在中国舞美创作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更有人把这句话片面的理解后,变成原创中国歌剧舞美设计走向世界的“法宝”。中国歌剧舞美近百年的发展历史表明,我们模仿的多,原创的少,令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舞美设计更是难得一见。无论是借鉴还是传承,今天歌剧舞美都是从点到点用力,照搬的痕迹十分明显,观众感悟不到原创的神韵、空间魂意、民族精髓、历史根基,感受到的只是形象的表皮、视觉的冲击和科学技术的过度介入。

  其次,对歌剧剧场如何设计也是众说纷纭。不少地方和剧场设计者把剧场定位为“标志性”建筑,甚至把剧场的建筑同政绩关联,所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攀比建大剧场之风很盛。剧场数量增多了,但却找不到几个能承担起舒适合理演出歌剧的剧场。过分求大、求贵、求全的不健康倾向助长了舞美大制作之风。大量无用的空间和虚假的建筑表皮违反了歌剧功能需要,因此,这些剧场根本起不到推动中国歌剧发展的作用。

  每次剧场样式变革都给舞台空间的发展带来革命,缺乏现代化歌剧剧场支撑的舞美,谈原创、继承、独特是不现实的。歌剧要原创,原创是相对模仿而言,因此我们首先要分清什么是模仿,什么是原创,对原创与模仿的定义不能采取简单化,这样我们才能知道应该选择什么,放弃什么。窃以为,中国歌剧舞美首先必须立足本民族文化传统,考虑到今天的社会环境和观众的审美需求后,再去寻找纵横立体的思维空间。回顾历史,日益进步的科技每每使舞台设计有新的发展、新的观念、新的角度,崭新的技术手段给予歌剧观众更强烈的舞台视觉冲击,然而,这些设计却与剧本情节内容、演员人物形象渐行渐远,这种仅仅满足舞美自己表演的观点,就是当下舞美界的一个普遍通病,且根深蒂固。

  为了给歌剧演员更大的自由,舞美设计必须创造更多适合演员、尤其是合唱队流动和调度的空间。当演员出场时,舞美这颗火球就要降温,把温度降到演员热度之下,当演员下场,舞美的作用可使整体舞台达到平衡。舞美就是为舞台、为演员的调度寻找平衡点。歌剧舞美是以剧本为前提、以音乐为空间、以演员为时间、以舞台为地点的设计过程。舞美的真正意义,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有中生无。简洁、简朴是中国歌剧舞美力量整合后的出处和破解舞美大制作乱象的根本。

  中国歌剧舞美需要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原创的支撑点,这会引领我们少走弯路。认识历史,尤其了解中华文化留下的古韵,会使我们理解和寻找到舞美在歌剧中的无限力量和中国歌剧原创之源头所在。当然,歌剧在中国的百年发展中,离不开西方的借鉴。如歌剧《白毛女》就是成功范例。而近年来我们却始终徘徊于借鉴与传承、临摹与原创的十字路口,尤其是照搬西方经典,花了大本钱、大制作,将大舞美、大气氛原封不动搬到中国舞台上后,满足了部分人的眼球,也得到了一些赞誉,同时换来的是盲目的陶醉,且有人久醉不醒,我们千万别忘记陶醉的不是自家的东西。中国歌剧原创舞美的黄金时代不是不可能再现,它需要民族文化的深深浸润,需要科学技术的慢慢弱化,需要我们这一代舞美人正确的选择和坚定的民族精神的承接。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