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视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记住乡愁》文字统筹笔记(之三)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8日09:46 来源:中国作家网 郭文斌

  苍坡村

  浙江温州苍坡村的故事是乡愁工程中的难得之作。难在捕捉到了中华孝道系统中的关键所在——悌道。尽孝难,行悌更难。但苍坡人知难而上,化难为 易,化难为美,为我们留下了比传说还精彩的佳话。李氏家族七世祖李秋山李嘉木的故事,荡气回肠。“在苍坡李氏传到第七代时,七世祖李秋山和弟弟李嘉木各自 成家立业,分家单过。分家之后,哥哥李秋山去了村对面重新开基立业,从此有了方巷村。为了表示对兄长的尊敬,每年祭祖前,苍坡李氏都要先去方巷村恭请兄长 的后代,拜祭了兄长的祠堂之后,才一起回到苍坡。”

  建于南宋的望兄亭、接季阁,已经不是两个亭阁,而是一种相守相望,永不分离的象征。那种兄弟相送,依依不舍,在当今社会,恋人之间,也不一定能够做到。

  “苍坡村的东南角有一亭名为‘望兄亭’,与方巷村村口的‘接季阁’遥遥相对。根据《李氏族谱》记载,李秋山作为家中长子,分家时,本来最有资格 留在祖居,但他却让弟弟李嘉木留在苍坡老屋,自己则迁出苍坡从头开始。家虽分,心相连,情深意重的兄弟俩白天干完农活,夜里总要相聚谈心,刮风下雨,天天 照样。可那时自然条件艰苦,两村之间常有野兽出没,兄弟俩长谈到深夜,都不放心对方独自回家。因此分别时,哥哥坚持把弟弟送回苍坡,弟弟又陪哥哥返回方 巷。互相送来送去,天就亮了。苍坡村现在还流传着一句俚语,‘李郎送李郎,一夜送到大天光’。后来兄弟俩觉得每晚这样送来送去实在不是好办法。他们商量决 定,各自在村里造一座亭阁:阁朝北,亭朝南,这就是苍坡村的望兄亭与方巷村的接季阁。每当深夜叙旧惜别之后,兄弟俩平安到达自己村舍,就在亭阁高处挂上灯 笼,以报平安;对方也挂上灯笼,以示放心。”

  兄弟二人,把悌道演到极致。在古人心中,“悌”始于兄弟,终于天地。在整体论者看来,万物一体,因悌归孝,因孝归道,因道有心,有心有爱,因爱有情,因情有动,因动生福。

  从伦理学意义上讲,兄弟睦,才能家庭和,家庭和,自然邻里和,邻里和,自然社会和,社会和,又为家族发展提供了人气。事实上,悌的原始意义是兄 对弟的姿态,即兄“心”中有“弟”,苍坡村的故事更多程度上体现了它的原始意义,它强调弟恭,更强调兄友,最终要成就手足情。这种手足情,在兄弟分家上体 现得淋漓尽致。古往今来,兄弟分家因财产分割等问题往往闹得不可开交。但苍坡村人,沐浴着望兄亭的月光,严守着悌道,在兄弟分家时,个个高风亮节,并且留 下许多感人的故事。

  李修南和李碎南兄弟,正是望兄亭接季阁精神的现代延续,至美至真。他们分家时的那种谦让,在现代社会真是鲜见。“家可以分,祖宗的招牌不能分。 直到现在,两家人都始终坚持一起做素面。兄弟俩白天在地里忙农活,两妯娌就一起在家里忙做素面。每天早上4点多钟就得开始和面,考虑到弟媳带小孙子辛苦, 和好面后,大嫂往往就让弟媳去休息,自己做完面,再做好早饭等着大家。兄弟之间互相友爱,妯娌之间相互体谅。看到儿子儿媳都和和气气,老太太掩饰不住地开 心。”

  “入则孝,出则悌”,这是孔子仁道的两个重要支柱,究其实,悌也是孝,因为兄友弟恭本身就在养父母之心,所谓“兄弟睦,孝在中”,只有兄弟同心,才能真正地养父母之心,而在古人看来,父母心就是天地心,孝父母,就是敬天地。

  “入则孝,出则悌”之所以能够为家族带来生机,正因为它是天性在人性中的投影,因为“天同覆,地同载”,所以“凡是人,皆须爱”,只有“凡是 人、皆须爱”,我们心中的爱才是圆的,满的,而古人认为,生命的意义,无非就是让爱圆,让爱满,因为只有让爱圆满,我们才能最终回到故乡。

  悌道行到极处,就是“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就是“四海之内皆兄弟”了。相反,失去悌道,就是失去天性,失去天性,生命的源头活水 就断掉了,一个人也好,一个家族也好,一旦失去源头活水,自然就会枯萎。从此意义上来讲,苍坡村的故事成功拍摄展播,对现实意义重大。中华民族要实现自我 复兴,孝道是关键,悌道是核心。

  仙居村

  浙江仙居李宅村的故事非常扎实、温暖、动人,让人始终穿行在温情脉脉里。这个故事对现实中国有重大启示,一定程度上为国家治理大难题乡村空巢问 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建设性样板。那就是老人食堂。这种思路之所以能够成为现实,是和宗族传统分不开的。有意思的是,食堂正好在祠堂开。细想一下,这和保留 至今的“吃合家饭”一脉相承。我们可不要小看了“吃合家饭”这件事,它让李宅村的文明程度高出人类平均值太多水平。一定程度上,它就是大同社会的缩影。

  李宅村长达900多年长盛不衰,繁衍成一个总人口上万的巨大家族,逐渐拓展到周边十几里的地方,形成了附近16个李姓村落。这是李宅祖先“济天 下”胸怀的必然结果,量大福大,福大家大,这个千年古训,在李宅人身上得到充分验证。这集故事提供的许多教育话题,令人深思。比如“十训八诫”。训为劝, 诫为告。如果持身不谨不严的话,就要受到惩罚,最严重的还要拘入家庙,跪在祖宗的牌位之前,笞责三十,然后在族谱上面除名,就是驱逐出这个家族了,这是最 重的惩罚。

  身家无依可怕,灵魂无依更可怕。想想看,一个人一旦被从族谱上除名,那将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失落。一个人从此过着灵魂无着的生活,情何以堪。为此,仅仅为了让自己灵有所依,魂有所皈,人们也要修身持家。这是慎终追远教育。

  再看榜样教育:

  明嘉靖七年李一翰乡试中举,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负责监察工作,他为官30年,廉洁公正,为民做事,史书中称他“一尘不滓”,至死“囊无长物”。他的事迹也被李宅人列入宗谱。这样的故事在子孙中代代相传,产生的激励作用,真是不可估量。

  第十六代裔李鑺担任粮长,遇交不起粮食的,尽管自己也不很宽裕,他还是用自家的粮食帮忙代交,以免乡民受到流放的惩罚。

  耄耋老人李桂鉴的身上有许多亮点,文中没有陈述他为何鳏居一生,但他的行为透露出他是一个致力于提高生命能量的智者。40年为村人义务送邮,没有出现过漏送,足见其心之细之诚。其修身功夫,可见一斑。

  李红军夫妇的故事感人至深,深在难为能为,手足情,中国心。“56岁的柯小娟30年前嫁给李红军,没想到遇上了家中最为困难的时期,李红军的三 弟李建立双目渐渐失明,患了眼盲,急需治疗的费用,屋漏偏逢连夜雨,没想到小弟李立民遭遇意外后患了手疾,一时间,两个侄女生活、学习的担子也都压在了李 红军夫妇身上。为了送弟弟去杭州的大医院治病,夫妻俩到处借债,边照看弟弟,边卖早点偿还欠款。那时候,李红军夫妻俩凌晨一点就起床,准备卖早点,省吃俭 用,辗转了好几个地方,把存下的钱都拿去给弟弟李建立看病。” 尤其让人感动的是,李红军夫妇如此大行悌道,动力之一竟然是儿子的赞赏和鼓励。

  古人讲,智慧的教育就两个字,为人演说,演在前,说在后,父行子看,上行下效,胜过千言万语。同样,商人李鉴华回家,带着8岁的大儿子李昱阳和刚上幼儿园的小儿子李昱田到村里捐钱捐物,为爷爷洗脚,让孩子懂得“老人脚上一颗茧,后辈儿孙一分福”。让人感慨。

  仙居村,名副其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