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文艺发展需要更多推力(张颐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1日10:01 来源:人民政协报 张颐武
张颐武张颐武

  今年两会,对于处于经济和社会深刻转型的“新常态”下文艺的状况,人们有着更多的关心。文艺如何为社会和公众更好地服务,其实就是如何让社会转型更加平顺,让文化能够引领和影响人们的心灵,最终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今年的春节档,文艺呈现出非常活跃的态势,如电影票房创了历史新高,这说明社会对于文艺有巨大需求。

  人们已经有了共识,在文艺发展中,不能做市场的奴隶。当然,不做奴隶就意味着要做主人。怎么做市场的主人?就是不能简单地迎合市场、屈从市场,而要主动地分析市场的消费构成,准确把握市场发展走向,以具备精神价值和商业元素的优秀文化产品引领市场,把握市场规律、引导市场的方向,做市场真正的主人,从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崛起之路。

  首先,要认真研究市场构成。随着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中产阶级群体日益壮大,他们用于电影、演出、网络等文化消费方面的支出日趋提高,如何提供更多能够满足这一群体文化需求的产品将是繁荣文化市场的关键。另一方面,社会上80后、90后年轻人正成为文化消费的主力,独生子女、成长在富裕年代、网络化生活等时代标签使他们不同于其他时代的年轻人,包括随着计划生育调整即将成长起来的一批儿童群体。这些人群是文化市场服务的主力人群,他们的文化喜好与精神追求需要我们的文化生产者认真分析研究,从而生产出真正能够满足他们精神需求的高质量文化产品。同时也要注重弱势群体文化需求的满足。

  其次,要大力发展我国的大众文化市场。大众文化可以通俗但不能低俗,要将价值观、凝聚力从文化产品对平常生活、家长里短的再现中传达出来,以顺应市场规律的方式实现正面引导,尤其要注重将核心价值观以活泼生动、容易被消费者所接受的方式进行表现。事实上,包括美国风靡全球的电影如《变形金刚》、《美国队长》等也是通过动漫形象、英雄人物的塑造向世界传达出他们的价值观。大众文化是社会的安全阀和稳定器,优秀的大众文化对打消现代人高压生活中的焦虑、放松人们的心情、寻求心灵慰藉具有重要作用,是其它艺术形式无法替代的。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刚刚起步,发展大众文化具有广阔空间,也是我们适应世界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趋势的必由之路。文化的目的是追求文艺作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同时,文化的发展也肩负着实现中国文化价值观“走出去”的重任,美国、韩国等国成功的文化产业发展无不依赖打造成熟、自成一格的大众文化,他们主流价值观的传递、国家形象的塑造无不渗透于大众文化之中。大众文化传播范围广、影响面深、产业化程度高,因此中国文化要成功“走出去”,也必须通过市场化形成成熟的、稳定的、有很高标准和追求的大众文化,要在发展高雅文化的同时,大力发展我国的大众文化。

  此外,还应该对文化市场的运行规律有清醒的认识。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到文化企业,都应该本着认真学习与沟通的态度,仔细研究文化市场的需求,研究中产阶级与年青一代的所思所想,从而提供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

  最后,要真正在原创上下功夫,多出精品,要从中国五千年发展史、百年中华民族奋斗史、30多年改革开放进程中汲取能量,以创新的方式创作出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要鼓励年轻人进行创作,引导他们的创作与主流价值观对接。

  以上这些都需要在文化的立法,文艺发展的路径和公共政策的展开,以及追求原创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思路和保障,为文艺创作多出精品创造好的条件。

  (作者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