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以喜剧化表演诉说悲剧故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10日09:41 来源:中国文化报 黑 莓

  歌剧《骆驼祥子》再升级

  以喜剧化表演诉说悲剧故事

    《骆驼祥子》剧照 《骆驼祥子》剧照

  3月5日至8日,由国家大剧院汇聚作曲家郭文景、编剧徐瑛、导演易立明等国内一线主创打造,指挥家张国勇与韩蓬、孙秀苇、宋元明、田浩江、孙砾等华人艺术家联袂演绎的原创歌剧《骆驼祥子》开启了第二轮演出。精致的唱段、恢弘的交响、跌宕起伏的剧情与栩栩如生的人物,为首都观众在元宵佳节献上了一部艺术精品。

  国家大剧院原创歌剧《骆驼祥子》问世于2014年6月。老舍之子舒乙在看过歌剧首演后十分激动,他说:“我认为这是最符合老舍原著精神的一次改编。”

  此次第二轮演出,主创团队对该剧进行了精细打磨。据易立明透露,本轮排练中,他始终在思考如何表现老舍作品中的悲剧性因素。在反复推敲与尝试后他觅得灵感:以喜剧化的表演方式诉说悲剧故事。这种喜剧化并不单单体现在车夫们的插科打诨、虎妞的刁钻撒泼上,而是通过一种轻描淡写式的口吻,讲述小人物的命运。

  例如“庙会”一幕中,喜气洋洋的合唱音乐描绘出老北京城的热闹景象,虎妞在此偶遇人和车场的车夫,得知刘四爷变卖车场继而搬走的噩耗,犹如遭受晴天霹雳,瘫倒在地,唱出绝望的旋律。此时路人纷纷围观虎妞,而片刻后,“吃,可着劲儿地吃!喝,可着劲儿地喝!”众人爽朗粗犷的唱腔便再次响起,虎妞的悲伤被淹没在了人海中。

  在尾声“枪决”的场景中,刘四爷充满回味地为车夫们描述当年凌迟处死犯人时一刀刀活剐的景象:“跟片鸭子一般,那叫一个看得过瘾!”此时,车夫们的脸上纷纷露出了异常兴奋的神情。徐瑛曾感慨:“老舍把‘流氓无产者’写得真是丝丝入扣。”本轮戏剧处理中多次借用“围观”的视角,将老舍笔下的悲剧因素真实地展现在舞台上。剧中形形色色的小人物,他们微不足道,他们麻木不仁,他们不堪一击,而他们却恰恰又是北京城的主人,这便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此外,为使戏剧情节更加紧凑,本轮歌剧《骆驼祥子》做了近30分钟的“瘦身”处理,在“结婚”“虎妞之死”“小福子咏叹调”等唱段中,剧中人物间的戏剧冲突进一步凸显。

  易立明说:“这一版《骆驼祥子》并非简版,而是更加贴合了老舍精神的升级版。”其升级着重体现在戏剧结构的调整与表演方式的突破上。总览全剧,戏剧结构的调整集中在剧末第八场处——小福子的自杀引来了路人围观,接着,随着一声凄厉的“杀人了”,众路人又纷纷冲向刑场看曹先生被枪决的过程。一声冰冷的枪响后,圣咏般的合唱“北京城”似唱给一座城的安魂曲,成为全剧情感的汇聚与升华。易立明更在此处运用电影回放式的舞美手法,在众生身后不断流动变换着剧中曾经的一幕幕场景,使这段京城岁月的沧桑往事闪回于观众眼前。这一幕中,合唱团的演唱极富层次感,每段唱词、每句旋律都倾吐着真情。而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在张国勇的执棒下,也以饱含激情的演奏,将音乐的情绪烘托到位,令现场观众动容落泪。

  舞台上,洋溢着老北京韵味的画面与旋律仿佛将观众带回到了早年照片里的京城。当大幕拉开,高耸的西直门城墙屹立眼前,伴随着祥子轻快嘹亮的唱段“瞧这车”,挑担的、说书的、算命的、学生……人来人往,老北京集市的热闹景象跃然眼前。“庙会”一幕的舞台布景参照早年间西四牌楼的老照片设计而成,小商小贩们吆喝叫卖的硬面儿饽饽、黄面儿火烧、焦圈烧饼、冰糖葫芦等老北京小吃,原汁原味地展现出京城的民俗风貌。而在合唱“北京城”中,“枪决”刚刚结束,夕阳染红了天际,这一片耀眼的天色又像是被曹先生的血染红的。高高的城墙延伸向远方,厚厚的城门下,蚂蚁样的人,咏唱着陡然惊醒的一场梦,诉说着无情的时代和一座城的魂。

  在本轮演出中,韩蓬、孙秀苇、宋元明、田浩江、孙砾等主演不仅在演唱上驾轻就熟,在对人物的演绎上也更为细腻出彩。韩蓬饰演的祥子,从最初亮嗓“瞧这车”时的意气风发、与虎妞“结婚”二重唱中的憋屈愤懑,到几番起落后的落魄嘴脸,激愤、隐忍、悲伤、绝望……每一阶段的人物内心都在旋律咏唱与戏剧演绎中打磨得丝丝入扣。

  饰演虎妞的孙秀苇不仅唱功一流,演技更是精湛,说服祥子去提亲时的得意神情、撞见小福子为祥子包扎伤口时的急赤白脸、唱出“虎妞之死”咏叹调时奄奄一息的真情流露,孙秀苇如同被虎妞附了体。

  而饰演小福子的宋元明,声音干净柔美,在“小福子咏叹调”中,高音的弱唱极致展现了这一角色的凄苦与无助,情思细腻动人。而嗓音雄厚有力、表演上张弛自如的田浩江更是在“拜寿”一段中将刘四爷的匪气与霸气表现得痛快淋漓。二强子的饰演者孙砾唱演俱佳,“醉酒”一幕中对无情命运的泼骂与诅咒,让观众目睹了一个曾经的“祥子”如何潦倒于眼前,唱功与演绎令人称道。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