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寓言 >> 新闻 >> 正文

法国风味的现代寓言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6日16:31 来源:北京青年报

  原标题:法国风味的现代寓言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 (法)米歇尔·图尔尼埃 著 柳鸣九 等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8

  ◎刘蔚

  图 尔尼埃是与勒克莱齐奥、莫迪亚诺齐名的法国当代著名作家,按照柳鸣九先生的观点,三人同属20世纪法国最后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新寓言派”。勒克莱齐奥、 莫迪亚诺已先后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名闻天下,图尔尼埃相对来说在中国的知名度不算高,但只要你读过他的短篇小说精选集《皮埃尔或夜的秘密》,便可以了解他 的创作特色,对他的文学成就心生敬意。

  传统的寓言,诸如我们熟悉的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往往假托一个故事或自然物,以拟人 手法来说明某种道理或教训,带有非常鲜明的“醒世恒言”或“警世通言”般的训诫教化特征。但作为“新寓言派”的代表作家,图尔尼埃的小说更多的是表达某种 哲理寓意,而且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内涵多元而复杂,就像一颗钻石,每一面都闪烁出不同的色泽与光彩。

  《皮埃尔或夜的秘密》从他的两部短篇 小说集《大松鸡》和《七故事集》中精选了13个短篇而成。它们题材不一,表现形式多样,从内容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反思工业文明,表达人类渴 望自然、返璞归真的理想。作为这部精选小说集书名的《皮埃尔或夜的秘密》其实就是全书的开篇,普尔德勒齐村的洗衣女葛浓苾跟着花言巧语的油漆匠阿尔勒坎私 奔了,让深爱她的同村面包匠皮埃尔伤心欲绝。葛浓苾白色素洁的衣裳代表了自然的朴素,被阿尔勒坎的油漆染过的五颜六色的毛巾、枕套、被单象征了工业文明的 污染;漫天飞雪是自然的本色,阿尔勒坎的油漆则寓示了工业文明对自然和人类的伤害。在《鲁滨逊·克鲁索的结局》中,图尔尼埃巧妙地利用了《鲁滨逊漂流记》 的题材和框架,对笛福这部名著的故事和精神做了逆向处理,回归社会后的鲁滨逊无法适应现代文明,又回到大海上去寻找他的荒岛天堂了。鲁滨逊从一个商业殖民 主义者变成了否定文明、崇尚自然的卢梭主义者。而在《维罗尼克的裹尸布》中,貌似成功的男模特埃克托尔弃摄影师维罗尼克而去,不只是他厌烦了维罗尼克的强 势和控制欲,作家用近乎残酷的细节描写,揭示了他还是“直接摄影”与影像化学药品的受害者,身心的双重受创是促使埃克托尔回归自然生活的根本所在。

  从 不同的维度揭示人性的复杂、探索人性黑洞的极致,是这本小说集的另一大特色。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写过一首著名的歌曲《死神与少女》,并将其作为第十四 弦乐四重奏第二乐章的素材。图尔尼埃借用了“死神与少女”的典故,在《少女与死亡》中让少女梅拉尼呈现出了形而上的神秘天赋,刻画了人性中的黑暗面——死 亡与光明、欲望对人具有同样的诱惑。《红色侏儒》中的侏儒律师吕西安,由于正常的人性无法得到释放,便借一件离婚案对美丽的歌剧女演员艾蒂丝进行了疯狂的 占有,对她的丈夫鲍勃实施了丧心病狂的报复,“他在正直的寻常的典型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因而他很愿意效法古代伟人干下的卑鄙勾当”……

  图 尔尼埃继承了法国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优良传统,叙事技巧精当利落,语言凝练优雅。他的短篇小说数量并不多,但以质取胜,将法国当代的短篇小说创作推向了 又一个高峰。同时,他的长篇小说《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获得1967年法兰西文学大奖,1970年,其第二部长篇摘得龚古尔文学奖,足以证明了他在 当代法国文坛的地位。

  最 令人称道的是,图尔尼埃短篇小说的哲理寓意往往具有多重性,结局是开放的,给人以更多的思索空间。比如,《皮埃尔或夜的秘密》的结尾,葛浓苾由于生活的波 折重新回到了皮埃尔身边,皮埃尔满怀爱意烤制一个以葛浓苾为形象的大面包,这时阿尔勒坎也回来了,她让他们两人同时享用这个香喷喷的面包,“他们都想笑, 但面包塞满了嘴,腮帮子鼓鼓的,如何能笑得出来呢?” 葛浓苾最终与谁结成连理,你无法顺着小说的线索去推想,作家也没有交代。《小布塞出走》中,伐木工的儿子小布塞逃到森林里,被七个女孩所宠爱,也被女孩们 的父亲关于动物界充满杀戮、植物界富于智慧的演说所打动,但是,警察抓走了女孩的父亲,因为他犯有贩毒和吸毒罪。小布塞又回到了家中,但他依然神往蓝天与 森林……自然的美丽与现实的残酷、人心的险恶,不要说对孩童是一道难以应对的选择题,即便对成人,也可能需要一生的时间去思索,去寻找答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