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资讯 >> 正文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部影片将云集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
春天,到北京来看世界最好的电影
“春天,到北京来看世界最好的电影。 ”来自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部影片,将成为4月16日至23日举办的第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单元的主要构成部分。届时,观众能够在北京23家商业影院、艺术影院以及8所著名高等院校中观赏到这些展映影片。作为北京国际电影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映单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将世界各国、各地区的优秀影片带给北京乃至全国观众,因此兼具艺术性、观赏性和融合性三大特点的影片,一直是电影节邀约的首选。
“我们希望无论是纯粹的影迷,还是电影业内人士,都能在短短数天之内尽情地享受世界各地不同类型、美学、人文气质的电影佳作。 ”参与本次影展策划的知名策展人沙丹表示。沙丹介绍,本次影展的设计完全与国际A类电影节接轨,主要划分为面向经典和面向当代两大方向,包括首映式、大师回顾、修复经典等细分内容。所谓面向经典,就是基于2015年是奥逊·威尔斯、英格丽·褒曼、石挥、赵丹等电影大师的百年诞辰,影展会系统放映他们的经典力作和蒙尘佳作;而所谓面向当代,是指针对当下公众渴望观看却无法跻身主流市场的佳片进行展映,刚刚获得奥斯卡重要奖项的《鸟人》 《布达佩斯大饭店》 《消失的爱人》等影片便在此行列。
“办影展不能完全跟着观众的需求走,而是要在满足观众需求的前提下,进行一定程度的引导。 ”沙丹举例说,对于老牌明星英格丽·褒曼,普通观众熟悉的大多是《卡萨布兰卡》《煤气灯下》等她好莱坞时期的作品,但很多观众并不了解,在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导演罗西里尼结婚后,褒曼还参演了《一九五一年的欧洲》等一批优秀的新现实主义影片,“经过时间的历练,这些影片的艺术光芒逐渐迸发出来,并不逊色于好莱坞商业片,我们有责任将这些偏冷门的优秀电影介绍给中国观众。 ”此外,赵丹、石挥等中国电影大师在上世纪40年代参与演出的作品,一点都不逊色于同时期最优秀的外国影片。“在中国电影腾飞的今天,很有必要将这些影史佳作介绍给全球观众。 ”沙丹表示。
在国产影片展映方面,除了公映艺术佳片外,影展还特别关注了一批反映当下中国人生活面貌、文化精神,充满时代感和感染力的现实主义作品。沙丹表示,“这些作品以真实的故事和高超的电影技巧,对人民和时代进行了充满激情的礼赞,不仅会为中国观众带来共鸣,也能让外国观众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 ”
本次影展的另一大特色是专业影评人的深度参与。“公众不可能对所有影片都了如指掌,因此需要专业影评人进行充分有效的激发和引导。 ”沙丹介绍,本届电影节组委会从全国范围邀请了一批有知名度的独立影评人进京观影,他们在电影观影手册撰写、影评引导、自媒体等方面,都可以更加迅捷地与观众产生互动反应。
在电影学者左衡眼中,影展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更在于建构——建构一个更加完整的中国电影文化生态系统。“过去由于条件的约束,很多普通观众、资深影迷甚至电影学者只能通过录像带、 DVD等介质观看国外经典影片。然而事实上,远离大银幕的观影经验并不能算完整。大银幕观影给观者带来的情感冲击和细节积淀,是DVD观影完全无法比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在大银幕上观看了影片,才算是真正观看过这部影片。 ”左衡表示,“在本次影展中, 《公民凯恩》 《教父》《美国往事》等经典影片都将在大银幕上放映,这将为中国电影观众和从业者奉上一次完善观影经验、提升观影水准的绝佳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