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狼图腾》与跨国电影的作者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6日10:05 来源:中国艺术报 李道新

电影《狼图腾》海报

  不得不说,在这样一个信息暴涨、多元交互的网络时代,电影更是一个全球化产业和世界性媒介。作为一部中法合拍、多国参与的跨国电影, 《狼图腾》的生产和消费,也必然是一个超越国族与地域,横跨历史与文化的复杂系统。在此过程中,无论生产主体还是消费主体,都不可避免地置身于反复对话、 不断游移的运动状态。但遗憾的是,在中国,针对《狼图腾》的不可遏制的话语增殖,彼此之间虽然能够达到一定程度的相互理解,却也出现了一些自说自话的对抗 局面,甚至产生了上纲上线的话语暴力,隐隐中疑似“文革”幽灵再现。这当然不是大多数人愿意接受的,也不是电影批评的一般路径,更不是电影工业的正常状 态。

  实际上,把《狼图腾》当作由电影作者让-雅克·阿诺执导的一部跨国电影,比把它简单地看成一部中法合拍片甚或一部国产电影更为接近这部影片的思 想文化属性,也可部分回应中国舆论场里许许多多或求全责备、或借题发挥的声音。也就是说, 《狼图腾》的全部复杂性,主要源自这是一部跨国的作者电影。

  早在2012年8月,让-雅克·阿诺就在“时光网”专访中指出,每位读者对文学作品的感受都不尽相同,改编只能忠实于自己对原著的看法;而且, 完完全全忠实于原著是不可能的,但这正是改编的魅力;与此同时,他还不忘强调:“如果要拍成电影,那就应该是导演做主。 ”在去年5月“搜狐”文化频道的专访中,这位为《狼图腾》放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法国导演,仍然实话实说:拍这部投资四千万美金(折合人民币约2亿5 千万)的电影,只是顺从自己的内心,不会刻意取悦任何人;中国投资不会影响他的“创作自由” ,“我所有的电影都是享有创作自由的,至今没人能够影响我。 ”他还表示,中国的审查制度也并没有影响到《狼图腾》的剧本创作和制作过程,一个电影作者所能拥有的最终剪辑权,也始终牢牢地掌握在他自己手中。在首创电 影“作者论”的国家里,让-雅克·阿诺甚至比同样著名的吕克·贝松更加坚定并执行着自己的作者身份,也更加成功地建构了一个只属于自己的电影王国。

  作为一个电影作者,让-雅克·阿诺以其对多样文化的热爱与跨国电影的运作享誉世界影坛,特别是在他自己最关注的人与环境、人与动物之间和谐平衡 的主题方面,可谓天下独步。这也是中国资本愿意选择他执导《狼图腾》的关键原因,甚至可说是毫无异议的众望所归。但即便如此,在特定的中国语境里,要想真 正读懂让-雅克·阿诺,仍然是非常艰难的。就像他会把原著作者姜戎及其作品主人公陈阵从北京下放内蒙古的历史遭遇,跟他自己年轻时从巴黎去到非洲喀麦隆服 兵役的个人经历进行类比一样,其中的许多历史文化背景和个人生命体验,其实都是似是而非,因而无法同日而语的。我们非常愿意接受他对各种文明和地域人种的 由衷喜爱,但很难接受他有意无意消除国族、宗教甚或生活方式与语言表达之间差别存在的既定事实;同样,我们能够理解他对观众“从人的角度”去观察狼的行为 的期待,但无法理解他这种“从狼的角度”去展现“狼之心”和“狼之魂”的电影方式;特别是当这些生活于草原的蒙古狼,又被定位于蒙古人的图腾崇拜与“文 革”的历史维度之时,狼之“心”“魂”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让-雅克·阿诺是聪明的。尽管在影片开始,被狼“迷住”的主人公陈阵,以第一人称心灵独白的方式,表述过“我”由此推开了“通往草原人民精神世 界的那扇门” ,但这只是导演对带给他生命喜悦的草原和狼的致敬,跟“草原人民的精神世界”其实没有太大的关联性;让-雅克·阿诺真正关心的,不是千百年来蒙古人的图 腾,也不是“文革”时期的特殊的历史记忆,而是抹平了文化差异和时间长河的一种普遍的精神,是他自己对另一种更加纯粹的生命状态的痴迷。如果说,被狼“迷 住”的原著作者及其主人公,其实是因被动和孤独而走进了狼的世界,通过从不屈服和向往自由的文字想象,虚构了一个朝向功利主义的命运哲学的“狼图腾” ,那么,让-雅克·阿诺电影里的“草原”和“狼” ,却是更具草原气质与狼之本性的一种诗意存在。在广袤的草原与蔚蓝的天空,疾风一般奔跑与壮士一般赴死的,其实是让-雅克·阿诺刻意追寻的充满极致的个人 生命体验与地球生态图景,也就是那一幅幅画面中草原狼永驻世间的孤傲的身影。

  跟从前一样,通过电影《狼图腾》 ,让-雅克·阿诺仍然保住了自己的作者身份,并且成功地借用了跨国电影删繁就简、我行我素的文化策略。在上述搜狐文化频道的专访以及今年2月“时光网”的 最新专访中,让-雅克·阿诺也在一直强调电影作为一项全球产业所应具有的“世界性” ,他认为合拍片犹如美妙的“跨国婚姻” 。因为包括李安的大多数作品在内,跨国电影呈现的也是一种世界性的语言,它不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度,而这也正是跨国电影的“美感”所在。

  诚然,“跨国婚姻”有其美妙的一面,但也不无痛苦的先例;完全由其中一方顺应内心自由做主的婚姻,其“美妙”的程度终究还是要打些折扣。对于类 似《狼图腾》这样的跨国电影来说,虽然它的版权不单单属于某个特定的国度,但它的精神文化气质只属于“典型的法国人”让-雅克·阿诺。对于这样的电影作 者,跨国电影的“美感”当然十分彰显。问题在于:电影作者在跨国电影里讲述的那些充满个性色彩的异文化故事,到底是张扬了同质化的文化选择,还是遮蔽了全 球文化的多样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