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电影 >> 酷评 >> 正文

系列“大片”:好莱坞的吸金法宝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3月05日09:27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 婷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哈利·波特》系列电影

  系列电影一直是好莱坞的最爱,不仅塑造了经典的银幕形象,更获得了丰厚的票房回报。《哈利·波特》系列电影已在全球创造78亿美元票房,《加勒比海盗》系列电影全球总票房收入约37亿美元。此外,《007》、《终结者》、《指环王》、《变形金刚》、《碟中谍》、《星球大战》、《黑衣人》等系列电影,无一不被影迷追捧。

  系列片——市场行为

  “好莱坞系列影片的繁荣其实是市场行为。”中国电影家协会秘书长饶曙光说,“一般来说,一件艺术作品的价值就在于其独一无二、不可复制。但是,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对同一内容充分挖掘,实现无限复制,创造更多利润,才符合其特性。”

  电影产业风险高、投资成本昂贵,即使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好莱坞也无法保证其生产的每一部作品都卖座。在市场充满变数的时候,人们就趋于保守,好莱坞也不例外。“一些影片经过实战,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保证了观众的基数。”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周星表示,为了降低成本和把握日新月异的观众审美,拍摄、出品系列电影成了好莱坞众多电影公司心照不宣、稳打稳赚的生意经。

  自好莱坞开始猛走系列路线起,《加勒比海盗》、《美国队长》等耳熟能详的系列电影总能吸引全世界的观众走进电影院,票房也自然高得出奇。“这些大片自带宣传效果,有着集群式效应。”饶曙光说。

  高科技——制胜法宝

  好莱坞系列片为何如此招人喜欢?专家指出,除了剧本具有一定水准、故事本身充满想象力外,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第一是‘约会意识’。”饶曙光说,随着系列片一年一部或者几年一部的问世,看电影的人也一代代成长。这时,系列片便成为人们追忆过往的载体。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一看上《哈利·波特》系列小说,就制定出将其拍成系列片的计划,从2001年到2010年,共完成8部电影,总票房收入高得令人咂舌。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即高科技的支持。”饶曙光指出,在好莱坞,以电脑及数字技术为代表的高科技影响着电影的制作。系列电影的故事总有似曾相识之感,影片中那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的画面尤其是特效画面最令人着迷,这些画面都是高科技的产物。

  “可以说,没有高科技就没有系列电影。”周星说。刚上映不久的《霍比特人3》中的人物造型、魔幻世界都是高科技所为。相关资料显示,不少影片运用了数字虚拟摄影机技术,就是把演员脸上、身上贴上动作捕捉点,电脑将各个动作位点的运动信息捕捉好,制作出一个三维模型。这些高科技手段为保持影迷们的观影热情立下大功。

  创意——几近枯竭

  不过,无论我们如何赞叹这些由技术进步带来的美轮美奂的系列电影,很多专家及影迷都意识到,它们很可能只是创意有限、缺乏内涵的改编之作。无论《美国队长》系列还是《X战警》系列,都在马不停蹄、费尽心思地生产下一部捞金之作,而没有将注意力放在创造新故事、新惊喜等方面。照此商业模式,任何原作都可衍生出无数续集,资质平庸的系列电影就会像雪花一样从天而降。

  “电影市场眼花缭乱,选择有品牌保证的那几部系列片是个相对保险的办法。”周星说,“而且这类电影大多属于魔幻、科幻题材,运用大量的高科技手段制造出抢眼的视觉效果,深受年轻人喜爱。”随着观影人群年龄曲线的不断下降,好莱坞大制片公司开始将资金集中到那些幻想类故事中,美国华纳兄弟电影公司的《哈利·波特》系列、美国派拉蒙影业公司与美国孩之宝两公司的《变形金刚》系列、索尼公司的《蜘蛛侠》系列以及越来越多的超级英雄系列电影皆是例证。

  但是与此同时,问题也来了。为了满足年轻人不断膨胀的眼球欲望,高科技的投入越来越多,成本越来越高,然而故事越发不食人间烟火,变得只关心子弹怎样才能飞得更炫;人物没有血肉,成了符号;人文精神、人文追求被市场挤压,甚至被丢弃。“若各大制片公司将主要的资金、人才和资源集中在有限的题材开发上,就会导致创意的僵化和平庸,不利于电影内容的创新和电影类型的多元化。”西南大学文学院影视艺术系副教授曹怡平说。

  国产系列片——在路上

  尽管好莱坞系列电影有诸多缺点,但谁都不得不承认它们的市场号召力。国内电影产业深受好莱坞影响,追随其脚步,生产系列电影。“系列电影的优势是易于控制风险,根据好莱坞的经验,续集通常没有第一部好看,但也通常更赚钱。中国目前的影视剧拍摄续集也是为了控制风险,比如电影《狄仁杰》系列。”曹怡平说。

  可惜,国外系列片佳作频出,国内却乏善可陈,除了早期香港电影繁荣时曾出现过一些经典系列作品,至今内地很少有已经形成品牌号召力的系列电影。面对观众的批评和质疑,不少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电影的发展其实不必妄自菲薄。好莱坞在发展初期,很多电影也不尽如人意,就像国内目前备受争议的将综艺节目改成电影的做法,曾几何时好莱坞也用过。经过市场经验积累,好莱坞系列片才有了今天的成绩。相比之下,国产系列片还在前进的路上。

  国家图书馆纪录片导演田苗表示,好的系列电影不是看票房大卖之后再往下拍,而是在拍摄之初就做好了推出系列片的准备。比如《星球大战》系列、《黑客帝国》系列等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这样才能收获票房与好评。而内地系列电影目前还没有这个意识,如《画皮》系列,有狗尾续貂之嫌;《小时代》虽然推出了几部曲,但仍不属于系列电影的范畴,而是套拍。“我们期待的国产系列电影,应拥有独特世界观和对宏大叙事的驾驭能力,应用超过10年的时间和几部的体量去酝酿和展示。”田苗说。

  饶曙光认为,在电影创作总体方法上,好莱坞与中国有区别。“好莱坞喜欢用富有创造性的方法折射现实生活,给人们留有想象的空间,也给自己留有余地。而中国电影总是习惯将现实生活以写实的方法搬到银幕上,因为太‘实’了,所以一旦‘写’不好,就会遭到诟病。”好莱坞的创作方法,其优点值得借鉴。

  周星则指出,工业的发展也影响着系列电影的产生。“系列电影离不开高科技,其视听优势必须有先进的技术来支持。中国系列电影的发展必然跟随中国电影工业的发展而水涨船高、不断完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